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行業做了五六年了,前四年因為是在幼兒園,所以一直是同一時間入園,現在在早教托育機構上班,是分批入園的。所以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說一說這兩種形式的優劣。
首先對三歲以上的寶寶來說同一時間入園就挺好,因為滿三周歲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應該都發展得還可以,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自理能力可以自己大小便,獨立進餐。這些能力都可以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有成就感。幼兒園裡會經常開展不同的遊戲課,還有語言手工美育課,和科學社會五大領域課程,這些豐富的課程對處於邏輯思維敏感期、剪貼塗動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空間敏感期……等多種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孩子會很快愛上這些課程,去探索去學習,融入課堂和集體。大多數在兩個星期到一個月之間,就適應並愛上幼兒園了,之後的課程都會很順暢地進行。
而三歲以內,兩歲左右的小寶寶,是比較建議分批入園,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比較小,也是安全感建立期,分批入園,老師會更能關注到寶寶的情緒,更多的時間關注他,陪伴他,是統一入園很難做到的。而分批入園適合小年齡段的寶寶還有因為對小年齡段寶寶安排的課程基本都是簡單的動手操作,日常生活的認知,對寶寶自身的一些能力發展要求都沒有那麼高,所以晚一點入園也不會出現跟不上節奏,課程內容不理解,先來的上了前面的課程,後來的跟不上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