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AX7馬赫版,十年質保不限里程

2022年10月09日09:29:43 汽車 1839

AX7馬赫版的內飾採用了極智風雅座艙設計,懸浮式12.3英寸中控大屏和12.3英寸全液晶儀錶讓車內的科技感得到了提升。中控大屏內部集成了新的WindLink6.0人工智慧車機系統,此外,央視影音、車載KTV、高德地圖、百度CarLife等功能都能夠支持,滿足日常出行導航、聽歌、看視頻、K歌等等功能都不在話下。

全新AX7馬赫版的定價是9.59萬-12.99萬,單純從價格角度來看,這款車比第三代哈弗H6親民,畢竟第三代哈弗H6的准入門檻就超過11萬。同時,全新AX7馬赫版提供長達10年的整車質保。透過這個也可以發現東風風神對全新AX7馬赫版的品質足夠有信心,這讓車主對全新AX7馬赫版更放心、更安心。

在外觀設計上,全新AX7馬赫版做出創新,它的前臉用了大尺寸的前格柵,內部融入了大量的點陣結構銀色鍍鉻,在格柵的上部分和下部分,都可以看到紅色的車身飾條。在格柵的兩側,可以看到扁平設計的前大燈組,往下則是大尺寸的進氣口設計,這讓全新AX7馬赫版擁有比較不錯的運動屬性。在側面,該車有類似於懸浮車頂的設計,它的車頂和車窗交匯處用了銀色鍍鉻修飾,鍍鉻在D柱的位置變大,搭配上鏡面的黑色飾條,和車身本體形成了懸浮設計。尾部則加入了貫穿式燈帶,擴散器的位置也加入了紅色的飾條修飾。

全新AX7馬赫版,十年質保不限里程 - 天天要聞

全新AX7馬赫版,十年質保不限里程 - 天天要聞

全新AX7馬赫版,十年質保不限里程 - 天天要聞

動力是全新AX7馬赫版的亮點,它配備了馬赫動力1.5T發動機,以及來自格特拉克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台1.5T能壓榨出190馬力的功率,峰值扭矩可以達到300牛·米,而哈弗H6的1.5T發動機功率是124kW,峰值扭矩是285牛·米,和全新AX7馬赫版的動力有一定差距。需要注意的是,這台馬赫動力1.5T發動機,還得到過「中國芯」十佳發動機的榮譽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品牌光環失效還是價格戰失利?這三款新能源車為何難破局? - 天天要聞

品牌光環失效還是價格戰失利?這三款新能源車為何難破局?

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攀升至41.2%,相當於每銷售10輛新車中就有4輛為新能源車型。雖然目前新能源車型在汽車市場里的銷售勢頭非常火爆,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型都能夠熱銷。就比如傳...
外媒:受關稅影響 豐田2025財年或面臨8000 億日元損失 - 天天要聞

外媒:受關稅影響 豐田2025財年或面臨8000 億日元損失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月8日消息,混合動力汽車的強勁需求預計將支撐豐田的穩定利潤。據路透社報道,這家全球汽車製造商將於周四公布年度收益,但投資者仍將高度警惕任何可能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的跡象。
2025款阿維塔12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2025款阿維塔12正式上市

當汽車市場正經歷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阿維塔12的年度改款來得並不令人意外。5月7日推出的2025款車型,用配置調整回應了市場對高端電動轎車的實際需求。從產品策略來看,這款車顯然在嘗試尋找科技配置與實用價值的平衡點。價格體系的變化值得玩味。
向新勢力發起挑戰 試駕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 - 天天要聞

向新勢力發起挑戰 試駕2025款東風奕派eπ007

在新能源車市場中,例如「蔚小理」等一眾新勢力品牌憑藉十足的產品力,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作為國內傳統老牌車企——東風,它們不僅有深厚的造車底蘊和品牌沉澱,更是在創新方面與時俱進,而eπ007便是最有競爭力的車型之一。
疑似2026款「豐田凱美瑞」曝光,外觀變化巨大,可選2.0T引擎! - 天天要聞

疑似2026款「豐田凱美瑞」曝光,外觀變化巨大,可選2.0T引擎!

常年來,豐田凱美瑞一直壟斷B級車的市場,如果說它是國內市場B級車的天花板也一點也不為過,這就是硬實力的體現!當然,放眼現在,凱美瑞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各大國產造車新勢力齊上陣,搶佔了大部分凱美瑞的市場,並且德系雙雄的回歸也給了凱美瑞重磅一擊!而針對目前的這種狀況,豐田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這也就給圖中的...
燃情收官!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燃情收官!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圓滿落幕

2025年5月5日下午,為期五天的2025河北(第十三屆)汽車文化節、中國(石家莊)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2025河北汽車文化節)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正定)圓滿落幕。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 天天要聞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

"智駕"正名讓自動駕駛走向正軌。"智駕"不再神秘,車企調整宣傳策略,自動駕駛邁向安全新階段。隨著新能源車自動駕駛系統的不斷升級,"智駕"這一模糊概念逐漸被質疑。5月6日,小米、理想、蔚來、小鵬等多家車企將自家智能駕駛系統名稱更改為"輔助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