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2023年03月27日19:54:14 育兒 4070

同事小張去年11月份剛結婚,最近常無奈的表示自己的母親一直要寶寶。她說:「為什麼結婚一定就要生孩子?我生了誰給我帶?如果我生了孩子,就要過兩手朝上的日子啊,這是我親媽,難道就不考慮我的感受嗎?」

小張代表的不是個例,而是現在大部分女性的想法。在我國出生人口下降的三大因素調查中,有一項就是年輕人婚育觀念顯著變化,女性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計劃生育子女數逐年遞減。

從2019年到2022年的統計數據發現,一孩生育率從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齡從26.4歲升高至27.4歲。為什麼國家開放了三胎政策,生育率卻斷崖式下降呢?

01、生育權被操控

當我把「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生孩子」這個問題拋給家裡長輩時,她們的回答是:

「現在的年輕人太自私了,只管自己享樂」;

生孩子女人使命,要趁著年輕多生幾個」;

「哪有女人不生孩子的,老了就後悔了」……

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傳統的中國女性會把生孩子放在婚後的頭等大事,無論是為了所謂的延續香火,還是成為一名偉大的母親。因此,她們理所應當的認為,女性應該把生孩子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為什麼兒女一結婚,大人就催生的原因。

然而,「催生」卻正是女性不願生娃的因素之一,被催生時讓女性覺得自己的「生育權被別人操控」著。就像同事小張內心反感的,就是被媽媽催生覺得自己失去「生育權」

生不生孩子,在年輕人看來是自己的事情,可在老人看來,兒女的結婚、生子,是他們一生要完成的事,也是年輕人必須要做的事情。可對於女性來說「壓力山大」,甚至會因為越催越不想要寶寶。

02、經濟壓力

有一次與閨蜜談論是否要二胎,她堅決搖頭表示:「算了,就一個都養不起,可不敢再生了」。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生孩子的成本很高。根據《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相關數據指出,我國的家庭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48.5萬元

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數字不是小數目。再加上房貸車貸,日常開銷,孩子興趣班等,一系列的數字算下來,會讓人覺得增加了很大的負擔。與其說女性不生娃,不如說不敢生。

同事小張說,如果生娃就要面臨雙手朝上的生活,自己沒有收入,家裡的衣食住行都要伸手問老公。這對於擁有新思想,獨立的女性來說,是一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再加上如今職場對於已育女性的歧視,讓很多女性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情退避三舍。

03、失去自由

網上看到一條徵集信息:如果能夠穿越時空,見到還沒有生你的年輕媽媽,你想對她說什麼?

其中有三條點贊最高的留言:

1、不要和我爸結婚,寧願沒生過我,也想你更幸福。

2、年輕時就好好享受,不要那麼早被家庭禁錮,不要老是為別人而活。

3、為自己多活一點吧。

這三條留言是孩子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給媽媽提出的「忠告」,因為他們是見證者,參與者,親眼目睹了媽媽成為媽媽以後的經歷。這三條高贊留言雖然沒有點明,但都能看出來成為媽媽以後,一個女人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成為媽媽後,生活中不僅多了一個牽掛的人,更多了很多的責任。不會不覺就從一個什麼也不管不顧的女性,成為全身心投在孩子身上的媽媽。那個時候,女性會活成媽媽的樣子,一生為兒女操勞,甚至犧牲掉自己的時間……

這樣沒有自由、自我的生活,對很多接受了更好、更高教育的女性,是難以接受的,內心會對「媽媽」這個詞充滿抵觸。

04、育兒焦慮

朋友樂樂從生了寶寶以後,從一個理性豁達的職場女性,變成敏感焦慮的媽媽。因為女兒身體不好,時常出現過敏的現象,因此她格外細緻。可這種細緻慢慢變質,她不放心婆婆看娃,時常因丈夫不傷心孩子教育吵架,和睦的家庭從此多了許多矛盾。

心理師們在經過多年調查發現,將近70%的新手媽媽都有育兒焦慮,尤其是寶寶0-1歲期間,媽媽們的情緒時常處於焦慮狀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關於寶媽自殺的社會性新聞,也側面的印證了女性育兒焦慮問題。

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未育便有了育兒焦慮,給未育的女性帶來很多的困擾與恐懼。然而這種困擾,很少能夠被丈夫、家長父母長輩所理解。甚至不認同的言語,還會給這類女性帶來壓力,越發的不願生寶寶。

曾經有人在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微博中,發了這樣一條評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所謂的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然而可笑的是這條無語的評論收穫了1萬多贊。你瞧,在大多數人的心裡存在:女人不生孩子有罪論!

為什麼三胎政策開放,生育率卻斷崖式下跌?問題出在哪裡? - 天天要聞

難道一個女人的價值僅僅是用生孩子來衡量的嗎?自然不是,每個女性都有她們的價值。

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說:「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的是太傻了。因為一直以來,女人都比他們優秀。」

育兒小貼士:沒必要讓自己沉淪於「生不生孩子」的輿論中,女人的價值不是這件事情去體現的。覺得做好準備的了,就迎接寶貝的到來,如果沒有,那就遵從自己的內心。女人這一生,並不是為誰而活,一切以自己的意願為前提!

凌晨媽媽來叨叨:

當媽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也是一件應該做好準備的事情。只有當一個女性做好的做媽媽的準備,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愛與尊重。這樣的母愛是理智的,這樣的母親是自信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