
心ai®項目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曾祥龍老師帶領團隊開發的 心理學+ai 綜合項目。
目前聚焦兩個方面,即人工智慧「心愛」的兩個身份:情感支持ai伴侶和心理學虛擬偶像。
01
情感支持ai伴侶

心愛將基於專門的心ai®大模型系統,與用戶進行對話,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為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且考慮當前ai技術的局限,心愛採用了獨特的「三位一體」策略,即通過三種情境模式來提供服務:

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模式下,心愛的反應會更接近心理諮詢師,顯得溫柔而專業,聚焦深度的情緒理解,通過高度聚焦的情緒疏導過程,幫助調節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由於ai心理諮詢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工程,目前國內外發展都並不成熟。所以心愛目前聚焦於基本的共情和情緒支持能力,之後逐步過渡到更完整的心理諮詢。

冥想教練
冥想教練模式下,心愛會像冥想老師一樣,回答正念與冥想的各種問題,輔助現有的冥想課程。對話將高度聚焦,在限定的語境下提供更加精準、科學的回答。
該模式依託於曾老師實驗室對正念與冥想的長期研究和實踐,並由曾老師親自準備語料。寬泛的講,這是目前ai心理諮詢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對既有的自助課程形式的升級。
既往研究已經證明,系統的自助冥想課程也有良好的效果;我們甚至認為:即便長期來看,標準化的自助課程也不會被靈活對話的ai完全取代,因為很多課程的內容就是按部就班的,ai更多起到輔助答疑的作用即可。

日常陪伴
日常陪伴模式下,心愛的反應會更加靈活多樣,通過高質量的日常陪伴,既滿足即時的心理需求,也促進長期的心理成長。
很多人認為ai心理諮詢是對真人諮詢的模仿,是24小時待命的諮詢師。但其實ai應該超越真人諮詢的模式,即超越在諮詢室中用一小時聚焦問題解決,而在日常生活的陪伴中,引導積極的心理成長。此外,目前的ai心理諮詢往往聚焦於cbt等結構化的、技術性的流派,但我們認為日常陪伴模式,有可能提供一種類似於心理動力流派的治癒過程,這方面的思考未來會專門分享。
情感支持ai的部分,目前正在內測,稍後會上線曾老師的「理想心理」小程序等。

02
心理學虛擬偶像

心理學虛擬偶像的部分,是依託互聯網的各大平台,通過短視頻等形式,開展知識科普、心理示範、社區宣傳等活動。

知識科普
由曾老師組織的心理學科普團隊,將通過心愛向大眾提供心理學知識科普;而科普的文案、觀眾的反饋等,也會作為進一步完善、豐富情感支持ai的素材和依據。

心理示範
與上文日常陪伴的道理類似,心愛作為虛擬偶像,不僅有利於吸引更多用戶,更可以通過形象本身,示範和傳遞積極的心理。

社區宣傳
社區宣傳主要涉及相關的宣傳,組織粉絲活動等,旨在擴大影響力並更好地服務用戶。
以上就是心ai®項目的近期情況。我們後續將持續發布情緒支持ai的最新進展;科普視頻也會陸續上線各大平台,由曾祥龍老師的賬號發布,敬請關注。

——編輯排版:玉時——
圖片提供:曾祥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