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行業有債務危機嗎?
正當中國汽車高歌猛進的時候,去年下半年,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話題悄然成了熱門。那麼,我們的汽車行業到底是真的埋著雷,還是某些有心人在搞事情?
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上針對中國汽車高負債的內容,突然多了起來。
這些內容要麼用眼花繚亂的數據,告訴你中國汽車行業的負債率有多嚇人,要麼故意放大某一家車企的某一個數據,製造嚇人的效果。
這些內容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一些不明真相的作者為了搏眼球,也加入了討論,於是一場所頗有聲勢的輿論,在互聯網上蔓延開來。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今天也用數據來告訴你真相。
首先中國汽車面向全球市場,仍然處於高增長周期,沒有脫離正常經營範疇,也沒有大量外債。
所以,目前汽車行業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研發、建廠、營銷等投入也都在正常經營範圍內。
為了看得更清晰,我們來看具體的債務數據和結構。
看一家企業的債務問題,通常有3個重要指標。
一是應付賬款占營收的比例,這決定了你的經營是否能夠正常覆蓋債務。
二是有息負債佔比。因為無息負債是經營性負債,例如欠供應商的貨款,這部分負債只要企業正常經營,就會正常滾動;有息負債才是借款,例如銀行貸款,是要拿真金白銀去還的。
所以,有息負債的比例通常決定了你是不是能還得起,這也是經常埋雷的地方,一個企業的經營如果大量靠銀行貸款支撐,那得有多危險?
三是負債與營收之間的對比,要看負債規模是不是超出正常範圍了,有沒有危險。
我們來看中國汽車行業以及全球頭部車企,以上3個指標,就非常清楚了,以下是2023年的數據(2024年的還沒出來)。
1、國內主流車企應付賬款占營收的比例:賽力斯84%,東風57%,長安50%,長城40%,上汽36%,比亞迪33%。
2023年賽力斯的業務剛啟動,還在重大投入期,所以這個數據偏高,其他車企都比較正常。
另外,比亞迪是最低的,讓人非常意外,因為它也在高速增長過程中,負債偏高才正常,可見其財務操作偏謹慎。
2、國內主流車企有息負債佔比:東風34%,吉利24%,長城17%,上汽16%,比亞迪6%,賽力斯5%,長安1%。
長安財大氣粗,人家不怎麼借錢。但是,前面提到應付賬款占營收比例過高的賽力斯也只有5%,這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股東投入比較大,另一方面2023年業務剛起步營收比較低。
3、全球主流車企有息負債佔比:豐田67%,福特65%,通用59%,賓士47%,寶馬42%,大眾34%,斯特蘭蒂斯22%,比亞迪6%。
這基本上是排名全球前10的車企了,有息負債普遍都很高。
豐田得益於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不怕借錢多,但比亞迪已經進前10名了,有息負債只有6%,反而顯得有些保守了。
4、全球主流車企負債與營收對比。
大眾營收25303億人民幣,負債32223億;豐田營收21469億,負債26124億;福特營收12751億,負債16683億;通用營收12437億,負債14819億;比亞迪6023億,負債5291億。
這個數據就很有意思了,可見汽車產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
但是,豐田大眾等車企早就完成了全球布局,負債仍然這麼高,可見汽車是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談負債要談企業規模和營收。
綜合以上數據對比來看,儘管中國車企仍然在向全球進軍和布局過程中,也在研發投入期,但普遍在負債問題上比較謹慎,反而歐美汽車巨頭債務負擔都比較沉重。
這樣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過去幾年美元加息,歐美車企業普遍遇到困難了。
所以,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講,中國汽車沒有債務危機,更不會成為下一個房地產。
2025年,或許會遇到挑戰,但中國汽車向全球進軍的速度不會降低,反而會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