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個小目標,分享356期優秀繪本。這是第4期。
從這本書中,學習挖掘繪本中的豐富內容。
【本期繪本】
《我剛吃掉了我的朋友》
圖/文:[澳]海蒂·麥金農
推薦指數:5顆星
適讀年齡:2-6歲
【故事概述】
一隻黃色的怪物悲傷地說:「我剛吃掉了我的朋友。」
沒有了朋友的他,踏上了尋找新朋友的路途。
但找朋友的過程並不順利,有人嫌他大,有人嫌他小,有人覺得他可怕,有人嫌他走路太慢,甚至,有人就是不想和他做朋友,沒有任何理由。
黃色怪物開始擔心起來,他擔心自己再也找不到朋友,擔心剛剛吃掉的是自己唯一的朋友。
就在黃色怪物傷心絕望的時候,一隻藍綠色怪物出現了,並主動請求做他的朋友。
正當黃色怪物高興的時候,故事出現了大反轉——
藍綠色怪物把他吃掉了!
最後,藍綠色怪物傷心落寞地說:「我剛吃掉了我的朋友。」
【分享理由&如何講讀這個故事】
很多人看這本書會覺得無趣——頁數那麼少、字數那麼少、故事那麼奇怪。可是,怪物、吃掉朋友,這種離奇、誇張的角色和情節,都特別吸引孩子。
其實,這本書看起來簡單,卻包含了很多層次和內容——
比如,怪物各種各樣的表情,都反映了他的內心變化。
不識字的孩子看圖畫書,正是要通過這些表情去理解角色的情緒,進而去猜測故事內容的。
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引導他們去模仿角色的表情,體會角色的情緒和情感。這便鍛煉了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
又比如,其他動物不和怪物做朋友的理由各有不同,而怪物也有自己選擇朋友的標準,這樣的故事情節,能引導孩子去辯證的思考交友問題。
再比如,最後的藍綠色怪物吃掉了黃色怪物,他是不是也會像黃色怪物一樣,又去找新朋友了呢?會不會也被新朋友吃掉呢?
孩子可以展開無限的想像,去續編接下來的故事。想像力和表達能力自然也得到鍛煉。
可見,很多看似簡單的繪本,其實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家長在給孩子講讀繪本之前,首先要自己讀懂、理解繪本,儘可能地挖掘出其文字、圖畫中蘊含的豐富信息,這樣在親子閱讀時,才能引導孩子去發現繪本中的樂趣,鍛煉他們的觀察、讀圖、理解能力。
最後,想要特別指出的是,
在親子閱讀過程中,雖然繪本中可能蘊含著很多層次和內容,但也不要刻意地去要求孩子理解,
即便只是看看圖畫、聽聽故事,只要他們能樂在其中,這就足夠了。
千萬不要把繪本閱讀變成按部就班追求明確目標和效果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