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多久,新晉孕媽小夕就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孕反。這些日子原本是「吃貨」的她,一點胃口都沒有,整個人蔫蔫的。
當婆婆端出來一大鍋飄著油花的雞湯時,小夕甚至忍不住乾嘔起來。沒當媽的時候她總是好奇孕吐是怎麼一回事,但是真當體驗了到了孕吐的難受之後,她又恨不得趕快跳過孕早期。
小夕一直認為懷孕是媽媽們在努力,努力攝入營養,努力保持好心情,這一切都是為了腹中的胎兒。
其實,很多媽媽們並不了解,在媽媽們努力的同時,腹中的胎寶寶更是「歷經萬難」努力地在生長發育。
他們那麼努力,就是希望能早點和爸爸媽媽見面,來到這個美麗的新世界。
孕早期,孕媽們往往都還未「顯懷」,這一時期是胎寶寶從受精卵到小小胎兒的蛻變的重要時期。
雖然孕媽們的腹部沒有明顯的隆起,但是受精卵在她們的子宮內正在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巨變」—從細胞發育為初具人形的胎兒。
所以,孕早期的孕媽們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變化,但是子宮裡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場「驚心動魄」的生命之旅。
受精卵是怎樣「歷經萬難」發育成胎兒的?
▶受精卵著床
生命之旅的第一關,就是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受精卵在形成之後,還需要花5-6天的時間完成卵裂和發育的「任務」,成為一顆囊胚。
在這之後,囊胚就可以在溫暖的子宮內膜上找一處安家了。受精卵著床的過程就好比種子植入泥土的過程,這是生命的開端。
囊胚中的滋養層細胞會在植入內膜的同時,分泌出大量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HCG。
正是有了這種激素的分泌,才會使得孕媽們能夠在驗孕棒上看到「大雙杠」。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還能進一步地幫助胚胎在子宮裡的發育和生長,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激素。到了這一步,受精卵的著床「任務」就大功告成了。
▶胎心胎芽的出現
懷孕初期,孕媽們一般會到醫院抽血「官宣」。從血值來判斷懷孕是第一步,血值其實就是「HCG值」。
但是僅僅抽血還是不夠的,到了孕6周之後,醫生還會建議孕媽們做個宮內的超聲檢查,判斷胚胎在宮內還是宮外,以及是否出現胎心胎芽。
胎心比較好理解,顧名思義,就是胎兒的心臟搏動。至於胎芽是什麼就有點迷惑性了,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還是不知道胎芽為何物。
其實胎芽並非胎兒的某個部位,而是指5-8周的整個胚胎。這時候的胚胎已經像個小芽似的蜷縮成一個「C型」,大腦、呼吸系統、肝臟系統等多個系統都在發育著,各個器官、四肢的初具雛形。
▶初具人形
胎芽期的胎寶寶看上去既像小芽又像小海馬,就是不像個小小人兒,各大器官、四肢都僅為雛形。
但是到了第十周,胎寶寶已經初具人形了,成為了一個迷你的「小小人兒」。這一周對胎寶寶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凡的一周,他經歷了從細胞到「小人兒」的蛻變。這段生命的歷程,多麼艱辛,又多麼地驚心動魄。
胎寶寶的這段生命之旅,看似不動聲色,其實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稍有不慎,胎寶寶的生命之旅就可能會提前結束。
因為孕早期是胎兒器官成型的關鍵時期,也是胎兒致畸的敏感時期。正是因為這一時期尤為重要,醫生們才會不厭其煩地多次提醒孕媽們,要多加註意,各方面都要小心謹慎。
既然這一段時期如此重要,那麼孕媽們可能會有疑惑:怎麼做才能順利地度過「險象環生」的孕早期,進入胎兒穩定發育的孕中期呢?
想要順利度過孕早期並不難,孕媽們要多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注意所處環境
孕早期對胎寶寶來說是「危險重重」的,孕媽們很有必要為胎寶寶的發育保駕護航,為胎寶寶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孕媽們要注意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是否有對胎兒發育不利的因素。例如輻射、污染、噪音等等,盡量避免處在此類環境中。
其次,注意飲食均衡
雖然說孕早期的胎寶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並不多,但是孕媽們還是不能太過「任性」,不注重飲食。
孕媽們在飲食的選擇上面要注意新鮮、營養均衡,不宜挑食,也不宜只吃一些重口味的垃圾食品。
孕媽們在孕早期更不宜胡吃海喝,要提前注意起孕期的體重管理。在孕早期,孕媽們其實無需多攝入營養,按照平時正常的一日三餐來吃就足夠了。
最後,注意心情調節
雖然說孕早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孕媽們也不能整天擔心受怕,甚至焦慮得影響了自己的正常作息,這對胎寶寶的發育也是不利的。
孕媽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抱著一種「佛系」的態度面對孕早期的不確定性。
只要自己「盡人事」,注意好了各方面,接下來胎寶寶的生命之旅,就讓他自己去走,無需太過擔心。
育兒寄語
當孕媽們因為孕反吐得昏天暗地,叫苦不迭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自己腹中的胎兒。
當自己歷盡磨難的時候,胎寶寶也在一刻不停地生長發育著,歷經萬難讓自己蛻變成為胎兒。孕媽們並不孤獨,因為還有胎寶寶同她一起努力著。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