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2022年10月01日16:27:46 育兒 1134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對當今世界學前教育改革的積極影響

20世紀的幼兒教育以重重的一筆記下了蒙台梭利(Maria Monte ori.1870"1952)這個名字。她創辦的「兒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聖地」,她創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極大熱情。20世紀被認為是「兒童的世紀」,她則被譽為「兒童世紀的代表」。

現在,蒙台梭利絕不僅僅是幼兒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論和實踐與現代學前教育密切相關。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設有蒙台梭利學校,而且蒙台梭利學校至今仍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不斷湧現;國際蒙台梭利協會(AMI)在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廣泛,美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成立了自己的蒙台梭利研究團體;在世界學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成為許多國家中重要的學前教育模式或滲入到其它各種各樣的模式之中……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家莫爾(Shirley Moore)與基爾默(Sally Kilmer)在《當代學前教育——一項學前教育計劃》一書中明確指出:「當代討論學前教育的文章,如果沒有論及蒙台梭利體系,便不能算作完全。」

凱汀·麥克尼克爾斯(Chattin McNichols)在大量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勿庸置疑,蒙台梭利模式像一塊性能優越的磁鐵,它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兒童的成就測驗中的優秀成績吸收了眾多的兒童進入。」相良敦子則認為蒙台梭利教育在日本的傳播為日本1989年以業的幼兒教育改革注入了「原動力」,她說:「1989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兒教育基本法是我們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當屬『日本蒙台梭利學會』……國際蒙台梭利學會(AMI)帶給日本蒙台梭利學會(JAM)的蒙氏教育觀成為教育的原動力。」

一言以蔽之,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當今學前教育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對當今世界各國的學前教育發展與改革產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借鑒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與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國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當今學前教育體系中重要地位以及對當今世界各國學前教育發展與改革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士開始關注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進入中國的問題。根據幾年來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筆者認為,目前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國的問題有兩個思路:其一,如何借鑒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長處;其二,如何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國化。兩個思路當中,前者主要解決以我為主、他為我用的問題,後者主要解決以他為主、他我結合的問題。兩個思路的觀點充分考慮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國的實際可能性。

思路一強調借鑒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長處為我所用,可以說是我們在現階段將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的實際來看,80年代以來,幼教工作者研究和實踐了多種學前教育模式,期望從中找出或由此建立一種適合中國學前教育的模式。十幾年過去了,伴隨著多種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成果問世,大多數人在如何選擇和建立學前教育模式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即不存在一種適合所有兒童、所有學習領域的最佳學前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外一些優秀教育模式的優點和長處,並結合中國的實際做出適合自己的最佳選擇。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由於以往我國普遍使用的早期教育模式是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模式,在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強調讓兒童在活動中得到發展的今天,我們完全有必要學習蒙台梭利關於為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讓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通過與「有準備的環境」相互作用得到發展的觀點;我們也完全有必要借鑒蒙台梭利為兒童提供的具體的「有準備的環境」——適宜兒童的各種設施、作為導師的教師和精心設計的活動材料(蒙台梭利對此有具體的要求),讓我們的孩子也在「有準備的環境」中發展。同時,學習和借鑒蒙台梭利模式,對於面臨觀念轉變到行為困難的幼教工作者來說也相對容易。蒙台梭利不僅僅是一位教育理論家,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實踐家,或者說,她主要是一位教育實踐家。

作為「兒童之家」的一切都有具體的要求,如她對教室中環境的設備有具體的要求,對教師的角色和每日工作有具體的要求。對兒童的活動材料更是有匠心獨具的設計。從這個意義上說,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更接近於處在幼兒教育第一線的幼教管理者和教師,由此,蒙台梭利的理論和實踐更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這與我們以前所研究的一些幼兒教育思想和理論如皮亞傑的思想不同,皮亞傑的理論更多的是在觀念層次上,而蒙台梭利則既有理論又有實踐,處在觀念與行為的結合層次上。

思路二強調在將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引入中國時應該結合中國的實際做一些調整,當然,這是一種保持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基本框架不變的非本質調整。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可以進入中國。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應該讓在世界學前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12億人口的大國佔有一定的位置。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西方國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它憑藉自己多方面令人確信不疑的優勢,將眾多中產階段以上家庭的孩子盡收「麾下」。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東方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日本,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自60年代以來,一直受到廣泛歡迎,而且比美國更進一步的是,日本在8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當中廣泛吸取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華,把蒙台梭利的不少重要教育思想融入國家於1989年頒布的新幼兒教育大綱之中,日本的不少人士都認為日本90年代的幼兒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影子;在與我們同宗同祖的台灣地區,蒙台梭利教育也已經有了近20年的歷史,而且,台灣地區出現了大批受到專門訓練的蒙台梭利學校教師,出現了協調、溝通各個蒙台梭利學校的蒙台梭利協會……

蒙台梭利模式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拒絕」蒙台梭利,我們應該讓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大中城市佔有它應有的地位——當然,我們應先從小面積的實驗開始。

其次需要明確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進入中國需要以「中國化」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進入中國需要結合中國的經濟、文化特點進行「中國化」。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是義大利人的創造,引進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國家都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進行了本土化的處理。美國蒙台梭利運動經歷了一個興——衰——興的過程,「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興」的時期盲目地、沒有消化地崇拜,沒有經過認真地本土化。六七十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國復興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許多方面都與美國復興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許多方面都與美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結合。比如,美國人以蒙台梭利文化科學教育的框架為藍本,設計了富有現代文化氣息、融合現代科學原理和知識的文化科學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再比如,美國人對相對穩定且極具特色的一些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也進行了充實、高速和完善。可以說,本土化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國化的基本問題

現在我國已經出現了蒙台梭利式幼兒園和蒙台梭利教室,而且蒙台梭利式幼兒園和蒙台梭利教室的數量在近年將會有增加的趨勢。同時,由於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我國的傳播,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我國的問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國將以國人借鑒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某些長處和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兩種面目出現。借鑒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某些長處操作起來相對容易,因為這隻涉及蒙台梭利的某一觀點,使用蒙台梭利的某些教具的問題,而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並使其中國化、操作起來則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探討。

第一,目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今天要做的蒙台梭利教育中國化工作的目的,人僅僅是使現在已經在中國出現和將要出現的那些蒙台梭利幼兒園能夠適應中國這塊土地的「地域特點」和「氣候條件」,保證在蒙台梭利模式下受教育的中國幼兒也能像其他國家的幼兒一樣受益,更重要的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國的幼兒教育改革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我們認為,我們今天的幼兒教育改革更應該廣納百家的優點,吸納什麼,如何吸納,單憑對外國的教育模式進行理論上的分析是不夠的,因為對於紛繁複雜的影響教育的因素在理論分析時如有些許不慎或失誤,就可能導致具體吸納時的偏差。只有在對外國教育模式進行充分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將其儘可能移植到我國並進行本土化的工作,將其與我國現有的一些教育模式相比較,儘可能地把要借鑒的教育模式放在與我國現有的教育模式相同的條件下,使我們能夠科學地對兩種模式進行比較分析,才能使得我們在具體的借鑒中做到有理有據。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第二,教育內容問題。蒙台梭利的教育內容是有體系的,可以根據是否以配合使用專門教具為主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配合使用專門教具為主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練習、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和文化科學教育;第二類是不以配合使用教具為主的內容,包括動作教育、道德教育、藝術教育等。

在第一類教育內容中的語言教育和文化科學教育方面,設計出符合中國語言文字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特點的語言教育體系和相應的教具,設計出適應中國文化傳統與當前科技發展特點的文化科學教育體系和相應教具,應該是我們將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中國化的重要工作;在第二類教育內容中的道德教育和藝術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方面,剔除蒙台梭利和道德教育中的那宗教成分以及受社會、歷史局限不適合我國的東西,設計出適應中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時代特點的道德教育內容,應該是我們將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中國化的另一重要工作。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第三,班級組織形式問題。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班級組織應該是「垂直式」的混齡班級。混齡編班也可以說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特點。從理論上說適用於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混齡編班,也應該適用於我國,而且在我國目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況下,混齡編班對於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更應該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但在社會上人們普遍認同並接受了同齡班的今天,在人們的腦子裡對混齡編班還沒有明確概念的今天,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的班級組織形式,在進入中國時可能會面臨挑戰。

挑戰之一,教師面對的不再是同齡班上水平相對齊整的孩子,而是有著不同年齡特點和不同發展需求的差異的很大的孩子,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面對班上水平適中的孩子來講授和管理,她需要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挑戰之二,幼兒家長對混齡編班這一有別於我國多年來傳統班級的新形式,難以很快認同。年長幼兒的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經常和年幼的孩子在一起,發展上會吃虧;而年幼幼兒的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經常和年長的孩子在一起,交往上要受氣。

蒙台梭利班級組織形式面對的這些挑戰,要求我們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國化時充分考慮班級組織形式的問題。我們可以考慮採用以下三種可能的班級來實驗,即完全混齡編班、部分混齡編班和同齡編班三種班級組織形式,通過實驗研究科學地選擇出一種適宜的班級組織形式;也可以考慮由部分時間混齡編班開始逐步過渡到完全混齡編班。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國的問題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問題,只有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攜起手來,我們才能把這一問題解決好,從而為把我國的幼兒教育改革推向深入盡一份力量。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童心童語托育中心

關於童心童語

童心童語,優質托育服務的踐行者,專業國際師資的培養者,科學家庭養育的倡導者!

童心童語是由國內外眾多嬰幼教人傾力打造的托育中心,致力於為嬰幼兒打造一個適宜發展的專業環境,支持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為家長提供定期講座,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和方法。同時,這裡也是教學示範和教師實習基地,其目的是為了給更多的社區日托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教學示範和教師培養。我們傾心打造了多層次的、成熟的教師培訓體系,而且特彆強調教師的實踐工作能力。童心童語 2016 年 9 月成立至今,在北京共有4家實體園所,類型涵蓋社區托育、企業托育、商業體托育、幼兒園托幼一體等模式。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童心童語示範日托是由嬰幼教人傾力打造的蒙氏示範日托,是AMS美國蒙台梭利協會教師認證培訓中心的示範日托,是AMS會員學校。 童心童語示範日托採用蒙氏教學,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兒童天性與原始力,環境整潔、安全、友善、包容,不論哪一種班型都頗具美感、設計感和秩序感。幼兒在教師準備好的環境中,自主選擇工作,自由進行探索,自發主動學習。

「童心童語分享」蒙台梭利走入中國的思考 - 天天要聞

童心童語對兒童培養的目標是修內展外,修內:培養兒童成為最好的自己,不僅擁有良好的認知水平,同時更擁有樂觀、獨立、自信、好學、堅韌和問題解決能力等可貴的非智力素質;展外:培養兒童成為社會中有益一員,習得禮貌、同理心、合作和行為規範,讓兒童快樂的融入社會,成為一名正能量的社會人。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說三道四;這個世界我們都只來一次,記住一句話:想得太多會毀了你,若無其事,才是最好的報復,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3. 我們一定會被人討厭。越早接受這個事實,生活越輕鬆。4. 自私的人很少自卑,無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煩的人很少不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 天天要聞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馬仕祥是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藝術創新與學術深度重要代表性藝術家,其藝術生涯橫跨蠟染、油畫、岩彩畫等多個領域,作品融合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遺痕》長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長卷及海百合系列題材中展現出的獨特視角。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 天天要聞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俗話說得好:畫龍畫虎難畫其骨,識人識面難識其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因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內心卻暗藏狠毒;而有些人雖然外表兇惡,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們邂逅的人數不勝數,結識的面孔層出不窮。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誰懷揣著真心,誰又暗藏假意;誰對你關懷備至,誰又企圖欺騙於你,僅憑外表往往難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