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2025年03月06日22:20:35 育兒 7534

《水滸傳》的故事都是圍繞那些綠林好漢展開,可以說那幫糙漢子才是故事中的主角,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有一個角色就顯得格外特殊了,那人即是潘金蓮,哪怕她的戲份不多,卻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火出了圈。

當然,潘金蓮「出圈」的理由可不值得吹噓,她那是臭名昭著,甚至就連潘金蓮這個名字都已經成了那些不知廉恥的女子的代名詞,你就知道她有多火。

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 天天要聞

(武松、潘金蓮劇照)

不過即便「武松殺嫂」的故事早已被人們熟知,但這段劇情里還是有一些值得玩味的細節,比如潘金蓮污衊武松的時候,他為何不敢反駁?他到底在心虛什麼?

一、武松殺嫂

關於武松這個角色,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就是「英雄」二字,其實這描述很片面,因為只要是讀過原著的人,就一定知道,武松也是有多面的角色。

比如他最初在柴進府上登場時,書中就寫得很清楚,之所以他會流落他鄉,是因為他在老家清河縣打死(其實只是打傷)了人,從這裡不難看出,他為人衝動,並且不敢擔責。

同時從柴進對他的態度從一開始的熱情到後來的冷落也能看出,武松這人並不怎麼好相處,是個刺頭。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要證明武松這人也不完美,且往後看。

武松真正成為世人敬仰的英雄,還是因為打虎的事迹,而更讓人熱血沸騰,乃至拍手稱快的橋段,還要數「武松殺嫂」。

潘金蓮該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女子的壞,人盡皆知,哪怕她還沒做出殺夫之舉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讓人痛恨的理由。

畢竟書中交代得很清楚,她嫁給武大郎後,壓根沒安心當個家庭主婦,反倒與清河縣那幫浪蕩子弟曖昧不清,以至於她那些破事鬧得人盡皆知,武大郎不得不般去陽谷縣。

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 天天要聞

(潘金蓮劇照)

而當她做出謀害武大郎之舉時,哪怕武松殺她的手段再殘忍,那也是她罪有應得,讀者只覺大快人心。

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有所謂的「贏家」嗎?

武大郎早已殞命,潘金蓮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武松也因為殺嫂之舉落了囚,這結局自然談不上有多好。

甚至你回看此前的劇情,武松原本是有機會阻止這一切發生的,因為他早已看透了潘金蓮的為人。

二、反咬一口的潘金蓮

當武松回鄉之後,潘金蓮得知那位在景陽岡打虎的英雄居然就是自己的叔叔時,她看武松的眼神是飽含愛意,於是她主動提出讓武松搬來家裡住,武大郎也只是傻呵呵的附和。

哪料當武大郎外出賣餅時,潘金蓮卻打起了武松的主意,借著與他喝酒的機會,對武鬆動手動腳。

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 天天要聞

(潘金蓮、武松劇照)

武松雖然也是個正常男人,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他心中有數,於是他怒斥了潘金蓮一番,二人不歡而散。

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本該是潘金蓮痛改前非才對,但她卻恬不知恥的反咬了武松一口。

當武大郎賣餅歸來,潘金蓮反倒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受害者一般,向武大郎哭訴起來。

說是:「那婦人道:『都是你不爭氣,外人來欺負我!』武大道:『誰人敢來欺負你?』婦人道:『情知是有誰!爭奈武二那廝,我見他大雪裡歸來,連忙安排酒請他吃,他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

顯然,她這是在污衊武松,可武松就在屋外,也該聽到這女子的叫嚷聲,他又是什麼態度?

說是:「正在家中兩口兒絮聒,只見武松引了一個土兵,拿著條扁擔,徑來房裡收拾了行李,便出門去。

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 天天要聞

(潘金蓮告狀劇照)

他就這麼憋屈的走了,好似是默認了潘金蓮的說法一般。

照常理說,武松就該與潘金蓮對質才是,這女子都擺明不是個省油的燈,他何必再給她留面子?何況這樣一個女子留在自己哥哥身邊,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幺蛾子來,都說娶妻當娶賢,武松是個明事理的人,他怎能不懂得這個簡單的道理?

所以他此時就該衝進屋內,把真相挑明才是,武大郎知道他的為人,自然知道該信誰。

可武松為何沒有這個勇氣?

答案很簡單,正是因為他理虧。

你且看他們一同飲酒的那兩個時辰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懂了。

三、武松的隱忍

書中提到過,武大郎是早上就出去賣燒餅了,歸來之時已是晚上,這期間少說有六七個時辰,不過武松和潘金蓮飲酒自然沒那麼久,那過程有兩個時辰了不得了。

當時屋內只有武松和潘金蓮,所以真要發生了什麼的話,也解釋不清,而從書中的描述來看,他們之間確實是有些肢體接觸的。

起初潘金蓮還只是言語試探,說武松外面有情人,武松就應該察覺她這是沒事找事了。

哪料武松的隱忍卻成了她愈發放肆的理由,接著書中只道:「那婦人起身去燙酒,武松自在房裡拿起火箸簇火。那婦人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裡,一隻手拿著注子,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說道:『叔叔只穿這些衣裳,不冷?』武松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應他。」

你看,此時他們已經有一些接觸了,武松卻依舊沒有發作。

直至潘金蓮把那杯喝了一半的殘酒喂到武松面前,武松才與她翻臉。

難怪潘金蓮污衊武松時,他不反駁,你看他們醉酒那2個時辰幹了啥 - 天天要聞

(武松飲酒劇照)

可此時已經說不清了,若潘金蓮在接觸武松時,留下了香水味,或者是扯了武松的衣角,那武松又該作何解釋?

他當真是百口莫辯,也正因為如此,他才不敢反駁。

這也是武松這個人最大的問題所在,其實他並沒有那麼果斷,這一點,從他後來放過孫二娘、被張都監收買都能看出來,他並非純粹的好人,面對各種誘惑時,心中也難免有片刻的猶豫,可就是這片刻的猶豫,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若他當初在看透潘金蓮之後就殺了那女子,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悲劇了,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葯,他也只能飲恨吞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著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著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