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進口車往往都是質量與豪華的象徵。所以,儘管不少進口車的價格很貴,甚至有些車型還需要加價才能購買,但也絲毫沒有影響國人對進口車的追捧程度。巔峰時期,進口車的年銷量能超過124萬輛,這無疑算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然而,隨著國內汽車產業越來越發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和提升,現在路上能看到的國產車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口車銷量的生存空間遭到嚴重擠壓。
11月底,乘聯會對外公布2024年10月和前10月國內汽車進口車銷量數據。數據顯示,10月國內進口汽車銷量為4.4萬輛,同比下滑45%,環比下滑21%,1-10月累計銷量為58萬輛,同比下滑9%,持續3年呈現負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前10月,雷克薩斯累計銷量為14.85萬輛,同比增長7%。除此之外,寶馬、賓士、保時捷、奧迪、路虎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滑。至於在超豪華品牌這邊,也是處於全面下滑的狀態,跌幅最高的是瑪莎拉蒂,同比下滑77%至52輛。
很顯然,曾經風光的進口車,在激烈的市場中,也早就不如以前那麼香了。而這種幾乎全線下滑的處境,其實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一方面來看,為了能夠搶佔更多的國內份額,不少豪華品牌也在不斷將進口車國產化。除了雷克薩斯依舊保持著進口車身份之外,像是林肯也在前幾年國產了冒險家、航海家、飛行家等車型。而像是寶馬這樣的一線豪華品牌,更是率先將旗下的中大型SUV寶馬X5國產了,這也導致進口寶馬X5的銷量下滑得非常厲害,畢竟國產寶馬X5要便宜多了。
另一方面來看,國產車也開始站起來了。要知道,過去國人偏愛進口車的兩大理由,一是面子,二是質量,這兩點如今國產車都能做到了。從產品質量上來看,現在的國產車相對於10年之前已經非常可靠了,同時國產車的配置和款式也越來越多,也更先進,比同級別車型也更便宜,可覆蓋更多的人群和客戶。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實在是太快。放在5年以前,很少有人會認為國產車的價格都能賣到上百萬,畢竟從三大件的質量和歷史可靠性來講,國產燃油車都完全無法和傳統豪車相比,向上對於中國車企而言難如登天。
可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講究的是三電技術和智能技術等等東西,在這方面國產新能源就非常有發言權了,先不說在智能領域,造車新勢力能領先傳統豪車一個時代,而在三電技術這邊,也確實是處於全球第一梯隊之中,所以隨著消費者購車理念的轉變,也導致這些新勢力搶到了不少原先屬於豪車的份額。
以理想汽車舉例,旗下車型的售價集中在30-50萬區間,儘管賣得非常貴,但它卻仍舊憑藉著無續航焦慮、智能高、「冰箱彩電大沙發」等優勢脫穎而出,目前月交付量在5萬輛左右浮動。而定位高端的問界M9,一個月能交付超1.6萬輛,作為一款50萬級別的國產新能源車,這樣的成績比BBA賣得還出色,份額自然就下跌了。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車的向上遠不止於此。就在日前,小還推出了80萬的SU7 Ultra,而鴻蒙智行更是推出了150萬的尊界S800,主打的就是對標勞斯萊斯、邁巴赫等超豪華品牌,雖然從銷量上來看肯定不會走量,可國產車敢如此大膽定價,也是在於我們真的站起來了,其技術和品牌影響力也正在提升,所以誰還敢說國外的月亮就比較圓呢?
寫在最後
進口車的銷量全面下跌,側面反映的則是國產車銷量越來越好,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這方面,國產車領先全世界,這是真令人驕傲。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期待著國產車越做越好,甚至反向出口,讓更多國家的人認可中國車、開上中國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