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2024年06月14日22:52:09 育兒 1450

「別擔心、你家孩子只是開竅晚。」

不知道各位屏幕前的網友,有沒有用過這句話安慰身邊的親朋好友。

比如,當他們因為孩子說話晚、走路慢、學習成績不好等事情而發愁時。

說實話,我是經常用這句話「安慰」他們。

然而,仔細想想,「開竅晚」真的僅僅是一句寬解他人焦慮內心,讓他人暫時放下擔憂的話嗎?

現實生活中,到底存在不存在「開竅晚」的孩子?相比「開竅早」的孩子,二者誰又更聰明一些呢?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想要弄清楚上面這些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開竅!

01 何為「開竅」?

在普通人看來,開竅就是孩子瞬間開了掛,對原來不理解、想不通的事,突然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和理解,彷彿原先缺的「那根筋」突然補上了

比如,原來學習數學很吃力,突然有一天就變得得心應手了,各種公式定理能夠輕鬆運用,解題思路也如泉涌般清晰……

再比如,原來在人際交往中比較木訥,突然有一天就懂得如何與他人更好地溝通和相處,朋友也漸漸多了起來……

在教育專家看來,開竅指的是孩子對外在世界的互動、對自然信息的接收、對問題的反應等方面突然出現的提升狀態。

這恰似搭建積木,通過一塊一塊地累積,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能夠構建出一個全新且穩固的結構。

孩子在接收了大量來自外在世界的互動和信息,並累積到一定高度之後,其認知、理解以及應變能力就會經歷從緩慢的量變到顯著質變的過程。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02 孩子為何會突然開竅?

網上看到一位朋友的分享,他說,四年級以前自己就跟豬一樣,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的倒數,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他也聽著像天書一樣。

可是,有一天跟朋友一起玩,頭無意中被撞了一下,結果打那以後,自己就突然感覺比之前清醒了,不僅能聽懂老師講的課了,成績也一路攀升。

對於他的改變,周圍老師和家長都評價為「開竅了!」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與這位網友一樣,有類似經歷的人並不在少數。

他們都有同樣的特徵,那就是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開竅」了,並且這種轉變往往看似毫無來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為此,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終於找到了兩個比較靠譜的解答。

第一:孩子的大腦神經網路打通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智力高低,主要與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數量和連接有關係。

即孩子大腦皮層中神經元數量越多、連接越緊密複雜,其智力水平就相對越高

而神經元的增長和連接,主要與孩子早期經歷的環境,吸收的營養以及適度的學習鍛煉有關。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收到的刺激不斷增多,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會不斷長出新的分支,形成新的連接。

就像高速公路一樣,起初可能只是簡單的幾條幹道。隨著建設的推進,分支道路不斷增加,將不同的區域更好地連接起來,通行效率自然會更高。

第二: 孩子認知框架構建起來了

所謂認知框架,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理解事物的一套基本結構和模式

就像建造師想要建造一座大樓,首先要設計圖紙,對大樓的主體結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後才能依據圖紙逐步進行內部的細緻施工和裝修。

孩子的認知框架一旦構建起來了,就如同建造大樓有了圖紙,之前累積的大量的零碎的、混亂的、片段化的知識,就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被有序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認知體系。

03 「開竅早」與「開竅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通常情況下,人們喜歡將「開竅早」與「聰明」聯繫在一起。然而,「開竅早」的孩子就一定比「開竅晚」的孩子更聰明嗎?其實並不是。

大量事實與調查研究證明:孩子開竅早晚與聰明與否並無多大關聯。

比如,擁有極高的智商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幼年時表現就非常一般。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他很晚才開始說話,家裡人一度擔心他的語言能力。上學後,成績也不突出,甚至有些學科表現得很吃力。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他對物理學展現出了極高的興趣和天賦,最終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再比如,我老家一個鄰居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在班裡一直沒進入過中上游,初三留了兩年級才考上高中,高中留級一年才勉強考上一個二本。

周圍人對他的評價就是「腦子不靈光」,結果令人意外的是,他上大學後突然就像開了掛一樣,不僅當了學生會主席,而且400多分考上研究生,還獲得了國家獎學金,現在一所985大學讀物理專業的博士。

由此可見,孩子最終成就如何,聰明與否,與開竅早晚根本沒什麼關係。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要因為孩子學習不好就過於焦慮,因為有些孩子雖然看似不那麼聰明,但或許說不定哪天就突然開竅奮起直追了。

04 如何幫助孩子儘早「開竅」?

21世紀初,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學家Richard Weissbourd教授,曾進行過一系列的兒童大腦發育的研究。

結果發現:孩子10歲前,大腦有三次發育的高峰期,父母若能抓住這三次「開竅期」,做一些正確的事情,則可以幫助孩子儘早開竅。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第一次:0-3歲

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在2歲左右,神經突觸發育成熟度就已接近達到成年人的水平。

2-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若能抓住這個階段,多跟孩子聊聊天、嘮嘮嗑,講講繪本故事,引導孩子溝通表達

就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皮層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躍,讓孩子的語言神經迴路得到更好的構建,助力孩子儘早開竅。

第二次:4-6歲

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4-6歲的孩子,開始變得可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會根據一些簡單的規律進行推理,在面對問題時能嘗試提出多種解決辦法……

比如,他們知道下雨了地面會濕,能發現圖形或數字的排列規律。

其實,這都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顯著發展的表現。

4-6歲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神經塑造的高峰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跟孩子玩拼圖遊戲,閱讀邏輯推理類的繪本,進行角色扮演,下益智類棋牌遊戲等方式,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助力孩子早開竅。

突然「開竅」的孩子是咋回事?「開竅」早與晚的孩子,誰更聰明? - 天天要聞

第三次:7-10歲

腦科學研究發現:7-10歲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突觸修剪的過程,即去掉不必要的神經元連接,從而使大腦的神經網路更加高效和精準。

這個階段,孩子的創造力開始蓬勃發展,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開闊,對周圍世界充滿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同時,還能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通過提供多樣性的刺激,比如帶孩子參加各種音樂、藝術、科學等領域的活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助力孩子早開竅。

【寫在最後】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種子的類別不同,花期不同,有的花,開花早,結果早;有的花,開花雖晚,但不代表不開,不結果。

父母若能耐心等待,精心照料,我相信每一顆種子都能發芽、開花、結果,最終綻放出屬於自己獨特而絢爛的光彩。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解讀體態變化:「少女胯」與「媽媽胯」的對比 - 天天要聞

解讀體態變化:「少女胯」與「媽媽胯」的對比

解讀體態變化:「少女胯」與「媽媽胯」的對比在女性體態的演變中,「少女胯」與「媽媽胯」是兩個常被提及的辭彙,它們不僅代表了女性不同階段的身體特徵,也反映了生育對女性體態的深遠影響。本文將從醫學和生物學的角度,深入探討這兩種體態的差異及其背後的
馬斯克打破沉默談第12個孩子,「親朋早就知道」,孩子有印度血統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打破沉默談第12個孩子,「親朋早就知道」,孩子有印度血統

埃隆·馬斯克雖然不能憑藉一己之力緩解出生率低迷,但他的確是努力了,幾天前有關他迎來了人生中第12個孩子的消息登上了「熱搜」。對於又有了一個孩子的事情,「現實版鋼鐵俠」並沒有進行官宣,甚至熱衷更新社交媒體的他在自己的賬號里連提都沒提一句。為此媒體在報道的時候用了「秘密生子」這樣的話。就在當地時間6月23日...
漫畫科普引領性教育新風 潮,家長需⁢警醒重視 - 天天要聞

漫畫科普引領性教育新風 潮,家長需⁢警醒重視

在當今社會,性教育作為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傳統的性教育⁠方式往往顯得生硬且缺乏吸引力,導致許多家長和孩 子對其產生抵觸情‍緒。​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一 種新穎、有趣的性教育方式——漫畫科普正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 - 天天要聞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

兒子考50分父親認為都是煙卡害的,於是當孩子面燒掉近千張煙卡這個煙卡最近在學生們當中非常的火,雖然誰沒有一個童年呢,但如今的家長肯定還是希望孩子不要玩物喪志,想孩子多把時間放在學習上。所以一看到孩子成績變差,那肯定會以為是玩煙卡害的。這不最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看聰明家長怎樣做! - 天天要聞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看聰明家長怎樣做!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它們可能成為了一種沉迷的對象。當孩子沉迷於手機時,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裡將為您提供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的建議,幫助您應對孩子沉
暑假孩子矯正的高峰期來了,正畸專家進行提醒 - 天天要聞

暑假孩子矯正的高峰期來了,正畸專家進行提醒

三湘都市報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龔靜)除了重視孩子們的牙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也會關注孩子們的牙齒美觀。隨著暑期的來臨,青少年的牙齒矯正高峰,也漸漸到來。近日,奧美科病例大賽湖南站順利舉行,來自全國的多位正畸專家齊聚長沙,通過對病例進行解析評點的方式,提升正畸的行業技術。對於即將...
夏天到,幼兒園用古法造紙留下豐收的種子 - 天天要聞

夏天到,幼兒園用古法造紙留下豐收的種子

極目新聞記者 張裕通訊員 胡卓穎盛夏到來,豐收的日子也到來。6月23日,武漢市武昌區四美塘幼兒園的孩子們,用自己種植的油菜花的種子,製作出一種特殊的種子紙。「羅老師,這個綠色的房子是什麼?」「我知道,是角果。」「裡面就是油菜花籽吧。」「油菜花好厲害!」二班的岳梓涵小朋友說道:「爸爸說,油菜籽就是油菜花的...
80後的小物件,你還留著嗎? - 天天要聞

80後的小物件,你還留著嗎?

文章 | 謫仙人GT編輯 | 謫仙人GT圖片 | 源自頭條搜索今日話題這些80後的小物件你見過多少樣,現在還留著么?這個年代,除了手機就是電腦,小孩子手上拿的都是電子產品,他們談論的都是遊戲,是大人沒法共鳴的話題,現在的小孩似乎只對這些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