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很棘手的問題,如何度過這個時期呢?我們家長要怎麼做呢?
首先看看各年齡段孩子不聽話的表現
1.孩子三歲頂嘴,媽媽說,咱做這個?他不,媽媽讓他吃那個?他不要。
2.三,四年級的孩子,會說憑什麼?這不公平。
孩子小,家長用強硬的方式還有點用,威逼利誘,打他,罵他,雖然孩子磨磨唧唧,但還能做,還能稍微動一動。
3.青春期的孩子,直接鎖房門,他會對你說,你說什麼都對,出去。你如果發現孩子玩手機,你摔手機,孩子就直接離家出走了。
換個角度看問題,叛逆其實是成長的一個標誌。
他開始用「不」來表達,這是一個大的進步。孩子到了20多歲還都聽你的,什麼都問你,沒有主見,是很可怕的。
要求孩子聽話是不對的,他為什麼要聽你的話?
你讓他聽話,背後的潛台詞是:我是對的,我是為你好,你得聽我的,你做的是不對的,我不相信你是對的,不相信你想要做好,不相信你能做好,你必須得聽我的。
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也會不相信你,你憑什麼你說的就是對的?
孩子努力過了,他做不到,越努力越悲劇,他就覺得他不行。對父母不信任,對自己不自信。躺平,擺爛,失眠,精神頭不足,對什麼不感興趣,沒有意義。
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不是控制,打壓他,是想讓孩子培養起好的品質,習慣,品格。
想讓孩子聽話,要放手讓孩子試錯,讓孩子多踩坑。
家長的原來方法是錯的,他要聽進去,他必須自己意識到這件事有必要,對他是好的,他才會去做。你再怎麼對他擺事實,講道理,沒用。他該踩的坑,一個不少的,我們年輕的時候的坑,他都要去踩一遍。你讓他別踩坑,他偏不,他非要自己撞南牆,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行。
你想讓孩子有聽寫,晨讀的習慣,孩子覺得,老師上課都聽寫了啊,再寫,他就沒時間玩了。
放手試錯的過程,家長要記錄。
記錄他一天所做的所有事情,老師要求的作業,你看他怎麼寫的,
老師聽寫,他很多字不會寫了,讓他試錯。
家長對錯誤的態度很重要。
錯誤的做法,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家長會說,怎麼樣?你看這次,你錯了幾個?你不說了嗎?不都會了嗎?這就是你會的樣子?我讓你你每天要練,每天要聽寫,你不聽。
孩子不會虛心接受,因為你的挖苦會去反駁你
每一次試錯,犯錯,都是絕佳的反思機會,先要共情,再反思!
要跟他一樣,去失落,遺憾,不滿意,難過,感同身受,要真誠,發自內心的跟他一起經歷這些低落的情緒,看到不好的成績,他覺得難以置信,他震驚了,他覺得平時做得很好啊。
孩子對爸媽最高的評價是,爸媽懂我。
共情後,孩子覺得媽媽是懂我的,他感受到的是溫暖,他破碎的心,有人給他捧起來了,低落的心情得到安撫
帶他反思
家長要引導他,問他,都錯了哪些?每一次犯錯,失敗,都是我們反思,成長的機會,我們一起陪你,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孩子感受到力量,他不是孤軍奮戰。
反思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孩子終於開竅了,不要著急,慢慢來,不要加量,例如,有的家長,孩子好不容易做了,家長就乘勝追擊,他如果拒絕了,你就又開始諷刺挖苦,那麼前面的鋪墊都前功盡棄,孩子還覺得家長套路深,孩子下次就不聽了,他會想,你又要控制我
讓孩子有自信心,要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慢,他們有自己的節奏。
習慣的養成,慢慢的養成是不痛苦的。當一個事情,要消耗他的意志力的時候,他不容易堅持,慢就是快。
家長要有耐心,接納孩子反覆犯錯,反覆的過程,家長也會有反覆,是正常的,家長要平和,積極篤定的心態。
很多家長覺得失敗是不行的,不能接受,這是不對的。
孩子暫時看起來有點慢,短期來看,孩子成績,表現是落後的,你路徑清晰了,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行了。孩子的認知,行為,習慣都培養起來之後,就有遇到困難不放棄的自信心,越往後走,孩子成長曲線越快。別人的孩子跟不上,你的孩子厚積薄發。
這是北大桂先學霸課堂早直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