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鄧鵬偉
05國青無緣世青賽後,這幾天,圈內圍繞青訓的討論一直在繼續。而在青訓這個行業中,前國腳孫繼海比較有話語權。
曾經效力英超曼城隊的孫繼海是中國留洋比較成功的球員之一,退役後,他投身於中國足球的青訓之中,他的「海選未來」是比較受關注的項目之一。
近日,他在接受某雜誌採訪時表示,「只有讓家裡沒礦的孩子踢上球,中國的足球才有未來。」
孫繼海向小球員示範動作(圖片來源:新華社)
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青訓亂象叢生,在很多球迷甚至家長的心目中,只有兩種人才有「資格」踢球,一個是有天賦,一種是家裡有礦的。
誰都知道,足球是全世界第一運動,但在中國,足球很多時候變成了一個「小眾運動」,如果你家裡沒錢,根本不可能長時間參加足球訓練,因為各種名目的收費太多了,每升一級,家長必然要付出高昂的學費,這又是幾個家長能夠承受得了的呢?至於天賦,又有哪名小球員一開始就表現出高人一等的能力?還不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才能看出孩子的天賦。
這其實就是長期困擾中國足球青訓的原因之一,也是孫繼海不惜個人投入巨資來搞青訓的根本目的。「我想告訴大家,不是家裡有礦才能踢球。所以我們要打造這個模式,讓小朋友到我們這兒,家長不需要有額外的一分錢投入,他的孩子就能夠踢球。」孫繼海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說。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理解青訓的重要性。
日本隊是目前的亞洲第一,世界排名高達十幾名,也曾經多次打進世界盃八強,在他們的目標中,「五十年內拿到世界盃」是日本足球圈所有人的共識,但在88歲的日本足協前主席川淵三郎看來,如果有亞洲球隊拿到世界盃,首先應該是中國隊。「我曾經跟很多人說過,如果亞洲有能夠奪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那首先應該就是中國。這話我說過很多次,首先是因為中國人口多,人才選擇面非常大,好的苗子非常多,但是要看怎樣將這些人才統籌起來。」這是川淵三郎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的。
的確,日本足球現在走在了中國前面,是因為他們重視青訓,幾十年如一日的把青訓當作重中之重,今天才收穫如此的成就,但就人口基數而言,要奪得世界盃,恐怕是遠遠不夠的。
如何解決「家裡沒礦」的孩子能踢上球?這不光是孫繼海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中國足協一個部門的事,而是整個社會應該關注的事,也只有讓「家裡沒礦」的孩子能真正踢上球,中國的足球才有未來。
所幸的是,包括中國足協在內的上上下下都開始重視青訓工作了,05國青只是中國青訓結出的一個小小果實,中國的u系列正在日益壯大。相信隨著更多的政策向青訓傾斜,困擾中國家長的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更多的孩子會出現在足球場上,也只有到那個時候,中國足球才會崛起。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