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是證明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道具,現在身份證系統不斷優化完善,孩子只要有出生證明,在家長陪同下就能夠辦身份證、
但是他們對身份證上的信息卻不太明白,有時候就會"腦洞大開"發生誤解。
小黃的兒子寧寧才上小學一年級,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擁有自己的身份證,有一次老師讓統計身份信息時,小朋友們都帶了身份證去學校登記,這時候有的孩子發現寧寧身份證上的尾數不是數字,而是一個"X"。
大家都不明白那個"X"是什麼意思,有的孩子開始胡亂猜測,說寧寧肯定不是他爸媽親生的,所以才會用這個特殊的符號來表明身份,身份證上有"X"的都不是親生的。
寧寧聽了這樣的猜測非常委屈,回到家之後就向媽媽哭訴,寶媽聽兒子說了這件事之後很無奈,連忙向兒子解釋"X"的真實含義。
其實這個符號的意思很簡單,它是"校驗碼",通常會選擇0到10這11個數字,如果選到了40,就用"X"代替。
這個符號雖然不重要,但是父母一定要清楚,別讓孩子陷入誤解中:
1.第7位到14位數字
身份證號的其他數字也是有意義的,比如中間有8位數字看上去非常眼熟,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日數字,由年月日組成。
2.前6位數字
而身份證開頭的6個數字則是戶籍所在地的數字,用數字來表示每一個人戶籍所在地省、市、縣,方便戶籍管理。
3.第15位和16位
第15和16個數字,則是出生地派出所的代表數字。同一個地區出生的孩子,身份證上的這2個數字都是一樣的,前6位數字也是一樣的,總共會有8個一樣的數字。
孩子們現在很小就可以擁有身份證,有的家長給孩子早早申請辦理身份證,這樣就可以給孩子買房。
有的家長讓孩子隨身攜帶身份證,外出時如果遇到麻煩就可以證明孩子的身份,若是有人販子拐賣孩子,可以用身份證證明自己的身份,和人販子撇清關係得到別人的救助。
但是身份證的用途很多,使用不當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家長最好不要太早交給孩子。
1. 孩子可能會亂用、去娛樂場所
現在的孩子大多喜歡玩網路遊戲、手游,用身份證就可以申請賬號,很多不良的遊戲不設置防沉迷系統,孩子有了遊戲賬號就會沉迷打遊戲,背著家長充錢等等,影響學業、浪費金錢。
滿16歲後的身份證可以讓孩子進入網吧以及一些娛樂場所,這些地方魚龍混雜,環境也很差,孩子偷偷去這種場所玩,可能會遭遇危險,或者沉迷在網吧玩耍,容易學壞。
2. 容易丟失,造成隱患
孩子小的時候容易丟三落四,很多小朋友經常弄丟家門鑰匙、水杯、作業本,有的孩子甚至玩瘋了連書包都弄丟了,把身份證早早給孩子,更是容易丟失,如果被某些人撿去使用,可能會給家庭造成損失,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家長應當先教育好自家孩子,讓孩子別丟三落四,再等到孩子成長到青春期後期,再正式把身份證交給孩子使用和保管。
身份證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必備道具,但是現實中有不少人總是弄丟它,有的成年人迷迷糊糊,輕易就弄丟了身份證,補辦手續也比較麻煩。這說明家長應該先抓緊孩子的教育問題,給孩子培養謹慎認真的好性格,對待自己的重要物品要認真負責,這一點比辦理身份證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