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和孩子的親子互動,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環節

你知道嗎?孩子臨睡前的半小時是黃金親子時間。短短的30分鐘,即使是扯扯閑話,也有助於孩子睡得更香,睡得更踏實。

睡前和孩子的親子互動

一百個有孩子的家庭,睡前可能是一百種不同狀態。

反面教材:

  • 已經晚上10點半了,孩子還在看電視不肯睡覺。家長把電視關掉,孩子嗷嗷大哭,家長氣得不停地吼。
  • 到了睡覺的時間,孩子作業還沒寫完。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開啟了混合雙打模式。

正面教材:

  • 睡前和孩子聊聊天,可以是學校發生的趣事,也可以是家長今天的收穫。
  • 睡前閱讀時間,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親子共讀繪本,年齡大的孩子可以營造一個家庭閱讀氛圍。

睡前和孩子的親子互動,你家是正面教材還是反面教材呢?

睡前親子互動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環節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先來看看正、反面教材對孩子的影響吧。

反面教材的影響:

睡前無論是長時間看電視、視頻,還是父母吼孩子,孩子哭鬧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造成睡眠障礙

孩子睡得晚,睡不好,睡不踏實,早上起不來,上學遲到,上課還沒精打采。

正面教材的影響:

通過聊天,父母和孩子可以總結和復盤一天發生的事情。通過閱讀,可以提高認知,學習知識。睡前一個擁抱,互道一聲晚安,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加強孩子的安全感。

這樣入睡,孩子睡眠規律,睡得踏實,早上起得來,上學不遲到,上課也能聚精會神。

正面和反面兩個截然不同的睡前模式,長久以往下來,孩子無論從精神面貌,學習態度,行為習慣、性格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大的不同。

所以說,睡前親子互動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環節,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本來就少。如何利用好睡前30分鐘的親子互動黃金時間,這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