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之後,捂汗退燒科學嗎?

2024年12月12日09:24:03 育兒 1795

前兩天,河北一名高燒40多度的孩子早晨從被窩爬起,渾身「冒白煙」,這事迅速登上熱搜。這段時間多條感染新冠後發燒捂汗「直冒煙」的新聞引髮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稱自己覺得出汗後就會退燒,窩在被窩裡捂汗,結果被子都捂濕了。那麼,捂汗退燒科學嗎?


發燒之後,捂汗退燒科學嗎? - 天天要聞

發燒實際上是人體的一種自衛機制。當細菌或病毒入侵人體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開始發揮作用了。人體為了幫助壓制、消滅這些病毒,使體表溫度升高,同時白細胞大軍迅速集結,跟病毒細菌展開戰鬥。

實際上,用被子捂汗退燒是不科學的,不值得提倡。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周繼朴表示:「捂被子出汗適用於風寒感冒,也就是身上怕冷不出汗的情況,此時可以適當捂一捂,就會出汗,汗液會帶出大量的熱量,會起到一定降溫效果。


不過,一定不要過分盲目地捂,特別是體溫特別高的時候,
比如39.5℃以上,這時候是需要的是散熱,如果蓋著很厚的被子會影響散熱,讓體溫更高,反而達不到退熱效果。」

小兒發熱也不宜使用此法。幼兒體溫調節機制很弱,包裹得越嚴體溫上升得越快,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容易出現抽搐、驚厥甚至休克等危險。臨床上經常有父母抱著捂了好幾層棉被的發燒患兒到醫院就診,顯然這種方法已經深入人心,非常危險。

那麼,正確的退燒方法是什麼呢?

如果成人體溫低於38.5℃,精神狀況好的話,不需要服用退熱葯。適當升高的體溫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幫助人體抵禦入侵的病原體。

體溫高於38.5℃時,可嘗試以下方法降溫:濕敷降溫,即在額頭上敷一條濕涼毛巾,經常更換;酒精擦浴,酒精濃度在25%~50%為宜;大量喝水,水不僅可以滿足機體高代謝的需要,而且可以在體表發汗或排泄時帶走大量的熱量,幫助人體降溫;多增加營養,三餐食物品種多一些,清淡一些即可。

如果是孩子發燒,處理方法和大人有所區別。

孩子體溫37℃~38℃時,不必著急退燒,多給孩子喝水,補充營養,清淡飲食。體溫38℃~38.5℃時,用溫的濕毛巾揉搓全身,這樣可使孩子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

另外,洗澡後體表蒸發水分時,也會吸收體熱,可以泡澡約10至15分鐘,4至6小時一次。體溫在38.5℃以上時,考慮使用退熱葯,每次服藥一定要間隔4~6小時。體溫39℃以上時,在用藥的同時加用冷水枕,利用較低的溫度做局部散熱,同時確保患兒及時去醫院就診。

END

參考源:南方都市報、人民日報、生命時報、科普中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 天天要聞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趙旭芳照看兩個孩子  本報訊(記者 李濤 文/攝)夫妻二人從事服務行業,假期都挺忙,無暇照顧孩子。網格員主動幫忙,5月2日至5日,每天將孩子接到家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護,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  家住濱河左岸小區的王女士在飯店工作,丈夫是
玄學提醒:回到家立刻洗澡 (精闢) - 天天要聞

玄學提醒:回到家立刻洗澡 (精闢)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愈發模糊。可若能做到,盡量別把工作的緊張氛圍和繁重壓力帶回家中。畢竟,家是心靈的港灣,是疲憊生活的避風所。回到家,多關心關心家人,也多疼愛疼愛自己,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開啟愜意的生活模式,少為工作愁眉苦臉,多讓自己開懷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