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面對凡事都要「我自己」的小傢伙

2022年10月01日14:45:27 育兒 1108

孩子執拗,是令很多父母頭痛的行為。孩子的執拗通常從兩歲左右開始。當孩子開始有了「我自己」的概念,甚至一天到晚喊著「我唧唧(我自己)」時,我們就可能陷入混亂:給孩子喂飯,他會搶勺子、搶碗、搶筷子,你根本就難以將飯菜喂進他嘴裡。若把他手裡的餐具搶過來,他就喊叫、哭鬧,發脾氣。若由著他,他就揮舞碗筷,四面出擊,甚至將它們扔到地上,再大聲喊叫著,要求你給他撿起來繼續扔。哪天他突然想要自己穿衣服,卻怎麼也穿不上,若有人試圖幫忙,他就大發脾氣。面對一個凡事都要「我唧唧」的小傢伙,有時候確實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尤其在我們時間不充裕的時候。

怎麼面對凡事都要「我自己」的小傢伙 - 天天要聞


不過,這個混亂的階段非常有價值。「我自己」,無異於孩子自主學習的一個宣言。若我們善加利用,就可以開啟孩子智慧的寶庫,幫助他發展自主學習力。這就需要我們注意觀察孩子「我自己」的苗頭,把自主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孩子。甚至,我們可以在孩子的這種苗頭還沒有完全顯現之前,就不著痕迹地創造環境,讓他自主把握機會。

有位媽媽跟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每次吃飯,媽媽都會悄悄地放一把勺子在孩子的面前。某天,孩子突然對這把勺子產生了興趣,他拿起勺子,捅進了小碗,試圖舀起碗里的飯菜,但是,因為手眼協­調不夠好,他總是撲空。好不容易舀起一點飯菜,在往嘴裡塞的時候,他的勺子碰到鼻子,飯菜被碰落到地上。等他終於把勺子塞進嘴裡,飯菜早沒了蹤影。不過,他還是舔到了勺子上面飯菜的味道。即便這個經­歷看似如此失敗,但也大大地鼓舞了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他一次次地努力,從不放棄。終於有一天,他學會了熟練地使用勺子。

在孩子熟練使用勺子之後,媽媽又在他的小碗旁邊放上一雙筷子。一開始,孩子對這雙筷子視而不見。某天,他突然拿起了筷子。當然,這又是一個艱難的學習使用餐具的過程。小傢伙拿起筷子,在碗里、盤裡杵了半天,終於叉到一塊西紅柿雞蛋,塞進了嘴裡。他成功了,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到兩歲多一點,當周圍大多數孩子還在被家長追著喂飯時,這個小傢伙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筷子自己享受吃飯了。當然,媽媽也無須擔心他不好好吃飯啦。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都會疑惑,這些事情看起來跟自主學習可是風馬牛不相及呀?實際上,很多能力的培養都與自主學習相關,日常生活中很多貌似不起眼的活動,恰恰是孩子自主學習力獲得提升的機會。

比如吃飯這件事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好契機。如果從孩子會坐會拿東西開始,一到吃飯時間就讓他坐在餐桌前,給他一個小碗,裡面放點飯菜,讓他嘗試自己吃,這件看似與自主學習沒有交集的小事就可以帶給他許多:

★讓孩子自己吃,是為了讓孩子養成不依賴他人的習慣。一個凡事依賴他人的孩子,他的自主學習力是很難養成的。

★在吃飯時,飯菜的質地、色澤、軟硬度、形狀、口感¡­¡­都會帶給孩子特別的刺激,這些經­驗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促進大腦的發育。聰明的大腦,不正是自主學習力發展的物質基礎嗎?

★孩子在自己吃飯時,若他能成功地將飯菜塞進嘴裡,便能鍛煉他小手的精細動作。有句俗話叫「心靈手巧」,可見,手巧與心靈是相互關聯的。

★孩子能很好地控制餐具,自如地進食,就會產生成就感與愉悅感。這種成就感與愉悅感會鼓舞孩子,讓他變得更自信,自我價值感更高,更樂於探索與行動。這也是自主學習力形成的要素之一。相反,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孩子,他會有更多的無力感。尤其進入幼兒園之後,看到其他的小夥伴自理能力高出自己,這種無力感會加重,成為妨°­他學習的一個因素,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孩子最終學會使用餐具,需要經­歷一個嘗試—失敗—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嘗試—成功的過程,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孩子嘗試自主學習的極好機會。

當然,要享受這個階段,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個挑戰。尤其在嘗試的初期,我們會經­歷一個相當混亂的階段。不過,我們可以嘗試智慧一點去處理這些問題,既滿足孩子自主學習的需求,又讓一切不至於混亂到我們無法容忍的地步。比如,孩子對自己吃飯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圍個帶兜的圍嘴,接住那些「漏網之魚」,還可以在他餐椅下面鋪一塊易於清洗的塑料布或者報紙等,降低飯後收拾的難度。這個混亂的階段早晚會過去。我們越是給孩子學習的機會,這個混亂的階段持續的時間便越短。當孩子能夠自主地控制小手,手眼協­調一致,這種混亂場面自然會消失。從混亂走向有序,孩子則會成長一大步。.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有混亂的階段都有意義,都值得我們陪伴孩子一起去經­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說三道四;這個世界我們都只來一次,記住一句話:想得太多會毀了你,若無其事,才是最好的報復,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3. 我們一定會被人討厭。越早接受這個事實,生活越輕鬆。4. 自私的人很少自卑,無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煩的人很少不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 天天要聞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馬仕祥是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藝術創新與學術深度重要代表性藝術家,其藝術生涯橫跨蠟染、油畫、岩彩畫等多個領域,作品融合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遺痕》長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長卷及海百合系列題材中展現出的獨特視角。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 天天要聞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俗話說得好:畫龍畫虎難畫其骨,識人識面難識其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因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內心卻暗藏狠毒;而有些人雖然外表兇惡,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們邂逅的人數不勝數,結識的面孔層出不窮。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誰懷揣著真心,誰又暗藏假意;誰對你關懷備至,誰又企圖欺騙於你,僅憑外表往往難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