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3,銷量最好的新能源車之一,但同時爭議也很大,有些人說馬斯克是人類之光,特斯拉閉眼買,還有人說特斯拉是反人類毛坯房,是智商稅產品。那麼這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到底是吹牛還是真牛?今天我們就來測評一下。
外觀設計方面,這次的新款Model 3是中期改款車型,所以整體變化不大,改動最明顯的是車頭部分,相比老款車型設計更加犀利、更帥了,更像是一輛正常的車而不是玩具。除此之外尾燈也更細更簡潔,更符合現在新能源車扁平化的設計趨勢。
整個外觀能說的不多,但有一點我一直想吐槽,就是Model 3上的門把手設計,這是我見過最反人類的門把手設計,沒有之一,除了能節省成本外,在體驗上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就連豐田BZ3的門把手都比Model 3方便。
來到內飾,極簡的設計風格,很多人說這套內飾是毛坯房,但其實單論用料新Model 3並不算差,大多數地方都是皮、布等軟性材質覆蓋,雖然中間的儲物格蓋子用了塑料飾板,但相比老款車型充滿廉價感的鋼琴烤漆工藝,新款車型換成了帶有顆粒感的拉絲工藝,摸起來有點像鋁,質感不錯,此外整個內飾的做工也有明顯的提升,各個零部件縫隙均勻,材質搭配得當,所以毛坯房這個觀點只能說一半一半,整體看確實比較簡陋,但用料和做工並不算「毛坯」。
這輛車的操作方式同樣有爭議,無儀錶盤、無換擋桿、無轉向撥桿,儀錶信息集成在中控屏上,掛擋移到了屏幕上,轉向、雨刷、大燈則做成按鍵集成在了方向盤上,很多人會覺得反人類,用起來不習慣,我覺得其實還好,多開幾次車基本上就能熟悉了。
相比操作方式上的反人類,真正反人類的其實是這塊中控屏,功能多、按鍵小、界面亂,很多功能的中文翻譯都很彆扭,就像在讀一篇谷歌翻譯的中文文章一樣,我個人認為,特斯拉車機的使用體驗和智能化水平,也就勉強和比亞迪打個平手,完全比不上現如今的國產新勢力車型,單讓我選車機,我寧願選比亞迪也不會選特斯拉。
駕駛輔助方面,特斯拉的駕駛輔助分三檔,AP、EAP和FSD,AP包含ACC自適應巡航和LCC車道居中保持,屬於L2級駕駛輔助,EAP在AP的基礎上增加了高速NOA領航(高速/環城路段自動上下匝道+自動超車)和自動泊車,選裝費3.2萬,而FSD則在EAP的基礎上增加城區NOA領航功能(城區全路段駕駛輔助),屬於L2+級駕駛輔助,選裝費6.4萬。目前國內的特斯拉只有AP和EAP能用,FSD則未進入國內,再加上EAP高昂的選裝費用,所以國內大多數特斯拉車型其實都只有AP功能,就是最普通的L2級駕駛輔助。而且這個L2級駕駛輔助的體驗也不算特別好,是比不上國產新勢力和成熟的合資車企(BBA、二線豪華品牌、大眾豐田等)的,所以在智能化這塊(車機+駕駛輔助),特斯拉並沒有某些人吹的那麼有科技感。至於FSD什麼時候能進入國內,我覺得在中美貿易戰分出勝負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不要抱太大期望。
空間方面,Model 3的表現肯定算不上好,首先是前排坐姿問題,這輛車是轎跑車,車本來就不高,又因為電池的問題,車內坐姿又比較高,這樣的話中控屏就容易頂腿,總之對於我這種180cm以上身高的人來說比較難受。後排腿部空間中規中矩,地板較高坐墊較短,腿部支撐性不夠,坐姿比較蜷縮,只能算是短途應急的水平。
後備箱空間同樣中規中矩,而且尾門沒有使用大開口的掀背設計,放取行李不算方便,不過車頭處倒是還有個前備箱,也算是多了個儲物空間。
來到駕駛方面,動力總成的平順性、靜音性以及加速體驗表現都比較優秀,尤其是加速體驗,確實比較輕快,跟個小電耗子一樣。但很多人說特斯拉踏板無延遲且沒對手的觀點,我不是特別認同,在我開過的這麼多新能源車裡,除了隱約記得極氪001的踏板貌似有點延遲外,絕大多數車型的動力輸出都沒什麼延遲,而且特斯拉自家的大車Model S和Model X在舒適模式下同樣是比較「慵懶」的,所以這一點並不能算特斯拉獨有的優勢。
然後講講單踏板模式,這也是一個爭議點,這個模式並不難適應,開一會就能比較熟練的掌握力度,做到全程不踩剎車,而且我也專門讓容易暈車的朋友體驗了一下,也並沒有出現頭暈的癥狀,總體體驗還是不錯的。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抵制單踏板模式,長期不踩剎車必然會失去肌肉記憶,遇到緊急情況很難第一時間進行制動,所以在自動駕駛真正普及之前,我還是不推薦使用單踏板模式。
底盤懸架方面,新款Model 3的懸架舒適性有了很大提升,老款車型開起來就是一輛很硬的轎跑車,但新款車型的懸架更軟,調教也不錯,過大坑很乾脆,處理很柔和,過連續小顛簸路面無效路感並不多,更符合國內路況。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一是胎噪較大,二是較軟的懸架和「電耗子」般靈活的動力系統搭配有點突兀,動力系統逼著駕駛員開快,但軟懸架又無法對車身提供足夠強的支撐性,急加速、連續變道車身的側傾比較大,沒法給人很強的駕駛信心,這點是比較尷尬的。
能耗方面,現在國內很多20萬以上的車型都升級了800V架構,在充電功率和能耗方面有優勢,而特斯拉依舊採用400V架構。我自己開出的能耗(較為激烈)為15kWh/100km,充電功率(第三方充電樁,從68%開始充電)最高達到了48kW,整體表現一般。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Model 3這輛車,論產品力,Model 3在很多方面是不如國產新能源車型的,比如在同樣的價格下,國產新能源車型的配置、用料、車機智能化水平、駕駛輔助能力、動力及續航參數表現都更好,而且就算對比底盤調教或是整體體驗這種有點玄學的項目,也是有大把國產車型比Model 3做得更好。至於購買建議,如果你不懂車(此處並不是貶義詞)還嫌麻煩,就想買一輛大牌子靠譜點的電動車,那麼特斯拉是很適合你的,一方面是國際大品牌,另一方面銷量高不會倒閉,相對比較省心。但如果你有自己明確的購車需求,比如空間、配置、智能化等,那麼特斯拉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