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話|跟自己和解,擁抱不完美

2020年11月23日22:52:04 育兒 1872

立冬後的一個夜晚,醫生辦公室里的暖氣將空氣烤得有些乾燥。有3雙眼睛相互打量著,其中兩雙不時擠弄著上下眼瞼,想要努力緩解乾燥帶來的不適。另一雙眼睛卻充盈著淚水,眼眸在淚水的映襯下有些模糊,淚水像兩條小溪,順著白皙的面龐滑下,差點打濕了那件挺刮的女士襯衫的衣領。

健康夜話|跟自己和解,擁抱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別犟了,住院吧。」這句話從其中一雙乾澀眼睛的主人嘴裡擠出來。隨之而來的是一聲嚎啕。流著淚的臉頰上,兩條小溪瞬間變成了瀑布,在衣襟上洇出一朵朵淚花。這位女士慢慢起身走出了醫生辦公室,房門在她的苗條身影后面沉重地關上了。

辦公室里剩下的兩雙眼睛對視了一下,又迅速分開。說「住院吧」的那個男人再次打破沉默:「她始終不能走出痛苦!孩子的事情,我們也沒什麼辦法。她是個好強的女人,總是要求太高,偏偏孩子先天發育有問題,順不了她的意……」那一段介紹本應該很長,但他疲憊地掃了一眼手錶之後,便草草收尾了,向我客套地道謝,離去了。此後的幾個月時間,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住院後的她並不平靜,她使勁踹著那道將她關住的病房大門,然後筋疲力竭地躺在光滑涼爽的地面上。兩個身強力壯的護士將她抬回了病床,把她那沾上了塵土的襯衫換成了寬鬆柔軟的病號服。她踢動著雙腳,將毛絨拖鞋甩到一旁,之後便不再掙扎,仰面躺在床上,任由淚水肆意地流。我去看她,她什麼也沒有和我說,我默默走開了。

一周後的早上7:30,天已經完全亮了。病房裡的暖氣,用整晚時間烘乾了她的淚水。她那布滿血絲的眼睛被紅腫的眼瞼包裹著,滿含憤恨與無助。我道過早安之後,問她是否願意講一講自己的事情。不知道是陽光照射的緣故,還是狀態確實發生了變化,她的情緒看起來穩定了一些。她乾裂的嘴裡擠出來的語言,也帶著乾裂滯澀,但條理清晰。言辭間,我能感受到她的驕傲。

她是一個優秀的人,畢業於名牌院校,在頂尖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還是同事中的佼佼者,很早便在北京的黃金地段擁有了自己的公寓。可是,她的驕傲感,從3年前兒子出生那一天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兒子竟然是一名智力障礙兒童!之後的日子,她的眼中經常充滿憤怒,但更多的是淚水。慢慢地,她看什麼都覺得失去了色彩,看不到歡樂與喜悅,常常需要仰起頭,才能阻止淚水溢出來。即使有一天孩子很努力地叫出了「媽媽」,也幾乎喚不起她的喜悅。

一天中午,孩子在幼兒園笨手笨腳打翻了桌子,還失控地大聲喊叫。她不得不請假去接孩子。她開車帶著孩子,沒有回家,而是在家的周邊繞圈。直到車流越來越密集,最終堵住了她繼續兜下去的路,她才不甘心地把車停到了地庫,拽著孩子上了電梯。電梯到了,門開了,她左手抹著眼淚,右手拽著孩子飛快走出電梯。走過熟悉的家門,她徑直走向樓道盡頭的窗戶。

她再次揉了揉眼睛,任由眼影在臉上花成一團,然後將吵鬧著的孩子抱上了窗檯,隨後自己也踢掉高跟鞋爬上了窗檯。

「就這裡吧!」她心裡想著,把孩子抱向窗外,自己的一隻腳也邁了出去。孩子突然咕噥了一聲「媽媽」,將她的視線拉回到兒子這雙略顯空洞的眼睛上。她不敢再看,不敢看擁堵的車流,不敢看樓下的綠地,更不敢看這熟悉的眉眼。

然後恍惚中,她感覺自己被幾隻手拽住了,被人從窗台上仰面拽了下來。她感覺到了地面的冰涼,耳旁傳來孩子的尖叫和哭喊

講完後,她回到自己的病床上,默默地躺著。

對於改善抑鬱的藥物,她並不抵觸,總是很配合地服用。

第三天,我下夜班後休息了,沒有去查房。

第四天,她平靜了許多,眼瞼已經消了腫。這一次,她說起了自己的種種要強和好勝。她總是希望孩子能像她一樣優秀,可孩子的表現總是讓她覺得痛心。看到孩子時,她彷彿看到了別人的嘲笑。如今住在病房裡,倒是讓她放鬆了。

之後的幾天,我們只是簡單地閑聊,不再主動觸及這個話題。又過了一周,北京迎來了一場雪。改善抑鬱的藥物開始起作用了,她更多地談論起自己的情況。雖然沒有再談到孩子,但她總是獨自坐在窗邊,安靜地看著樓下學校操場上的孩子們。

有幾天,她經常問我,是否存在一種醫術,能夠幫助孩子逆轉發育遲滯。我給不了她肯定的答案,她眼中燃起的光又變得黯淡。有幾次,我彷彿看見了她眼眶中徘徊的淚水,但終究沒有一滴掉落下來。

一個下完雪的午後,稀薄的陽光褪去了,零星的雪花飄落下來。她沒像往常那樣坐在窗邊,而是用眼睛在病房裡四處搜尋,最終在護士站找到了我。她跟我講述這幾周她情緒上的改善,她的眼睛也變得清澈起來。她沒有再問如何逆轉發育遲滯的事,只是淡淡地說改變不了現實,就只能改變自己了。

北京已經進入深冬,冷風將路上的行人都掃進了有暖氣的房子里。一個裹著羽絨大衣的老婦人,領著一個孩子來看她。隔著病房的玻璃,我看到她和那個孩子手舞足蹈,有說有笑,清澈的眼眸中帶著慈愛。說著笑著,她的眼角不知不覺多了幾顆晶瑩的淚珠,滴落在了淡藍色的病號服上。

她抱起孩子,慢慢走到窗邊,用手指著不遠處空蕩蕩的操場,跟孩子說著什麼。孩子似乎沒有在聽,把頭轉向另一邊。孩子轉過頭的時候,我看到了幾乎跟她一模一樣的眉眼,只是眼神有些空洞。孩子身後那雙眼睛,泛著淚光,但帶著堅定和慈愛。

這是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病人。她最終與自己的驕傲達成了和解,接受了孩子患智力障礙的現實。幾乎每一個母親在育兒過程中都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挫折,特殊兒童的母親則要承受更多。現實中,少數這樣的母親會在遭受抑鬱症折磨時,選擇帶著孩子一起自殺。更多的母親,頂著難以想像的壓力去接納和關愛孩子,憑著自身的頑強和醫療的幫助,掙扎著走出抑鬱情緒的泥沼。當你直視她們的眼睛時,能夠從她們堅定的目光中感受到這種力量。

作者:北京回龍觀醫院 朱瑜

來源:《敘事醫學》

策劃:譚嘉 余運西

主播:欒兆琳

編輯:陸奕敏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好消息!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行動 - 天天要聞

好消息!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行動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2025高考已進入倒計時,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以新技術、全設備和王牌專家團隊助力近視學子圓夢高考,以健康且清晰的視力迎接大學生活。今年的暑期摘鏡總動員,該醫院為高考生、大學生等近視朋友提供「專屬摘鏡政策」,並設置了「高考生綠色就診通道」,通過詳盡的術前檢查...
胎動異常12小時!二一五醫院產科30分鐘「搶」出寶寶! - 天天要聞

胎動異常12小時!二一五醫院產科30分鐘「搶」出寶寶!

當孕28周的媽媽以為寶寶「只是累了」,卻不知一場危機正在子宮內悄然上演——從胎動減慢到緊急剖宮產,從臍帶嚴重扭轉瀕臨壞死到950g早產男嬰重獲新生,一場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極速救援在二一五醫院產科緊急展開……從忽視到搶救的生死24小時「前一晚感覺胎動幾乎消失,想著第二天再說……」剛剛孕滿28周的趙女士,前一天晚上...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 天天要聞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農曆的日子總是帶著獨特的韻味,明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七了。在民間傳統里,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著緊密的聯繫。雖然不同地方的習俗細節有些不一樣,但核心都圍繞著 "吃三樣,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這些傳統就像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著過去和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接娃放學時,兒子開心的說數學考了98分,其實我也挺開心的,畢竟在我看來,以我們家的智商,有這分數可以了,想當學霸是有難度的。而且,剛聽到其他媽媽說:我家娃上課總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煩死了,估計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還好我心大,她的焦慮感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