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學了」實際上,讓學習變得痛苦的,是大人的做法


「上學有什麼好!太痛苦了,我不想學了。」秋季馬上要上四年的毛毛突然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那毛毛,你覺得上學的時候,是有哪些事情讓你不開心的?」

「從小到大,我媽總拿我跟隔壁家的樂樂比,出生比他晚一個小時,個子不如他高,性格沒有他好,成績也不如他,」

你看實際上,學習並不痛苦。

讓學習變得痛苦的,是大人的做法。

還記得孩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嗎?

兩三歲的時候,總是追著你問「這是什麼」」為什麼「,活脫脫的一個好奇寶寶,腦子裡總有「十萬個為什麼」。每個孩子天性都對世界充滿好奇,可是學習新知識帶來的樂趣,逐漸被繁重的功課所擠壓。

原本內心那股「我想知道」、「我感興趣」的自發動力,開始被父母或學校以各種考試成績、英語等級、奧數競賽名次所替代。

當外部評價被當做為什麼學習的參考坐標,「為自己而學」變成了「為成績而學」,內心的期待也隨之降低。

時常跟孩子講條件的父母,就像故事中的老人,而承諾給孩子的「金錢獎勵」就像我們應允給孩子的精神or物質獎懲。

被外部獎勵所操縱的孩子,很難有內在驅動力。

一旦獎勵消失,動力也就消失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隨機抽調一批學生,去單獨解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

所有大學生在解題時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

把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大學生做對一道題,給1美元獎勵,另一組大學生仍然像原來那樣做題,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

研究者讓大家先自由休息,再觀察在自由休息的時間裡,哪組大學生會繼續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結果:只有剛才沒有獎勵的那組大學生才會在休息時間去解題。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當一個人進行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外在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的吸引力。

作業寫得快,獎勵一塊巧克力;考試進步10分,獎勵100塊;奧數比賽得獎了,獎勵一次旅遊……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以這樣的方式來讚賞孩子。

不可否認,物質獎勵帶來的激勵,會讓孩子短期內改變,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時間一長,獎勵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吸引力。

就像一頓期盼已久的大餐,心心念念了許久,終於吃上了。

第一次吃,大快朵頤,歡喜萬分。如果天天吃,就會生膩,久而久之,會嫌棄。

家長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用心良苦,非但沒有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引導,反而消減掉了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