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2022年10月13日08:58:17 育兒 1253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原創 海城浮塵 王福強的小院 2022-10-13 06:30 發表於河北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 天天要聞

在一期「兒童益智」類的電視節目上,主持人問:「氣球為什麼會飛上天空?」「小貓為什麼要洗臉」……有一個孩子回答:「氣球飛上天空是去找小鳥。」「小貓沒有抓住老鼠,非常傷心,哭花了臉,所以要洗臉。」本來孩子的答案很有創意,可是主持人卻冷冰冰地說:「回答錯誤。」接著公布正確答案:「因為氣球里裝的是氫氣,氫氣比空氣的密度小……」

如果單從讓孩子學習知識的角度來看,主持人的回答無可非議,但是孩子們的回答充滿了幻想和童真,我們就忍心打擊他的創造性思維嗎?那到底是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更重要,還是讓他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呢?

誠然,在教學中,「標準化」答案的確能給教師的教學指明正確的教學方向,學生所掌握的答案也是絕對正確的,但如果時時刻刻都以「標準化」答案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把它固定成自己的一種教學方式,這卻未必正確。

因為這樣一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全被「標準化」答案所擠占,只要學生回答的不是自己設計的答案,教師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便嚴格要求,不加思索「一棍子打死」,久而久之,這對學生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很顯然,「標準答案」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極容易將學生變成「答題機器」。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 天天要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教的效果要通過學生得以體現,但這種體現並不僅限於學生能夠標準化地解答教師的各類問題。

到一個地方有若干路徑,我們要檢測的不僅僅是看學生會不會走,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一個問題有很多種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這些方法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自己所喜歡的方法。

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唯一而從,從而得以拓展思維空間。「標準化」答案只會把學生變成一問一答的「機器人」,學習環境稍有改變,他們便常常會無所適從。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 天天要聞

跟老師們聊起來,大家都很擔心:不追求「標準答案」,會不會影響考試成績?分數沒有了,如何體現教師的勞動成果?

看起來這種擔心很有道理。考試追求標準答案,會倒逼教學中唯答案是從,「怎麼答就怎麼學」。一道論述題,老師畫重點:「這道題一共三個要點,一是……二是……三是……」每個要點都是「得分點」,記住兩點不行,創新四點也會錯。不容置疑的標準答案一旦被確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機制立即被激活。

「一個春天的夜晚,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於是吟起了一首詩。這首詩是什麼?」一個學生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結果被判為×,標準答案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令人擔憂的是,學生一旦把答案當成權威,深信不疑,還怎麼能擁有質疑精神?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 天天要聞

「我們的學校為何培養不出一流的人才?」錢學森之問,猶在耳邊,而一流人才,絕不會止步於「標準答案」。

因此,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教師,不能僅僅為了眼前的一個分數,而給學生加上太多的條條框框,使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於創新。

更何況,目前考試也在不斷改革,試題主觀成分越來越多,力求考查學生的個性化見解與開放性思路,這也要求學生必須擺脫「標準答案」的思維,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還需要注意的是,「標準化」答案不僅影響到了學生,也同樣阻礙著教師的發展。如果教師滿足於「標準化」答案,遇到問題,不是試圖探尋多元化的解決途徑,必然造成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僵硬,很難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

王福強:警惕你的「標準答案」 - 天天要聞

如果凡事都以「標準化」答案為準,那教學方式何必分什麼啟發式和填鴨式呢?恐怕將答案一一「填給」學生更為方便和快捷。

從現代教育的評價觀看,考試、評價的基本功能是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中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發展中,一味採用「標準化」答案去鑒定他們,只會扼殺學生思維的發展,達不到「育人」、「發展人」的目的。

同樣,教師的教學要想真正變得「有聲有色」,絕不能把一本教參作為「救命稻草」,不能把抄寫標準答案、背誦標準答案作為最重要的教學方式。

當我們的教學打開了教師和學生的大腦,使思考和質疑成為了課堂的主流,答案是不是徹底「標準」,又有何妨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 天天要聞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後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01要說這當父母的,誰不盼著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過得好?可是這「好」字背後,學問大著呢。我年輕的時候,也琢磨過,是不是給孩子報最貴的輔導班,買最新的玩具,就是頂好的教育了?後來看著身邊人、身邊事多了,才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本質的追問,在不同維度會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像中醫觀察脈象般,細細觸摸其中流轉的層次:陰陽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節氣在母親子宮裡輪迴,臍帶纏繞著人類三十八億年的基因長河。當新生命叩響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諾言——以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 天天要聞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請假,也是職工的正當權益。如果用人單位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不批准職工的請假,然後再以曠工為由將職工開除,這樣的做法合理嗎?「先兆流產請假,單位不批准還開除」 法院判了閆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並簽訂有勞動合同。閆女士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 天天要聞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來舒 李月如 產科病房裡,33歲的阿俞(化名)緊緊攥著B超單,指尖在「胎心搏動正常」的字樣上來回摩挲。淚水模糊了鏡片,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九年間四次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