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2020年09月28日18:28:04 育兒 1603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氣與偏好,可以說是各不相同,但是在睡覺這件事情上,寶寶們卻幾乎做到了全國統一——偏愛「投降睡姿」,在睡覺的時候向上舉著小手,做出「投降狀」的姿勢。這是為何呢?聽聽科學的解釋——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寶寶為什麼統一偏愛投降睡姿?

1、自我保護

兒科專家強調,「投降睡姿」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模擬在宮內的狀態,給予自己安全感。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由於子宮空間有限,活動受到限制,所以身體經常會保持雙臂彎在胸前,雙腿蜷曲的姿勢。

所以,寶寶出生之後也會沿襲這種習慣,但是會進行改良——因手臂無法蜷在胸前,就改為向上舉,也就是「投降睡姿」了。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除了給予自己安全感之外,寶寶採用這種睡姿其實也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因為此時不容易翻轉,可避免翻身俯卧,面部朝下,從而引發窒息的危險。

2、強直性頸部反射

寶寶在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身體還會存在許多原始反應,最明顯的就是「對稱性強制性頸部反射」,「投降睡姿」就是這種反射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此外,像擁抱反射、覓食反射和尋乳反射等,都是一種類似的本能反應。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不少父母孩子這樣睡覺(手露在外面)有著涼的風險,總是會特意糾正這一睡姿,但是兒科專家卻表示:大可不必。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投降睡姿」的三大好處,爸媽看完可以放心了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與生俱來的本能,恰好符合自然生存規律,寶寶採用「投降睡姿」,其實對身體好處多多:

1、幫助減壓放鬆

寶寶採用這種姿勢睡覺的時候,身體處於極度舒展狀態(和伸懶腰類似),能掃清一天的疲憊,幫助寶寶減壓,使其睡得更加舒適,並有效提升睡眠質量。

2、加速血液循環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寶寶在睡覺時將手舉至頭頂,可以使得血液迴流,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增加攜氧量及氧氣運輸速度,能讓大腦及其它器官能及時獲取充足的氧氣,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大有裨益。

3、有助生長發育

寶寶採取這種睡姿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時既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夜間熟睡時最高分泌量可達白天5倍),促進骨骼生長之外,還能激活體內各種酶的活性,從而加速新陳代謝速度,提升免疫力,讓孩子在快速發育的同時,還能擁有好體格。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想要寶寶「投降睡姿」睡得好,以下幾點事項不可少

「投降睡姿」雖然是孩子的一種本能反應,且好處多多,但是小手露在外面,卻也存在風寒著涼的隱患,因此,想要寶寶這樣睡得健康,有幾個注意事項,寶媽一定要多加註意。

1、不必強行糾正

當孩子持續保持這種睡姿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強行將孩子的手塞進被子里,否則等他們再度向上伸手時,被子可能會隨之上移,從而蓋住口鼻,引發窒息。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2、注意穿蓋

在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寶寶穿上長袖長褲,或者是準備一個睡袋讓其直接睡在睡袋裡,這樣就能有效避免著涼。

3、保持室內溫度適宜

寶寶「投降睡」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頻繁往下拍被子,如果是在溫度較低的季節(如秋冬),有被風寒侵襲,引發頭痛腦熱的風險,因此,可以開空調,將室內溫度維持在26℃左右,這樣寶寶既不容易著涼,也不會被捂出汗。

為何很多寶寶睡覺都愛「投降」姿勢?看完這些好處,爸媽放心了 - 天天要聞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喜歡「投降睡姿」嗎,你都是如何護理的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 天天要聞

8 歲孫子刷碗不認真,被外婆狂抽嘴巴,父親一句話使她震驚…

外婆的巴掌響亮地在廚房裡回蕩,彷彿一記雷霆劈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站在門口,驚愕地看著這一切,手裡的菜刀差點滑落在地。「你這是幹什麼!?」父親的聲音如怒吼的獅子,一步跨進廚房,把我擋在了外婆和小輝之間。小輝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八歲。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 天天要聞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

有必要嗎,媽媽的自我犧牲過度,有時候我真得很難共情!共情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能。我的理解是這種能力使一個人能夠通過他人的某種行為,去讀懂這種行為背後暗含的某種情感,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彼此感同身受。但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讓人感同身受。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 天天要聞

熊孩子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亂,寶媽該如何接招,才能治住寶寶

一個總是將家裡弄得一團亂的「面對熊孩子」,許多寶媽可能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生無奈。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接招」並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行為習慣,成為一種挑戰。然而,通過採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寶媽完全有能力「治住」這種行為,為家庭營造一個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 天天要聞

想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就要做到這些,讓孩子受益

社交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聯繫,提升溝通能力,還能夠增進自我認知,促進情感發展。因此,家長在孩子的社交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發揮社交的積極作用,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確保孩子獲得最大的收益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 天天要聞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太准了,90%的家庭都一樣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她一個組的同事小張總是和她搶功勞。「我們同時進的公司,彼此關係非常好,私底下也算是朋友。結果上次開會彙報項目,我講了自己的方案,她一直打壓我的點子,去襯托她的主意有多好。」「不僅如此,她有時候私下也非常強勢,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