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但是愛情的結晶,還是家庭的「照妖鏡」,一個家庭是否是幸福的,我們從孩子身上其實就能夠看出一二。
因為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和生活在不幸家庭中的孩子,在外表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家庭幸不幸福怎麼看?孩子的外表說明一切,明眼人一看一個準
暑期放假的時候,小可邀請幾個同班同學來家裡玩,而小可的媽媽發現,其中有一個叫小芒的孩子就有點「與眾不同」,看起來總是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
等到小可的同學們都離開之後,小可的媽媽就和小可的爸爸說了這件事。
「總感覺那個孩子有點不一樣,但是又說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小可的媽媽說道。
「是不是感覺那個孩子似乎比其他人更加快樂一些?」小可的爸爸問。
「確實是,這個孩子的性格真好。」小可的媽媽回道。
「小芒的性格確實是好,但是這個性格可不是憑空來的哦」,小可爸爸繼續說道,「小芒之所以很幸福,應該是家庭環境比較幸福,從而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好的性格,就像咱們家小可一樣,你看,整天都樂呵呵的。」
「你怎麼知道人家性格好,就是因為家庭幸福的原因?我倒覺得是遺傳的。」小可媽媽一向覺得性格這種東西,幾乎全部都靠遺傳,因為家裡的老人經常說「和你爸脾氣一模一樣」之類的話。
「這你就不懂了吧」,小可爸爸說道。
家庭幸福與不幸福的孩子,從外表就能看出不同,尤其是這三點
幸福的家庭中所養出來的孩子,和不幸福的家庭中所養出來的孩子,在外表上是存在較大差別的,如果你知道怎麼看的話,那麼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①孩子的言行舉止
孩子的言行舉止,是最能夠體現孩子是否來自幸福家庭的因素了。
如果孩子生在幸福的家庭中,那麼孩子的言行舉止一般都會比較大方一些,言語之間的包容性強,行為之間的謙讓性多。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小芒,在和幾個同學一起玩的時候,如果遇到和別人同時拿到同一個玩具的情況,小芒往往是面帶笑容的謙讓,讓自己的同學先玩。
並且,小芒的這種謙讓並不是「自卑、畏縮」,而充滿自信的一種對他人的「照顧」。
另外,小芒和別的孩子說話的時候,也很少出現較真的情況,對其他同學的包容性很強,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也會照顧其他人的想法,看起來非常的懂事聰明。
之所以幸福的家庭才能夠教出這樣的孩子,是因為幸福的家庭本身就具備這些積極的因素,家庭成員之間往往都是相互謙讓、相互包容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自然也會變得謙讓包容。
②孩子的眉眼表情
來自幸福家庭的孩子,其眼睛明亮、表情樂善。
什麼樣的孩子眼睛明亮?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會眼睛明亮。
這一點大家應該能夠體會到,身有疾病的人眼睛總是無光的,而心理存在疾病的人也往往是目光獃滯的,只有那些身心健康的人,才會有一雙「發光」的眼睛。
如果家庭不幸福的話,那麼孩子肯定會在身心方面受到影響。
比如家庭矛盾迭出而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或是營養不良導致的體質變弱等,就不可能會眼睛明亮。
而那些幸福的家庭中,家長對孩子倍加關愛,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僅飲食健康、營養到位,並且心情愉快,整天生活在一個快樂祥和的環境中,孩子自然身體好、心理環境健康,眼睛也就更加明亮。
③孩子的衣著打扮
不幸福的家庭,其家長往往忽視於「打理」孩子,所以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孩子的衣著打扮往往會比較「邋遢」一點。
而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家長對於孩子的「打理」程度是步步到位的,所以我們總能夠看到那些幸福的孩子是乾淨衛生、衣著得體、整潔有序的。
請將幸福的家庭還給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善待,也需要被善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身上存在「不幸」的特點,那就要自省一下了,因為你很可能給孩子創造了一個不幸福的家庭氛圍。
柔性處理家庭矛盾,不在孩子面前起衝突
家長里短在生活中肯定是少不了的,夫妻之間起矛盾也是正常的。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家庭矛盾的處理方式,必要大吵大鬧,也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現衝突,避免孩子感受到不幸的家庭氛圍。
多拿出時間來和其他家庭成員溝通交流
注意,要拿出時間和所有的家庭成員溝通,而不是只有孩子。
因為只有這樣,家庭成員之間的潛在情感因素才會越加緊密,才能夠非常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和諧幸福的氛圍,也才算是真正的幸福家庭。
建立家庭發展目標,讓未來充滿希望
家庭,並不只是「搭夥過日子」,我們還要有「奔頭」,有目標的生活,才會蒸蒸日上,才會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美好。
所以,家長要注意建立家庭的發展目標,讓積極的氛圍充斥整個家庭,讓孩子看到美好的未來,孩子將會更加的幸福。
結語
從小就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能夠做出更大的成就,對社會貢獻更多,自己的理想也更容易被實現,家長也會引起為傲。
所以,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創造出幸福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幸福的成長,成為家長的驕傲。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