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梅子心寒的跟我說,為啥自己對孩子掏心掏肺,最後好像還不如奶奶在孩子心裡重要?
問清緣由,原來是孩子奶奶前段兒時間離開了幾天,回老家了。有一次,孩子早上睡醒後滿眼淚花,說是做了一個夢,夢見奶奶生病了,想奶奶了,說著說著痛哭流涕。
閨蜜給孩子說,那只是一個夢,這不是還有媽媽陪著你嗎?
沒想到孩子說,奶奶對她更溫和更愛她,媽媽對她總是比較嚴厲、比較緊張。
閨蜜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也不由反思起來,和娃在一起時,自己確實情緒不穩,容易崩潰,對娃態度也比較嚴肅,反觀奶奶和娃在一起,總是一片祥和歡樂,很少有不開心的時候。
這是不是很多家庭的普遍現象呢,為什麼奶奶帶娃很少崩潰,媽媽帶娃容易情緒不穩呢?總結了以下3點原因,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對娃的要求和期待不同
有網友說:奶奶把孩子當寵物,媽媽把孩子當人。
如果想清靜清靜,不想讓孩子太吵,給他們打開電視,或者一部手機,孩子馬上安靜下來。
奶奶會這麼做,但媽媽不能,因為媽媽要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習慣培養、心理成長等。
孩子吵著要吃糖吃零食,奶奶會買,只要孩子不纏磨人,能討孩子開心就行。
但是媽媽不可以,因為媽媽要考慮孩子的牙齒健康、身體發育健康、會不會影響正常吃飯等。
當孩子每天迷戀某個動畫片,奶奶說去看呀。
但媽媽認為,除了按時完成作業,應該陪孩子讀書看繪本,讓孩子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或者帶孩子去戶外,促進運動、交際能力發展等。
......
奶奶對孩子通常沒有更高的要求,能吃飽活著就行,甚至就算因為給孩子吃錯了東西生病了,最著急、忙著跑醫院的還是媽媽。
他們不注重考慮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未來升學壓力、習慣養成、性格發展、興趣培養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孩子成長為什麼樣子,老人就算會關心、參與和督促,但永遠不需要兜底。
責任和期待不同,媽媽面對孩子時,自然要求更多。
而學習、身高、視力、牙齒、閱讀、戶外運動等,所有的高要求,都是與孩子愛玩的本性背道而馳的,媽媽在要求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容易產生對抗和逆反,結果媽媽就容易情緒爆發。
媽媽的愛,常常為之計深遠,但又吃力不討好。
二:需求層次和工作量不同
有句俗語說:娃遇見娘,沒事兒都要哭三場。
經常聽到奶奶講,他們帶著孩子的時候,孩子表現的很乖,一見到媽,就跟醉了一樣,粘著不放,還事兒多。
本來自己會吃飯的,見到媽媽就讓喂;本來自己會上廁所的,見到媽媽就讓幫他提褲子。
跟奶奶在一起就可以自己老老實實玩玩具,見了媽媽啥玩具都不香了,就算玩也要媽媽陪著。
這種秒變臉、見風使舵的本事好像與生俱來,就像媽媽的使用說明、功能定位不同一樣,看見媽整個人都變得「嬌氣」起來。
這是因為對於不同的人,孩子需求層次也不同,在媽媽這裡,他們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容易放飛自我,展露「本性」。
媽媽上班時在工作,下班回家立馬被孩子纏上,周末如果在家或外出,時間基本也都是孩子的。
所以,奶奶帶孩子,有很多時間可以被媽媽接手,有自己放鬆可支配的時間,可以時不時的鬆口氣不管,但媽媽只能硬抗,沒有退路。
因為奶奶帶孫子孫女累了要休息很正常,如果讓奶奶帶著,媽媽去玩,那恐怕就大逆不道了。
孩子對媽媽的精神需求多,媽媽除了工作就是孩子,很少有放鬆自由的時間,情緒得不到釋放,就容易緊張、崩潰。
三:承受的壓力不同
閨蜜梅子的婆婆每個月有退休金,也為自己存了不少錢,對未來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只需要專心帶孫女就好。
沒有工作和養老壓力,與孫女在一起時,心態平和放鬆,對小孩子也更加耐心、包容。
每天只需要負責接送孩子,做飯,收拾一下衛生,而且還有孩子爺爺在旁幫忙協助,對他們老兩口來說,兒孫繞膝,生活輕鬆自在。
而梅子他們夫妻二人就不同了,頂著房貸車貸,孩子奶粉、尿不濕,上學,興趣班,日常生活支出等經濟壓力,還要應對職場上的人際關係等,這些分走了他們很多時間和精力。
甚至陪伴孩子的時候,還在想著工作上的事情,憂慮自己的前途,不但對孩子的要求和情緒不能隨時滿足和回應,還容易情緒不穩、甚至焦慮。
承受的壓力不同,同樣面對熊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同。
所以,甚至不用孩子說,她自己都感覺得到,與孩子在一起時,還沒有奶奶平和快樂寬容。
寫在最後:
與孩子在一起的狀態,根本區別不在於是誰,而是誰承受的更多,誰對孩子要求、負責的更多。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對孩子高標準要求的奶奶,因為各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力,當孩子不聽話時,也會時常焦躁崩潰。
當然,因為對孩子的關心,容易導致我們情緒不穩或崩潰,但並不是說這些壞情緒就值得提倡。
家庭成員間還是要互幫互助,多體諒對方育兒方面的難處,及時幫助分擔,如此,才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教育好孩子。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