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青蛙是不是綠皮膚、大眼睛、大嘴巴、會一蹦一跳地捉蟲吃?蛙類中一些成員的樣子或行為可能會打破你的印象。
北部灣棱皮樹蛙滿身綠疙瘩,一動不動時就像一塊苔蘚,能輕鬆隱匿在雨林里。當它們被觸碰或受到驚嚇時,會蜷縮成一團裝死。
古氏龜蟾長得很像沒有殼的烏龜,常年深居洞穴,喜歡吃白蟻,小小的腦袋能直接伸進蟻巢里享用自助餐。它們四肢短但肌肉發達,這有助於它們在沙地里挖洞。
黑雨蛙看上去就像不開心的黑饅頭。它們身體圓潤、四肢較短,無法跳躍或游泳,只能行走;擅長挖洞,能從土壤中汲取水分,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洞穴中度過。
紫蛙身體臃腫,眼、鼻、嘴卻很小,就像一攤稀泥。紫蛙十分低調,常年生活在地底,只在雨季會出現在地面活動兩周。
長得「有稜有角」的達爾文蛙是生物學家達爾文在週遊世界的途中發現的。它們最特別的不是外型或名字,而是獨特的育兒方式。
當雌蛙產在水中的卵受精後,雄蛙會守護受精卵幾周,待胚胎開始活動,就會將蛙卵吞入喉部的聲囊里。蝌蚪在蛙爸爸的聲囊里孵化,並以卵中的卵黃和聲囊里的分泌物為食。直到蝌蚪蛻變成幼蛙,蛙爸爸才會吐出幼蛙,讓它們自食其力生活。
黑掌樹蛙是會「飛」的蛙,幾乎只生活在樹上,長著寬大的腳掌,腳蹼非常發達,肛部和前後肢外側的薄膜增加了體表面積。它們能藉助展開的四肢和腳掌增加空氣阻力,在樹木間滑翔幾米到十幾米的距離,因此有「飛蛙」的名號。
三角枯葉蛙蛙如其名,從背面看像是幾片交疊的枯葉。它們不僅有枯葉的顏色、斑點及紋理,還長了一個獨特的尖鼻子,眼睛和鼻子向上延伸出三角形的突起,就像葉柄或葉尖。
雌性胃育蛙會將受精卵直接吞到胃裡,受精卵外有抑制雌蛙分泌胃酸的物質,以免在胃裡被消化掉。蝌蚪會在蛙媽媽胃裡待上大約6周,長成幼蛙後再被媽媽吐出來。在此期間,蛙媽媽都不會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