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大眾安徽推出的首款車型 ID.與眾 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這款車不僅延續了大眾在底盤調校上的傳統優勢,還加入了金標設計元素,彰顯獨特身份。以下是我們試駕後的深度解析。
外觀設計:更具攻擊性和辨識度
與大眾家族其他ID車型相比,ID.與眾的外觀顯得更為激進。
- 前臉設計:大燈組上揚搭配犀利的保險杠輪廓,機蓋筋線賦予整車更強的視覺衝擊力。
- 車身側面:飽滿的線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尾部的貫穿式尾燈和金色LOGO元素進一步提升科技感和辨識度。
- 運動細節:如誇張的擴散器裝飾、熏黑的小鴨尾等設計,為車輛增添了運動氣息。
內飾及智能化體驗:科技感有餘,智能化不足
- 設計布局:內飾採用家族化設計,1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結合5.3英寸全液晶儀錶,科技感顯而易見。
- 車機系統:儘管配備了AI虛擬形象,但系統操作流暢性和語音助手的效率仍有提升空間。
- 配置亮點:入門版標配前排座椅按摩、記憶功能以及9個安全氣囊,體現大眾的用心。不過,頂配車型依然沒有座椅通風功能,這對炎熱地區用戶來說稍顯遺憾。
動力系統:選擇豐富,性能出色
- 後驅版:配備80.2kWh電池,614公里純電續航和7.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非常適合日常家用。
- 四驅版:雙電機總功率250kW,5.6秒破百,運動性能突出,但續航縮短至555公里。
底盤與駕駛體驗:德系傳統優勢凸顯
大眾ID.與眾的底盤懸架採用前麥弗遜+後五連桿結構,並運用鋁合金材質降低簧下質量。
- 底盤剛性表現優秀,融合了「德味十足」的軟硬適中調校風格。
- 動態駕駛中,無論是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還是細碎顛簸的過濾,底盤反饋始終出色,提升了整體駕駛樂趣。
編輯點評:適合穩健購車需求的優質選擇
優點:
- 設計個性,兼顧實用與辨識度。
- 底盤紮實,駕駛質感優秀。
- 優惠後16.99萬元起步價,使得整車性價比顯著提升。
不足:
- 智能化水平未達主流水平。
- 頂配配置細節仍存遺憾。
如果你在尋找一款不那麼「大眾化」的電動車,同時又擔心造車新勢力的不確定性,價格調整後的 大眾安徽ID.與眾 是一個穩健而不失亮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