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圍牆」的幼兒園長啥樣?這裡用三年探索找到答案

2023年11月30日19:52:13 育兒 1191

11月30日上午,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以下簡稱「華師附幼」)里熱鬧非凡,消防隊、銀行、圖書館、龍獅隊的「掌舵人」來了,小學校長、大學校長、學前教育的專家教授也來了,200餘人共同開展一場「談小朋友們的大學習」的交流盛會——當天,廣東省「新課程」科學保教示範項目《幼兒園社區共育課程》成果彙報暨開放日活動舉行。

三年前,廣東省啟動幼兒園科學保教示範工程,135項廣東省「新課程」科學保教示範項目正式啟航。新課程項目以領銜園+合作園的模式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華師附幼以「社區共育課程」為主題,攜手廣東省軍區第二幼兒園、江門市教育第一幼兒園、廣州市天河區萃禾幼兒園、廣州市天河區僑怡幼兒園、花都區駿威幼兒園形成研究共同體。歷經三年探索,如今,這一項目迎來花開時刻。本次活動即為項目成果展示。

「打破圍牆」的幼兒園長啥樣?這裡用三年探索找到答案 - 天天要聞

「蠶寶寶的房子要蓋多久呀?它要在房子里住多久呢?……」在華師附幼,一場名為「蟲蟲總動員」的科學體驗項目十分受小朋友的歡迎。這是幼兒園與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社區共育課程項目,有一個超級助教團隊正帶領孩子們通過體驗式學習探究昆蟲的秘密。

記者了解到,社區共育課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社區資源的開發、社區基地的建設、基於社區基地的學習項目的開發」。消防隊、圖書館及華南師範大學多個二級學院都成為幼兒園娃娃們學習的掛牌基地。對幼教行業來說,這樣的模式較罕見,但也正是該項目最大的亮點。緊密鏈接周邊資源、打破了幼兒園教育圍牆,讓優質的教育資源湧向幼兒園,使得幼兒學習呈現出真實踐、真探索的新特徵。

華師附幼園長吳冬梅認為,社區共育課程的價值不僅打破了「教育資源=園內資源」的誤區,還形成幼兒發展支持共同體,構建兒童發展整體環境。此外,也改變了傳統「園中學」的模式,讓學習面向真現場,走向生活,讓幼兒的發展與生活相鏈接、與周圍的環境相關聯。

社區與幼兒園的合作不是新鮮事,社區共育課程和之前相比,有什麼創新之處?背靠華南師範大學,華師附幼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但對其他幼兒園來說,這種經驗能複製嗎?對此,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鄭福明觀察到,相較過去,校家社的合作從碎片化走向系統化,從隨意性轉為計劃性,幼兒園正有意識地圍繞課程遊戲活動的設計發掘整合資源。他說,每所幼兒園的資源都是不同的,「建議每所園都了解下方圓3-5公里範圍內有哪些資源,可能周邊沒有大學,但或許有能工巧匠,都可以請他們作為幼兒園的專家。專家並不都是博士教授,只要有一技之長,對孩子遊戲活動的開展就有啟發、有幫助。」

記者獲悉,項目建設還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讓廣東省粵東粵西粵北一些學前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享受到成果。鄭福明強調,分享成果不是照搬模仿華師附幼的做法,而是推廣這樣的理念,讓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發掘轉換資源,讓更多孩子獲益。

文、圖 | 記者 崔文燦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可欣

校對 | 桂晴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5新寵竟比95寶寶強?幻唐志龍蜥打造,99隱攻最佳胚子! - 天天要聞

85新寵竟比95寶寶強?幻唐志龍蜥打造,99隱攻最佳胚子!

鎮岳龍蜥是《幻唐志》電腦版新出的六技能寶寶,85級就可攜帶,其優秀的攻擊資質註定了這隻BB不止在89這個小眾的等級段才有人攜帶。一、打書思路鎮岳龍蜥變異滿資質達到:1580攻、1430、1450、1119、1560,帶上飾品可使所有資質提升20點達到1600的攻擊資質+1580的速度資質。六技能這個資質,即便放在109也是非常強大的。沒有...
轉給媽媽看 警惕這些泄露個人信息的「溫情陷阱」 - 天天要聞

轉給媽媽看 警惕這些泄露個人信息的「溫情陷阱」

在這個充滿溫馨與感恩的母親節,當我們通過網路為母親送上祝福、挑選禮物時,卻有一些不法分子悄然盯上了這個特殊時刻,利用各種手段竊取個人信息,給母親們的網路安全帶來威脅。讓我們通過一些真實案例,了解母親節期間可能遭遇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案例一「貼心」 服務背後的信息黑手李女士在母親節前夕,通過某電商平台...
吳艷妮罕見曬兒時照片,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稱從不會焦慮和自卑 - 天天要聞

吳艷妮罕見曬兒時照片,祝媽媽母親節快樂,稱從不會焦慮和自卑

5月11日,女子100米欄運動員吳艷妮發布多張與母親熊艷的合影,並祝福其母親節快樂。吳艷妮寫道:「我從不會焦慮和自卑,因為她知道她的孩子很健康,所以我真如她所想的那樣,在美麗的世界艷陽高照,謝謝你成為我的媽媽,熊艷,祝你母親節快樂,祝每一位媽媽母親節快樂。」此外,吳艷妮還罕見曬出了自己的童年照,當時的她被...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 天天要聞

母親節,松江這群爸爸們走進訓練營解鎖父育陪伴

親子關係中父親的陪伴不是母親角色的「替補」,而是提供獨特的養育維度。5月11日,洞涇鎮的二十多個爸爸帶著自家孩子一起走進由松江區同於道體育管理中心主辦的「父育生態訓練營」,在高智爾球等運動項目中默契配合,在協作對抗中增進情感連接,自覺承擔起小家庭的父育陪伴,為媽媽們分擔育兒重擔。早上8時半,孩子們在爸爸...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 天天要聞

母親成為育兒焦慮的終端?一位人類學者的觀察

在關於教育問題的媒體報道中,家長常常以負面形象出現,尤其是母親。她們是有問題的大人,焦慮、偏執、嘮叨甚至瘋狂,以愛為名控制孩子,唯分數論。但是對人類學者關宜馨來說,母親和孩子一樣痛苦。他們只是先於不諳世事的孩子看到了未來就業與快樂童年之間難以兼容的社會現實,在這種悖謬中苦苦掙扎。每一位母親的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