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埃斯庫羅斯說:厄運在同一條路上遊盪,時而降臨於這個人,時而降臨於另一個人。
人活在這世上,走著走著就有可能被命運的亂石砸中,落得遍體鱗傷。
或許是職場的瓶頸,或許是家庭的重擔,又或許是經濟的窘迫,樁樁件件從天而降的麻煩,將你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然而,原京東副總裁蔡磊卻說:
生活充滿了意外,或者說,生活就是由一系列意外構成的——意外的失敗、意外的艱難,也有意外的收穫、意外的饋贈。
我們唯一能決定的就是選擇相信什麼。
作為知名商界精英,蔡磊開發出了「中國第一張電子發票」,41歲便身價過億。
誰知世事無常,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他,突然患上了無葯可醫的漸凍症。
疾病逐漸剝奪了他的健康,限制了他的思考,將他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可在人生進入倒計時後,他沒有選擇低頭認命,反而積極與病魔抗爭。
他將自己經歷的痛苦與掙扎,擁有的勇氣和希望,都集合在了自傳《相信》一書中。
當你覺得日子很苦,生活很累,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讀完《相信》,你會收穫無窮的力量,救贖苦難中的自己。

1
世事變幻莫測
誰都躲不過命運的暗箭
蔡磊在《相信》中說,41歲那年,將他的人生分成了兩半。
生命的頭40年里,他幾乎在用別人雙倍的速度飛快前進。
他從小堅持每天四五點起床,跑步、打拳、背英語,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長大後,他又憑藉名校研究生學歷,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開啟了職業經理人生涯。
在職場闖蕩多年,他常常工作到凌晨,第二天早上8點還能雷打不動地出現在辦公室。
到了周末和節假日,他也不給自己留一絲喘息的空間,全心全意地撲到工作上。
同事們都叫他「拚命三郎」,他也憑藉玩命般的努力,年紀輕輕便晉陞為京東副總。
然而,在他最為春風得意之時,老天爺突然為他按下了生命的暫停鍵。
2018年,40歲的蔡磊,發現小臂上的肌肉突然開始持續跳動。
第二年,輾轉多家醫院後,他被確診漸凍症。
這種疾病,是比癌症更可怕的不治之症,病因不明,無葯可用。
患者的身體會像融化的蠟燭一樣,慢慢坍塌下去,出現肌肉無力、萎縮和痙攣,最終導致呼吸困難和死亡。
這意味著,蔡磊的生命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餘下的每分每秒,他都要在身體的病痛和內心的恐懼中備受煎熬。
他痛苦地感慨道:「以前連電梯都不想等的人,現在卻只能等死。」
而當他住進病房後,發現許多人跟他一樣,正值壯年便意外遭到病魔襲擊:
教了大半輩子書的鄉村教師,某一天照常給學生們上課時,說話突然變得含糊不清;
坐辦公室的文案策劃,正準備打開電腦工作,食指卻不聽使喚,怎麼也伸不直;
拿手術刀的外科醫生,忙完一天的工作後,發現右手使不上勁,連手機充電線都捏不住……
厄運以五花八門的形式降臨,毫無預兆,不分場合。
不幸被苦難擊中的人,如同陷入了一個夢魘,想吶喊,想奔跑,卻怎麼也喊不出,跑不動。
想起作家周國平的一句話:人生在世,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難,世上並無絕對的幸運兒。
生命蜿蜒曲折如河流,誰都有可能撞上暗礁、碰到風浪。
一場猝不及防的疾病,轉眼之間就能吞噬你的生命,讓你陷入絕望之中;
一次市場行情的動蕩,一不小心就能毀掉你的前途,讓你為失業而發愁;
一個不經意間的疏忽,輕而易舉就能摧垮你的平靜,讓你不斷傷神內耗。
在起伏無常的生活面前,所有人都在挫折與壓力的夾縫中負重前行。
不管你地位高低、財富多少,都擺脫不了緊隨身後的恐懼,只能被苦難一步步逼到死角,無力掙扎,也無處可逃。
2
不認命的人
才能看見希望
書中說,蔡磊查出患漸凍症的那一年,是他結婚的第三年,此時,孩子剛滿一歲。
一想到無法陪伴孩子長大,他便心如刀絞,並逐漸萌生出對命運的憤怒。
不甘心的他,在病床上翻閱各種文獻和資料,試圖了解治癒漸凍症的可能性。
從一些國外案例中,他發現有人一直致力於研發藥物,還有人憑藉康復治療延續了生命。
這些積極向上的故事,給了他莫大的信心。
他決心放手一搏,將打倒絕症、救人救己,當成自己的「最後一次創業」。
從那以後,他整日拖著病體查閱論文,見投資人、醫生、科學家,跟對方交流治療方案。
有專家告訴他,由於患者數據嚴重缺失,難以進行分析治療。
他立即搭建團隊、開發互聯網平台,建立起漸凍症患者大資料庫。
他還組建了病友群,發動冰桶挑戰,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漸凍症。
後來,有國外的醫學博士說,漸凍症別無他法,只能等待新葯。
他便積極整合資源,推動整個市場進行藥物研發。
為了研究,他還不惜賣掉股票和房子,建立動物試驗基地,開發了許多條可嘗試的研究方向。
在患病的短短几年間,蔡磊的病情不斷加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先是四肢無力、說話困難,緊接著全身肌肉萎縮,並逐漸喪失了自理能力。
可他一刻也不肯停下來,但凡聽說哪裡有漸凍症相關的療法,他都會親身去了解,去嘗試。
他找過中醫,做過針灸和按摩;他諮詢過算命先生,改了社交平台昵稱;他還聽從風水大師的建議,換了一套住所。
他說:「哪怕只有萬分之一、億分之一的希望,我都要去驗證,都不能放棄。」
得了漸凍症的人,往往會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逐漸喪失信心,甚至選擇自我了結。
蔡磊卻憑藉一己之力,讓漸凍症的研究往前推進了十年,也為自己和病友點燃了一份希望。
他在書中寫道:「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危機重重,步步坎坷。
或許是工作上遇到職業瓶頸,或許是創業時碰上經營難題,又或許是家庭里矛盾重重。
在看不到方向,找不到答案時,很多人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
一邊抱怨命運不公,運氣不好,一邊任由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然而,這世上本就沒人為你鋪路,道路都得靠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
你愣在原地,就一定無處可走;你大步向前,才有可能遇見轉機。
只要你不認命,不屈服,終會在低谷中找到一點轉圜的餘地。

3
越是難熬的時候
越要相信自己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條熱搜。
湖南一位年僅26歲的女孩小陳,不幸確診了漸凍症。
她的身體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看著死亡步步逼近,甚至一度想要輕生。
但後來,她了解到通過治療和康復訓練,可以緩解癥狀,延緩病情發展。
於是,她從內耗中走了出來,開始嘗試與苦難和解,學著跟疾病共存。
蔡磊得知她的情況後,也第一時間送去鼓勵:「不管多難,我們應該看到更多希望。」

因為正是不滅的希望,為他注入了力量,讓他與病魔鬥了好幾個回合。
他在《相信》中寫道,攻克漸凍症的過程,猶如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推動巨石上山。
他和團隊成員,一次次將石頭推上山頂,又眼睜睜看著它滾落下來,周而復始,彷彿沒有盡頭。
翻不完的科研資料,熬不完的試驗失敗,將大多數人的意志消磨殆盡。
很多畢業於名校的博士,都認為短期內不可能研製出新葯,紛紛中途退出。
負責整理病因、篩選有效信息的科研助理,無法忍受重複枯燥的研究,甚至主動提出辭職。
就連一貫支持他的妻子也泄了氣,勸他:「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吧,你做的這些事沒有任何意義,根本不可能做成!」
當時,蔡磊投入的千萬資金都打了水漂,國內外也頻頻傳來藥物研發失敗的消息。
隨著一塊塊巨石滾落山腳,離死神越來越近的蔡磊,比任何人都要沮喪失落。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這件事註定艱難,如果漸凍症患者自己都不去努力,還能指望誰呢?
他沒有時間胡思亂想、糾結得失,只能下定決心,再跟命運賭一把。
人心散了,他就加倍努力地工作,用實際行動為員工加油打氣。
資金不夠了,他就去做直播帶貨,將賺來的錢投入科研與慈善之中。
他還經常出現在病友群里,鼓勵大家不要放棄,繼續配合科研工作。
在他的咬牙堅持之下,各方力量都匯聚起來,加速了藥物研發的進度。
截至目前,已有多款新葯,啟動了臨床實驗。
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完全克服漸凍症,但已經讓無數置身黑暗中的患者,看到了一絲光亮。
是相信的力量,讓蔡磊打破外界的質疑,扛住失敗的煎熬,親手挖掘出了更多可能性。
作家丁玲說:「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信念是擊破僵局的一把利器,讓人在最絕望的時候,心中依舊有光,腳下仍有力量。
除了疾病的困擾,我們這輩子還會承受工作的煩惱、意外的打擊、經濟的壓力……
稍不留神,你就會被苦難緊緊扼住喉嚨,無法脫身,也無處可逃。
可行走世間,誰的身上不帶傷,誰的心裡不藏著委屈?
那些壓抑、痛苦、傷心和沮喪,都只是生活的常態。
只有相信自己,滿懷希望,主動去改變,去對抗,你才有可能親手救贖自己。
正如書中所說:「希望就是當彩虹會被狂風暴雨遮蔽,我們可以點亮一盞燈,把光明照進暴風雨中,編織自己的彩虹。」

▽
華大集團CEO尹燁,在《相信》的前言中說:「人類基本的神性,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一路走來,蔡磊從不看輕自己的力量,也不屈於病魔的捶打。
從迷茫到堅定,從無能為力到從容應對,他把自己活成了無所畏懼的「斗戰勝佛」。
而生活中,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力量似乎微不足道。
一場病痛,一瞬災難,就能讓生命灰飛煙滅;一次意外,一個變故,都會讓你我受盡折磨。
但正如有句西方諺語所說:與其哀嘆自己的命運,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為無論何時,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救你於水火。
相信自己足夠強大,支撐自己不斷前行,你的生命里就沒有蹚不過的險灘,闖不過的難關。
點個贊吧,不退縮,不放棄,正面迎擊所有的苦難,心懷信念的勇士,終會被命運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