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君子或小人的道理

2023年09月14日23:00:12 育兒 1916

儒家把人分為君子和小人,要看清他們的做人準則,以便區別對待。講給君子和小人的道理有所不同,不然只會弄得是非不分,被人討厭。

講給君子或小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有大道理,有小道理,有講給君子聽的道理,有講給小人聽的道理。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待君子要講仁義,講道德,講禮儀,講形而上的道理,君子能懂,也能照著這樣的標準去實行。對待小人就要講究形而下的利益和道理,講究世俗的牟利手段,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講究升官發財的門徑。要是對君子講究利益,對小人講仁義,就會適得其反,容易被誤解。

君子能理解小人的苦衷,也能理解小人為什麼重視利益,而小人卻不理解君子為什麼要重視仁義道德,為什麼要講究大而無當的天道。君子的著眼點是大方面的,一般都會涉及安邦定國,平天下,要用道德教化讓人們懂禮節,知榮辱,知道如何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財富,而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小人本身並非都是卑鄙小人,而是農民,不讀書,不識字,沒有文化,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再遠的地方就看不到了。倘若他們能夠接受道德教化,就會安守本分,老老實實種地。倘若對他們講究仁義,只能是對牛彈琴,因為他們連吃飽穿暖都做不到,對仁義無法理解,只有讓他們吃飽穿暖了,才能談仁義。可是,在封建社會,能讓老百姓一年到頭吃飽穿暖本身就不太容易,主要是官僚機構龐大臃腫,需要大量農民供應為數眾多的官員們消費。官員本身不直接參加勞動,卻能夠坐享其成,還要私自加稅,甚至要逮捕一些抗稅不繳的老百姓。那時候,農業生產效率低,沒有現代化的機械,也沒有現代化的把農業科學知識,大多數老百姓都靠天吃飯。趕上旱季,即便老百姓用了水車也不是很管用,收不了糧食,還要交稅,當然交不起了。但是,官府會催逼,還會動用武力。於是,那些作為小人的農民只能逃荒要飯,或者揭竿而起了。

當然,封建社會有存在的合理性。在發展平穩期,大多數人都能吃上飯,但還不至於人人富裕,家家衣食充足。小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因為他們大多沒什麼財產,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獲得財產,甚至為獲得一定的財產不擇手段。而君子們大多衣食充足,甚至過上了權貴的生活,卻並不耽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也就是說,經濟條件決定了君子和小人的追求。即便有「不食周粟」的君子,也大多只是張揚仁義,張揚個性,有種士大夫的風範,卻不會輕易與小人為伍。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窮」就是窘迫、不得志的意思。當君子窘迫、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注重提高個人修養和品德,遵守道德的同時,要謀求眼前的利益,不然連生存都成問題,還怎麼做君子,教化別人?「達」就是得志顯達,君子在得志顯達的時候,就要想著把善發揚光大,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但是,君子被餓死怎麼辦?雖然有「君子固窮」的說法,但君子之所以是君子,是因為能堅持自己的操守,而不肯輕易放棄。而小人沒有自己的操守,只是為了生存,就要干各種形而下的事,而不會專註於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構建。

講給君子或小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楊惲報孫宗會書引董仲舒之言:「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財利,常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說得很明白,君子追求什麼,小人追求什麼,一清二楚。但君子似乎看不破這個道理,每到世風日下的時候,就要在道德方面用力,打算「兼濟天下。王安石論末世風俗說:「賢者不得行於道,不肖者行無道;賤者不得行禮,貴者得行無理。」他要行周公之禮,以匡正世道風俗,卻在變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弊端,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小人行無道,獲得很多利益,而君子自以為行大道,藉助道德力量去除積弊,時間長了,小人就會增多,而君子日漸稀少。也就是說,在社會積弊嚴重的時候,只是靠君子宣揚道德來拯救世道,基本上就是痴人說夢。當然,應該提倡君子的修為,提倡道德教化,但有幾個人能達到君子的水平?

儒家道義本身就比較高遠,對君子的要求已經超出生死之外,甚至要「捨生取義」,餓死也不食周粟,叫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如此一來,氣節就變得非常重要,超出生死之外,也就沒幾個人能達到了。用聖賢的標準來要求君子,而對於小人,除了教化卻無能為力,是不是會助長小人的氣勢,從而削弱君子的風範?畢竟還是小人多,君子稀少,只是對君子說義,對小人說利,長此以往,君子也會變成小人。有儒家的道德教化,還要有法家的嚴格法律,才能做到表裡互通互用。不然,只會形成道德教化的表面現象,而維持教化的官員本身就是貪官污吏,表面上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當然也就不適合作為君子的範本了。

講給君子或小人的道理 - 天天要聞

不過,對君子還是要講一些利益的,對小人講一些道德,並沒有什麼不妥。究其實,還是都講利益關係,畢竟誰也不是聖人,都要依靠形而下的利益存活,不然活不下去了,還講道德,是不是一種心理變態的表現?先有吃喝,能夠生存,再說君子的仁義道德,不然道德就是空中樓閣,一點用都沒有。君子講道德是因為君子不愁吃喝,要是餓他幾天,再看他是否還講道德,就知道他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了。把古代標榜君子的官員以及皇帝都餓上幾天,看他們還講不講仁義道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