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2024年11月23日16:14:14 育兒 189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11年,四川遂寧的一家醫院裡,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了夜的寧靜。

但這一聲啼哭,卻讓現場所有人陷入震驚和沉默。

這個新生兒並非普通的嬰兒,而是中國首例「雙頭女嬰」。

兩個腦袋共享一個身體,生命的奇蹟和挑戰同時展現在眼前。

她們的到來讓醫學界倍感壓力,也讓這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徹底被改變。

可是,這對特殊的孩子究竟能否存活?她們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罕見生命的降臨與醫學挑戰

2011年,四川遂寧的包橋英在經歷了普通孕婦難以想像的經歷後,生下了一個雙頭女嬰。

這不是簡單的雙胞胎,而是兩個腦袋共享一個身體的罕見畸胎。

消息一傳出,整個醫院都沸騰了,醫生護士驚嘆不已,夫妻倆卻陷入了無盡的震驚和痛苦。

事情的開頭其實挺平常。

包橋英懷孕後,夫妻倆對這個孩子充滿期待,孕檢也按時做,每次結果都說一切正常。

可就在快要生產的時候,包橋英感覺肚子疼得不對勁,胎動也特別奇怪。

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雙頭畸胎」——兩個腦袋,共用一個身體。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醫生說,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全球都沒幾個,存活率極低。

可孩子已經快足月了,想終止妊娠也來不及,夫妻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5月5日,包橋英通過剖腹產生下了孩子。

手術室里氣氛凝重,醫生們看到這個新生命的樣子,既驚訝又無奈。

這個孩子的兩個腦袋擠在一起,共用一顆心臟和一套臟器。

她們剛出生就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情況非常危急。

醫院成立了專門團隊,全力搶救,並從國外進口了一台昂貴的嬰兒呼吸機,只為延續她們的生命。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雙頭女嬰先天的身體問題一個接一個,心肺功能不足、肺發育障礙、黃疸、營養不良……這些問題讓治療難度陡增。

醫生只能儘力維持,她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心跳都是一場與死神的較量。

而夫妻倆就守在病房外,每天都在希望和絕望中徘徊。

儘管醫護團隊拼盡全力,雙頭女嬰還是在出生150天後因多種併發症離世。

那一刻,包橋英和廖國軍終於能抱一抱自己的女兒,卻是在她們永遠閉上眼睛的時候。

短短的生命里,這對特殊的孩子承載了太多醫學和社會的關注,也給這個家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家庭維權與社會反思

女兒去世後,包橋英和廖國軍怎麼也無法從悲痛中緩過來。

他們心裡明白,孩子的離去可能是命中注定,可回憶起整個懷孕和檢查的過程,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尤其是那個讓他們無比安心的B超報告——當時醫生還說孩子健康得很,現在想想,只覺得心裡窩火。

「六個月那次檢查不是說沒問題嗎?怎麼後來又變成雙頭女嬰?」廖國軍反覆琢磨,越想越不甘心。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他們去的可是遂寧市第三人民醫院,一家正規的大醫院,怎麼會連這麼明顯的問題都看不出來?

如果當時就發現胎兒的異常,他們完全可以在更早的時候做決定,而不是等到孩子快出生了才被逼著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夫妻倆越想越生氣,決定找醫院討個說法。

他們帶著當初的檢查報告,一趟又一趟地跑到遂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希望醫院能給個解釋。

但每次都碰釘子,不是醫生推諉責任,就是負責人根本不露面。

醫院的態度就像一堵冷冰冰的牆,硬生生把他們所有的疑問都擋了回來。

兩個人心裡的委屈一點點積累,終於忍無可忍。

他們咬咬牙,把醫院告上了法庭。

這事一下子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很多人聽說後都替他們抱不平:「明明是醫院沒盡責,害人家遭了這麼大的罪!」

法院最終判決遂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在產檢過程中存在失職,確實未能及時發現胎兒的異常,這讓醫院不得不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雖然最後只賠了一萬多塊錢,但這場官司至少讓夫妻倆覺得,他們為女兒討回了一些公道。

可醫院這邊並不完全認賬,拿墊付的醫療費來說事,認為這筆錢可以沖抵賠償。

夫妻倆聽了很氣,但又實在沒有力氣繼續爭下去。

他們經歷了孩子離世的痛苦,又為這場官司折騰了大半年,心裡實在是疲憊不堪。

於是,他們選擇放下這件事,把心思放回生活上。

對於包橋英和廖國軍來說,這場維權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將來別的家庭能少吃點苦,別再像他們這樣經歷這樣的絕望和痛苦。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家庭重建與希望的延續

為了擺脫陰影,他們決定離開家鄉,去了廣東。

新環境讓人暫時沒時間多想悲傷的事,包橋英忙著做家務,廖國軍一頭扎進工作里,日子雖然不輕鬆,但總算沒那麼壓抑了。

可有些傷口不是時間就能撫平的。

每到深夜,兩人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對雙頭女兒,心裡像被什麼東西狠狠擰了一下。

生活的轉機在幾年後悄悄降臨。

包橋英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聽到這個消息時,夫妻倆激動得抱在一起哭了,但哭完又覺得害怕,怕再經歷一次和上次一樣的噩夢。

他們變得格外小心,每次產檢都不敢有半點大意。

廖國軍每次都陪著包橋英,逮著醫生一個勁兒地問:「確定沒問題吧?真的健康吧?」

醫生被問得都忍不住笑了,說:「放心吧,一切都好!」

終於,十個月後,包橋英順利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小男孩。

抱著這個小傢伙,夫妻倆的眼淚止不住地流,彷彿所有壓在心頭的苦澀和遺憾都在這一刻化開了。

這個孩子的到來,就像一束陽光,驅散了他們心裡的陰霾。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包橋英的笑容多了起來。

廖國軍也開始抽更多時間陪家人,每次回家都忙著給他們做好吃的。

看著妻子笑,孩子鬧,他的心裡覺得滿足極了。

他們會一起討論以後怎麼讓日子過得更好,怎麼讓孩子有個幸福的童年。

雖然生活慢慢好了,但他們從沒忘記那對離去的女兒。

有時候,包橋英會對小兒子說:「你知道嗎?你還有兩個姐姐。雖然她們沒能留下來,但她們會一直在我們心裡。」

她的語氣溫柔,更多的是一種懷念,而不是一味的悲傷。

現在,他們的笑容里多了一份溫暖和堅定,像是在告訴每個人,不管命運有多難,生活總還有希望,只要你願意繼續走下去。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世界罕見!怎麼折騰她倆還是出世了(圖)-人民報

四川孕婦生下第一例「雙頭女嬰」,醫生表示這是奇蹟,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