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2025年02月03日10:02:30 育兒 1878

1985年冬至前五天,早晨的寒風刺骨,草地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霜,整個村莊都在沉睡中,只有七叔起床去外面如常方便。當他走到家門口時,突然發現門前的院牆外竟然放著一個小籮筐,籮筐里似乎有什麼東西。

七叔愣住了,揉了揉眼睛,再看了看那籮筐,心裡突然有種不安的預感。他輕輕走上前,蹲下身,輕輕揭開了籮筐上的被褥。那一剎那,他的心跳幾乎停滯——籮筐里躺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嬰兒的眼睛緊閉著,彷彿還在沉睡。

「這……這是怎麼回事?」七叔喃喃自語,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可憐的小生命。

七叔幾乎是立刻抱起了嬰兒,他的心情從震驚轉為焦急。這個嬰兒顯然是被丟棄在寒冷的冬日裡,七叔的心裡湧起了強烈的憐憫與責任感。想也沒想,他轉身就衝進了屋裡。

「秋萍,快起床,快起床!我門口有個孩子,趕緊來看!」七叔的聲音充滿了激動與驚訝。

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 天天要聞


七嬸聞聲從床上坐起來,迷迷糊糊地問道:「什麼事?你說什麼?」

「門口有個孩子!」七叔急得幾乎要跳起來,「他應該剛出生沒多久,我已經抱進來了!」

七嬸一聽,幾乎不敢相信,趕忙從床上跳下,跑到門口。當她看到七叔懷裡的嬰兒時,愣住了,隨即心頭一緊,「天哪!這天冷得像冰窖,竟然有人把這麼小的孩子丟在外面,實在太狠心了!」

她伸手去摸那嬰兒的小臉,雖然天冷,但嬰兒的臉龐並不冰冷,倒是紅撲撲的,像是剛剛被溫暖的懷抱抱過。「他看起來並不缺乏什麼……」七嬸喃喃道。

七叔深吸一口氣,「這孩子和我們有緣,我覺得他應該留在我們家。我們不能把他趕走。」

七嬸猶豫了一下,看著那個孩子,眼中湧起了柔情,「秋萍,你說,這孩子是怎麼來到我們家門口的呢?」

七叔的目光凝重,回答道:「我猜一定是熟悉我們的人。我們結婚多年沒能生育,可能是有人觀察到我們,覺得我們可以給這個孩子一個家。」

七嬸終於點點頭,輕輕地抱起了孩子,「我們養他吧,畢竟他這麼小,不能再讓他流浪在外。」

七叔七嬸決定撫養這個孩子後,便開始為他取名字。二奶奶得知消息後,特意從家裡趕了過來。當她看到這個被遺棄的嬰兒時,二奶奶滿臉慈愛,「這孩子雖然是撿來的,但生得端正,皮膚白白凈凈,像個小寶貝。」

「既然他是天賜之福,咱們就給他取名張天福吧。」二奶奶提議道,「天福——這名字寓意著他是天上掉下來的福星,以後必定健康成長。」

七叔七嬸聽後紛紛點頭,覺得這個名字再合適不過了。「天福」,這個名字寄託著他們對孩子的深深期許和祝願,也象徵著他們對這段命運之緣的珍惜。

從此,天福便成為了七叔七嬸家的孩子,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兩位養父母卻對他傾注了所有的愛與關懷。

天福的到來,為七叔七嬸的家庭帶來了久違的歡樂。七嬸對天福的照料可謂無微不至。她每天給他餵奶、換尿布,把他當做親生孩子一樣養育。六嬸的奶水足夠豐盈,因此天福每天都能吃得飽飽的,健康地成長。

「這孩子吃得好,睡得香,長得白白胖胖的。」六嬸常常感嘆,「你們家這孩子真是撿到寶了。」

七叔七嬸也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尤其是七叔,每次下班回到家,都會第一時間跑到天福的床前,輕輕逗弄他,抱在懷裡,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這就是咱的寶貝兒子啊!好好養,咱們一輩子有靠的。」

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 天天要聞


天福的笑聲是七叔一天勞累的最好安慰。每當天福咯咯地笑出聲時,七叔的臉上總是露出滿意的微笑。天福的到來,不僅填補了七叔七嬸心中的空缺,也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福慢慢長大了。七叔七嬸發現,他比同齡的孩子要聰明許多。在他兩歲的時候,七叔便開始教他背兒歌、三字經。天福的記憶力極好,總是能很快記住。

「天福,來,跟爺爺一起背『人之初,性本善』。」七叔會一遍又一遍地教,天福則認真地跟著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看到天福能夠背得如此流利,七叔七嬸欣慰地笑了,「這孩子真是聰明。」

天福在七叔七嬸的精心教育下,越來越聰明。七叔為了讓天福的身體更加強壯,每天早上都會帶他在院子里跑幾圈。每當天福跑得氣喘吁吁時,七叔總是鼓勵他說:「加油,天福,跑得再快一點,身體才會更強壯!」

天福雖然年紀小,但他已經學會了堅持。每次七叔喊他加油,他總是屁顛屁顛地跑著,一直到自己跑不動為止。看到天福為了鍛煉身體而努力,七叔的內心充滿了驕傲和成就感。

在學習上,七叔同樣嚴格要求天福。從小到大,天福的成績一直優秀。小學時,他的語文和數學成績幾乎每次都能名列前茅。七叔看到孩子如此聰明,也感到自豪,「我的兒子,真是出色。」

天福不僅在學習上表現出色,體育也同樣不落下。七叔發現他對乒乓球特別感興趣,於是開始為他找人練習。天福每個周末都去體育館,拿起乒乓球拍與人練習,成績漸漸也有了起色。小學時,他曾代表學校參加學區的乒乓球比賽,最終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天福,你真棒!」七叔給天福豎起大拇指,「你一定會成為更厲害的人。」

中學時,天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市裡的重點高中,高中階段,他依然保持著不懈的努力。儘管競爭異常激烈,但天福始終能穩定在前100名,憑藉優異的成績和全面發展的素質,順利考上了外省的一所重點大學,選擇了醫學專業。

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 天天要聞


天福進入大學後,依舊保持著嚴謹的學習態度。他在醫學專業的學習上,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和努力。他不僅在理論學習上表現優秀,還積极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大學畢業後,天福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最終進入了一家三甲醫院,成為外科科室的骨幹醫生。

天福的職業發展迅速,憑藉著出色的醫術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醫院裡受到了廣泛的讚譽。許多病人和同事都稱他為「天才醫生」,他的名字開始在醫學界小有名氣。

然而,儘管如此成功,天福始終沒有忘記他的養父母——七叔七嬸。每年春節回鄉,他總是抽出時間為鄉鄰看病,幫他們解憂。對於天福來說,鄉親們的信任和七叔七嬸的愛是他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每年回到家鄉,天福總是忙得不可開交。鄉親們得知他回來了,總會拿著各種各樣的藥方和病歷單來找他。而天福,總是耐心地解答,儘力幫助他們。

「天福啊,真是咱們村的福星,啥病都能治。」鄉親們笑著說,天福則微笑回應:「能幫忙,我當然願意。」

每當天福為鄉親們看病時,七叔七嬸總會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臉上掛滿了驕傲的笑容。對他們來說,天福不僅僅是他們的養子,更是他們的驕傲,亦是他們晚年幸福生活的源泉。

「天福,回來了就好好陪陪我們。」七叔總是這樣說,聲音里充滿了溫柔和寵溺。

天福微笑著點點頭,「我知道,爸媽,我會陪著你們,直到永遠。」

當天福成名之後,生活中的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一個在小鎮里默默無聞的孩子,逐漸成為了城市醫院裡的骨幹醫生。即使有了名氣,周圍的讚美和各種榮譽逐漸堆積,他依然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始終沒有忘記家鄉、沒有忘記養育自己的七叔七嬸。

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 天天要聞

我常常想,像天福這樣的孩子,完全可以選擇走向更大的世界,去追逐更多的機會,然而他依舊選擇回到小鎮,選擇回到那個給予他生命溫暖的地方。我記得有一次,天福在家裡跟七叔七嬸坐著,天福笑著說:「爸媽,你們說得對,人的成長,不在於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而在於自己內心的寬廣。我永遠忘不了,你們給我帶來的這份溫暖與關愛,永遠忘不了那個寒冷冬天,那個躺在我家門口的小寶寶的時刻。」

七叔眼裡閃爍著淚光,他拍拍天福的肩膀,笑著說:「你一直都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也一直為你感到自豪。你走得再遠,心裡最溫暖的地方,永遠是家。」

每當七叔說這句話時,我總會被那種深沉的父愛打動。那種由衷的驕傲、溫暖和寬容,永遠在七叔七嬸的心裡深深紮根。他們從未想過天福是否會回報他們,只是默默地愛著他,耐心地陪著他,而這份無私的愛,最終開花結果,變成了天福最堅實的後盾和動力源泉。

天福從未忘記過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尤其是在那些看似安穩、平靜的日子裡。他知道,不管他走得多遠,最終的歸宿總是會回到七叔七嬸的身邊。他的人生歷程里,每一步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和鼓勵。

每年回家,天福都會帶著一些小禮物回饋鄉親,給七叔七嬸捎去他們最喜歡的食品或者生活用品,哪怕他已在大城市過上了更為優越的生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後卻藏著天福深沉的情感和對養父母的無盡感激。

我記得有一年,天福特意帶回來一本書,這是他親自去書店挑選的,書里寫滿了他對七叔七嬸的感恩和敬意。他將這本書親手遞給七叔七嬸:「爸媽,這本書里有我對你們的全部感激。你們給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愛的力量。」

七嬸接過書,眼中閃過一絲濕潤的光芒,七叔也沒有說話,只是拍拍天福的手背。「你做得很好,天福,我們從不需要你用任何東西來回報我們,我們看著你健康成長,已經滿足了。」

這些話簡簡單單,卻透著無盡的溫暖與深沉的愛。天福雖然不善於表達,但他的每一個行動,每一次回家,每一次回饋鄉親,都是他對養父母恩情的回報。

天福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個人的職業發展上,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常常說:「作為醫生,我的職責不僅是治病救人,更要用我的醫術,回饋這個社會,回饋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每年春節,天福都會回到家鄉,為鄉親們免費診治,無論病情多麼複雜,天福總會耐心地聽完每一位鄉親的病痛訴說,仔細診斷,細心開藥。他不僅僅是用醫術在幫助鄉親,更多的是通過行動,讓七叔七嬸的養育之恩傳遞下去。

「天福,我得了風濕病,最近總是關節疼,去城裡看病太麻煩,能不能給看看?」有一次,鄉里的王大爺拿著病歷找到了天福。

天福笑了笑:「王大爺,這點小事,您就別麻煩去大醫院了。我給您開點葯,注意保暖和休息,病情很快就能好轉。」

王大爺感激地看著天福:「你就是咱們村的福星,這麼忙,還不忘回來給大家看病。」

天福搖搖頭:「王大爺,您這話說的,不管我多忙,鄉親們永遠是我的家人,家人有事,怎能袖手旁觀呢?這是我應該做的。」

1985年七叔在家門口撿了個娃,多年後,這個娃現在是七叔的驕傲 - 天天要聞


天福每一次回鄉,鄉親們的讚譽與感謝,成了他最寶貴的財富。對於他來說,這不僅僅是醫術的回報,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是他對七叔七嬸深深的感恩,也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責任。

時光荏苒,天福也漸漸長大,七叔七嬸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雖然他們已經不再年輕,但每當看到天福在外面取得的成就,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滿足和驕傲。

「爸媽,你們放心,我會一直陪著你們的。」天福常常這樣安慰七叔七嬸,雖然他說得簡單,但這份話語背後的堅定與責任,昭示著他對養父母深沉的愛。

將來,天福也許會有自己的家庭,也許會有更多的責任,但他始終不忘他從哪裡來,始終不忘七叔七嬸的養育之恩。在他心裡,養父母永遠是最親的人,永遠是他不變的支撐。

天福的成長軌跡,不僅僅是一段個人的奮鬥史,更是一段關於愛的傳承史。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家庭的真正含義——它不在於血緣的紐帶,而在於那份無私的愛與責任。在未來的歲月里,天福將繼續在大醫之道上行走,他的故事,也將激勵更多人,去感恩,去回饋,去傳遞這份來自家庭的力量。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 天天要聞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嗨,大家好呀!我是浩源媽媽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總能把"我不會"變成"我來試試",而有些孩子遇到小事就往後退縮?​​哈佛大學20年追蹤研究揭示:孩子成長的分水嶺,往往藏在父母日常的"語言魔方"里。那些被科學驗證的成長型語言,就像神奇的種子,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 天天要聞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黃醫生,孩子快中考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還是不集中。聽說現在有一種『聰明葯』,吃了後注意力就集中了,給我開一瓶吧!」寧海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黃敏輝說,最近一周有4名中高考孩子的家長前來詢問「聰明葯」。黃敏輝提醒,這種所謂的「聰明葯」,並非如家長們想像的那般神奇,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 天天要聞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一位航天集團職工的分享,撕開了職業奉獻與家庭經營間的矛盾缺口。他為航天事業常年駐守發射場,卻三次被妻子以「喪偶式育兒」為由提離婚,家庭關係陷入僵局。 從男方看,他自覺為家庭經濟付出,工資全交、長輩幫襯帶娃,妻子卻「不知足」。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 天天要聞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親愛的寶子們!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三日,也是民間信仰中 "洪聖大王" 祝融的誕辰日。這個傳承千年的 "火神節",不僅承載著先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蘊含著一套完整的飲食文化體系。通過 "吃三樣,忌三樣" 的傳統習俗,我們既能體驗舌尖上的文化密碼,又能在科學視角下重新
明星夫婦自曝:兒子突然確診! - 天天要聞

明星夫婦自曝:兒子突然確診!

近日女演員雅琦在其視頻賬號上分享育兒日常並透露她與香港TVB演員李子雄所生的兒子糖豆曾患抽動症作為媽媽的雅琦第一次感到了害怕此消息一出,引髮網友熱議也讓更多人關注到兒童抽動症這一疾病女演員焦慮:兒子患抽動症頻繁聳鼻子、挑眉毛等雅琦在視頻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