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比亞迪又一歷史時刻:巴西工廠首車下線,中國智造再進階

作為目前新能源市場中的「頂流」,比亞迪的影響力還在逐步擴大。就在今年7月1日,比亞迪的巴西工廠首款車型正式下線,它就是大家熟悉的比亞迪海鷗。這台車在國內的銷量非常高,而在巴西工廠下線意義非凡,標誌著比亞迪在海外又邁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實際上,比亞迪不僅在國內擁有高銷量,這兩年在海外市場也在不斷突破,面對「客場作戰」,比亞迪遭受了很多的阻礙和困難,但是最終靠著紮實的硬實力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從銷量情況來看,2022年,比亞迪汽車在巴西的全年銷量為260輛;2023年,比亞迪汽車在巴西全年總銷量一舉躍升,實現超1.7萬輛,是去年的68倍多。2024年,比亞迪繼續打破紀錄,全年銷量超7.6萬輛,同比增長超 328%而在今年1-5月份,比亞迪在巴西的銷量就突破了3.9萬台,純電車型在當地市場份額高達92.16%,插電混動車型佔比也達到35.8%。

這組數據背後,是比亞迪技術實力的硬核支撐。旗下車型不僅在巴西售價達到中國市場的 2-3 倍,更獲得國際權威認可 —— 海鷗車型斬獲 2025 年 「世界城市車」 大獎,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車型;7 款車型通過 Euro NCAP 五星安全認證。在全球化布局上,比亞迪已進入 112 個國家和地區,2025 年上半年海外銷量達 47.21 萬輛,在巴西、泰國、匈牙利等地建立生產基地,組建自有滾裝船隊,構建起覆蓋全球的供應鏈網路。

這次下線的巴西工廠總投資 55 億雷亞爾(約 71 億人民幣),初期產能達 15 萬輛,可創造 2 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將成為拉美最大電動車製造中心。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可持續發展實踐:採用太陽能與水力發電,配備雨水回收和污水處理系統,完全符合全球減碳標準,為巴西綠色轉型注入動力。

實際上,比亞迪早就開始了在本地布局。自 2013 年在聖保羅設立辦事處以來,比亞迪深耕巴西十餘年,從光伏、大巴到軌道交通全面滲透,逐步成為 「可靠性與尖端技術」 的代名詞。這種長期主義的投入,使其在複雜的南美市場站穩腳跟。

光纖背後困難重重

光鮮成績背後,是比亞迪跨越重重障礙的艱辛跋涉。在品牌認知層面,面對德系、日系品牌的百年積澱,比亞迪需持續投入巨資扭轉 「廉價低質」 的刻板印象;針對巴西消費者對車型空間、耐用性的特殊需求,其產品設計必須進行本地化改造。

法規壁壘更堪稱 「隱形戰場」。各國安全標準、排放法規、數據隱私要求千差萬別,僅車輛認證就需耗費大量時間與資金。巴西的關稅政策調整曾多次帶來成本波動,但比亞迪通過本地化生產最終化解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

建立服務體系同樣不易。初期因維修網點不足,曾導致消費者顧慮,而如今其銷售與售後網路已實現全面覆蓋,這背後是數年的合作夥伴培育與供應鏈建設。

可以說,比亞迪正是「勵志」的代名詞,也是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典型例子,從首車下線到真正實現量產,從單一市場突破到全球生態構建,這條道路仍需持續的技術創新與本地化深耕。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征程,還在繼續向更遠的地方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