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2023年04月05日20:54:12 育兒 5142

文|顏小二述哲文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感觸,越是與各類人因為「利益」打交道得多了,越是能聽到各類「聲音」,這些「聲音」真假難辨,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如果我們不加分辨,盲目輕信,我們可能會被誤導,繼而做出錯誤決斷,以至於傷人誤己。

於此,對於必須與各類人打交道的我們來說,我們需要學會從各種聲音中分辨誰是「忠言」,誰在挑撥。如何把握其中訣竅呢?顏小二從《鬼谷子》一書中找到了答案,即我們先得明白「眾口鑠金」的道理。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這麼說,請隨顏小二繼續往下看。

一、為何「真假難辨」?因為「眾口鑠金」

有一些人性上的經歷的朋友應該有所感觸,一件事在人傳人的過程中,總會被傳得面目全非,而越是優秀的人,就越是容易被這類以訛傳訛的流言所包圍。因為「優秀」,本來就是一種讓大多數人都不樂意且期待踩上兩腳的「特質」,顏小二這裡話是直接了些,但這確實是人性。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關於為何我們身邊的「言論」真假難辨呢?顏小二從《鬼谷子》一書中的下面這句話,受到了啟發,是這麼說的:

物有不通者,聖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諱忌也。「眾口鑠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的這一段話很有啟發,意思大概就是,當信息不通的時候,聖人都不會隨意行動。嘴巴是用來吃飯的,不要隨便亂說話。所謂的「眾口鑠金」,大概就是說話的人懷有私心裡,以至於歪曲事實。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我們從他人那裡得到的信息之所以真假難辨,源於告訴我們信息的人本人的「私心」。於此,我們做決斷前,要注意把握「眾口鑠金」的道理,從他人的話語中篩選出其私利所在的部分,然後選擇性甄別。這是做出正確決斷的基本。

二、如何分辨「忠言」和「佞語」?鬼谷子:口、耳、目合一

在了解「眾口鑠金」這一人性之後,如何才能更加準確地分辨「忠言」和「佞語」呢?鬼谷子告訴我們,要懂得口、耳、目合一。原文是這樣說的:

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瞷姦邪。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

這句話是鬼谷子在告訴我們,我們的嘴可以用來控制實情和心意,我們的耳朵和眼睛,是輔助我們「心」發揮作用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心術不正者。當我們要有所行動的時候,就要注意口、耳、目協調起來,讓我們可以選擇有利的方式行動,這樣我們即便面對繁多的言論,也不會迷失方向,面對多變的情況,也不會被欺騙。因為我們通過口、耳、目合一看準了要點,而能很快反應相對的原則。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通俗一些來說,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們面對諸多言論和多變的情形,要懂得聽、看、想,分析與我們交流的人,他們的意圖和利益所在,通過觀察,從多種言論中找到與實際相符的「信息」,然後通過冷靜合理的分析,帶著目的與他人溝通,去看、去聽、去想,從而獲得更多客觀信息,緊盯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以此遊刃有餘,而不被佞語所惑。

三、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顏小二最後總結一下,關於分辨他人言論的真假,鬼谷子首先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從各類人那裡獲得各種說法,要注意鑒別這些說法中歪曲事實的「私心」成分。

而要鑒別這些「私心」,做到不被繁多的言論和多變的情況所迷惑,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去聽,還要去看,去想,並且能看到別人的立場。同時,我們還要懂得從他人的利害關係中抽離,儘可能還原事情的原貌,並盯准自己的目標,有方向性地去收集信息。於此,我們做出的決策和行動,往往可靠性更高。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當然,以上僅僅只是邏輯思辨的理論分析,現實情況是多變的,各位可以做個參考。本次分享就到這裡,請看準顏小二,我們下次再探討古哲智慧。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鬼谷子》:想分辨誰講忠言誰在挑撥?先得懂「眾口鑠金」的道理 - 天天要聞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