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這樣洗奶瓶,根本洗不幹凈,細菌都吃進寶寶的嘴裡

2022年10月15日17:40:35 育兒 1131

文/好孕姐

昨天,媽媽群里有人提到這樣的問題:你們都是怎麼給孩子清洗奶瓶的呀?我估計是帶娃最糙的了吧。

每次孩子喝完奶後,我都是將水壺裡的熱水,倒進奶瓶里,然後使勁上下搖幾下。如果發現不幹凈,會洗兩遍。再用熱水把奶嘴外面涮幾下就好了。

有時候懶了,直接用涼水沖沖,再搖一搖,就完事,很少會想起來放在鍋里消毒。不過我家寶寶也挺好的,所以我感覺這樣洗奶瓶沒啥問題。

直到前陣子,我要到醫院照顧我媽,所以就將孩子交給婆婆帶。有天我回家拿東西,孩子嚷嚷著非要我給他沖奶粉。

別這樣洗奶瓶,根本洗不幹凈,細菌都吃進寶寶的嘴裡 - 天天要聞

當我看見他的奶瓶,好傢夥,簡直可以說那是我見過最髒的奶瓶。看起來就像一個星期都沒洗過一樣,奶瓶身上有很多膩,奶嘴上也都是奶漬。

我隨口問婆婆這奶瓶沒刷嗎?咋這麼臟?婆婆納悶地說「不會吧。每次孩子喝完奶,我就趕緊刷了呀。

不就接點涼水,使勁搖一搖就行了。我見你都是這樣弄的,所以我洗完也沒再留意臟不臟,以為這樣就能洗乾淨。」

聽到婆婆這話,我瞬間也對自己洗奶瓶的方式產生了懷疑。

和往常一樣,不到五分鐘左右,群里的小夥伴積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歷:

「吃完就用自來水洗乾淨,再用熱水燙一下就好。」

「我也是這樣洗的。每天帶倆孩子,哪有那麼多精力,去消毒。」

……

我大概瞅了下評論區,發現有人覺得要徹底消毒,否則孩子容易得鵝口瘡等疾病。而也有不少人覺得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沒必要每次都消毒。

說實話,如果有精力和時間的話,最好還是要勤消毒。即使做不到每次喝奶前和喝奶後都消毒,但至少別用以下這種方式洗奶瓶。根本就洗不幹凈,只是圖個心理安慰。

別這樣洗奶瓶,根本洗不幹凈,細菌都吃進寶寶的嘴裡 - 天天要聞

只用水沖沖或者搖幾下

有些人在清洗奶瓶的時候,貪圖省事不費勁兒,每次都是放在水龍頭下面沖沖就行。或者在奶瓶里裝點水,使勁兒來回搖幾下。

這樣洗奶瓶,也只是表面看起來乾淨。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奶瓶內壁上還有一層油脂,奶瓶底部也會有奶漬無法被清洗掉。

而且這樣清洗奶瓶,根本就不全面。因為除了瓶身,奶嘴、奶嘴座、奶瓶口的螺紋處、吸管,重力球內部等小配件,也很容易藏污納垢。

如果每次清洗的時候,都忽略不管。時間長了,這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會變得特別臟。即使瓶身再乾淨,但奶瓶實則越來越臟。

別這樣洗奶瓶,根本洗不幹凈,細菌都吃進寶寶的嘴裡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在夏季,細菌更容易滋長。孩子每次喝奶的時候,都是對自己腸胃的一次挑戰。

而至於正確的洗奶瓶步驟,其實也不麻煩。每次洗奶瓶的時候,將奶瓶的配件都拆開,挨個用水沖洗乾淨。

奶瓶內部、瓶口、奶嘴邊緣則要用奶瓶刷仔細清洗。如果實在做不到每次都消毒,至少隔段時間,還是要將奶瓶煮一下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 天天要聞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農曆的日子總是帶著獨特的韻味,明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七了。在民間傳統里,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著緊密的聯繫。雖然不同地方的習俗細節有些不一樣,但核心都圍繞著 "吃三樣,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這些傳統就像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著過去和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接娃放學時,兒子開心的說數學考了98分,其實我也挺開心的,畢竟在我看來,以我們家的智商,有這分數可以了,想當學霸是有難度的。而且,剛聽到其他媽媽說:我家娃上課總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煩死了,估計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還好我心大,她的焦慮感染不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著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路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什麼是遺腹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懷孕婦人於丈夫死後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況下,遺腹子是先懷孕、丈夫死亡之後出生的孩子。那麼,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妻進行胚胎體外培育,在丈夫工傷死亡後,胚胎再植入妻子體內之後出生的兒子小強(化名)是遺腹子嗎?小強能申領其父工亡後供養親屬撫恤金嗎?近日,在江蘇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