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2025年02月05日23:30:22 育兒 3551

金庸的故事總會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比如《雪山飛狐》結尾,胡斐的那一刀到底有沒有劈下去?其實金庸安排這麼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是合情合理的,畢竟無論胡斐是否斬下那一刀,似乎故事都難以收場。

而《倚天屠龍記》則不同,書中的主角張無忌可沒有這麼糾結的命運,至少從明面上來看,他是與趙敏走到了一起,繼而去了大漠,但他的故事不該在此時畫上句號,因為他的人生仍是「未來可期」。

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 天天要聞

(張無忌與眾女子劇照)

可金庸當年為何沒趁熱打鐵寫出一部續篇作品,甚至再創作一個全新的三部曲呢?

一、未來可期的張教主

張無忌在正篇故事中已經習得四大神功,到了屠獅大會一節時,他的武功已算得上是當時第一,至少渡厄是在河間雙煞等人登場時就是這麼稱呼張無忌的。

書中只道是:「明教張教主,天下第一高手,河間雙煞怎地不知?

且不知在三渡心中張無忌是否真的超越了張三丰,但就成長屬性而言,張三丰年事已高,他與張無忌的實力自然是此消彼長,日後的天下第一,必然會是張無忌。

而更恐怖的是張無忌在故事的結尾還得到了一本絕世秘籍,即《九陰真經》。

書中提到過,他對那經書中的武功是興趣十足:「張無忌隨手翻閱《九陰真經》,讀了幾頁,只覺文義深奧,一時難解,然決非陰毒邪辟的武學,說道:『這經上所載武功,其實極是精深,依法修鍊,一二十年之後,相信成就非同小可,若是只求速成,學得一些皮毛,那就害人害己了。』」

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 天天要聞

(趙敏、張無忌劇照)

你看,後來的張無忌多半會忍不住去修鍊那經書中的武功,而只要他依舊在精進自己的武功,就難免會捲入各種武林紛爭之中,只要金庸樂意,要編出更精彩的故事,又有何難?

當然,讀者也無需擔心後倚天時代青黃不接,比如在故事開篇,金庸就提到過一句:「元代中土淪於異族,百姓呻吟於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學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

顯然「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總會有堪比張無忌的高手存在。

而金庸沒續寫張無忌的故事,或許是因為他太渣了。

二、花心的張無忌

其實張無忌的江湖路看似是在不斷修鍊神功,懲奸除惡,其實他的大部分經歷都與那些貌美的女子有關。

當年他母親殷素素臨死前告誡他要警惕貌美的女人,很明顯,他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句也沒聽進去。

金庸在後記中也提到過,張無忌看似是選擇了趙敏,其實他與其他女子的故事都還沒完結。

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 天天要聞

(趙敏、周芷若劇照)

他是這麼說的:「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已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是這樣,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個性已寫成了這樣子,一切發展全得憑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無法干預了……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趙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為了明教而不得不獨自回中土辦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離……」

顯然,張無忌絕不會安於現狀與趙敏一同在大漠隱居,事實上他的身份也決不允許他退隱,要知道他可是蒙古人的大敵,趙敏更是蒙古叛徒,大漠的人如何容得下他們?

那麼在金庸提出的眾多種「未來」中,張無忌最有可能走上哪一條路呢?

在筆者看來,多半會是與周芷若走到一起。

三、周芷若的心機

當初周芷若見張無忌與趙敏在一起,並沒有表現得有多焦急,反而他只淡定的說出讓張無忌不準娶趙敏。

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 天天要聞

(宋青書劇照)

二人之間有這麼一番對話:「周芷若緩緩地道:『一報還一報!那日在濠州,趙敏不讓你跟我成親。此後你到蒙古,儘管你日日夜夜都和趙敏在一起,卻不能拜堂成親。』……張無忌心中一陣惘然,心想今後只要天天和趙敏形影不離,一樣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親,那也沒什麼。『為什麼過得十年八年,我心裡就只想著芷若,就只不捨得芷若?』」

別看張無忌此時還感到疑惑,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因為他知道周芷若當初其實並沒有與宋青書成婚。

連載版中有段劇情是周芷若考驗張無忌,說自己已經懷有身孕,而張無忌的態度則是「哪怕是別人的孩子,他也願意撫養」,可見他心中是愛周芷若極深的。

而原著最後一回中,峨眉派的人更是證明了周芷若的清白。

難怪金庸不敢寫張無忌的結局,你看周芷若撩起衣袖時,他是何反應 - 天天要聞

(周芷若、張無忌劇照)

書中只道:「貝錦儀不去理他,續道:『本派弟子雖都十分高興,但到得晚間,眾人還是問她『宋夫人』這三字的由來。掌門人露出左臂,森然道:『大伙兒都來瞧瞧!』咱們人人親眼見到,她臂上一粒守宮砂殷紅如昔,果然是位知禮守身的處子……張無忌見她嚇得失魂落魄,輕拍她肩膀,安慰道:『別怕,別怕!不會有鬼的。你瞧見了什麼?』見她上衣已給荊棘扯得稀爛,臉上手上都有不少血痕,左臂半隻衣袖也已扯落,露出一條雪藕般的白臂,上臂正中一點,如珊瑚、如紅玉,正是守宮砂。

金庸刻意強調張無忌看到周芷若手臂上的守宮砂,自然是有深意的,這便為二人最終重歸於好埋下了伏筆。

但這也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張無忌難免淪為反覆無常的渣男,這樣的故事自然就不適合寫出來了,金庸沒將他的結局交代清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