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只是「尊重」她的長輩

2022年09月28日10:16:14 育兒 1194

「尊重長輩」的常見建議不僅過時,它還教會孩子接受粗魯的行為並創造薄弱的界限。

「你不因為年齡而尊重人;你尊重他們是因為他們得到了你的尊敬。」這是我母親傳給我的東西,從那以後一直伴隨著我。

不,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只是「尊重」她的長輩 - 天天要聞

但是社會告訴我們,我的孩子應該尊重老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這讓我想到了教我們的孩子「尊重他們的長輩」是多麼普遍——以及這有多麼有害。

這是一種過時的做法,可以迫使年輕人寬恕一些不應容忍的行為。「一些長者可能認為,因為他們年紀大了,他們可以以任何方式行事而不會產生任何後果」。

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僅僅因為他們比她大就接受這些人的負面行為。當然,我希望她善良,並以她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但我希望她知道,僅憑年齡並不能定義誰值得尊重。

為什麼「尊重你的長輩」並不總是好的建議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尊重的概念是美麗的。尊重的行為,顧名思義,意味著「深深地欽佩(某人或某事),因為他們的能力、品質或成就。」這也是一種文化——世界各地的許多幾乎全部民族都教導說,尊重年長的家庭成員至關重要。

但尊重長輩的法則並不是我們需要給孩子的最全面或最細緻的告誡。實際上一個粗魯的老年人很難成為榜樣,也不是值得尊重的人。

不,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只是「尊重」她的長輩 - 天天要聞

當孩子受到尊重時,他們應該表現出尊重。這是什麼意思?

「尊重是尊重一個人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方式,不尊重可能是公然取笑他人、辱罵或拒絕傾聽。尊重也意味著讓所有都感到被傾聽和重視,無論他們的年齡如何。

為什麼一個60多歲的人,比一個20多歲的同事或我可能遇到的孩子更值得尊重?

為什麼強迫孩子只尊重他們的長輩會適得其反

告訴孩子們尊重一個人,因為他們已經很長壽了,這就是告訴他們孩子他們的感受並不重要,並使他們降低對他人的期望標準。

我們想教我們的孩子對每個人都友善,但如果有人對你不友善,你不應該僅僅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就覺得你必須超越自己的心裡界限。

強迫孩子貶低自己並強迫他們尊重那些「不值得尊重的人」讓孩子們知道,讓別人對你不好是可以的。

不,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只是「尊重」她的長輩 - 天天要聞

這會讓他們感到被貶低、不重要甚至質疑自己。它當然是很危險。例如,如果有家庭朋友或親戚進行不恰當的接觸傷害,我們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知道何時站起來對抗成年人?

相反,父母「應該保護孩子免受這些成年人的傷害,而不是要求孩子尊重他們」。

父母可以教孩子什麼

父母應該向他們的孩子解釋,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不知道最好的交流方式,並且可能會犯錯誤和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可能會有所幫助。孩子們不應該被迫尊重某人,應該學習如何建立自己的健康界限。

父母還應該鼓勵孩子用他們的聲音來表達自己,並學會告訴他們可以不喜歡某人。父母的支持至關重要。「如果孩子感到不尊重某人,父母應該傾聽並驗證孩子的情緒」。

不,我不會強迫我的孩子只是「尊重」她的長輩 - 天天要聞

樹立健康的應對技巧和自信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不尊重的行為通常反映了自己對那個人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他們屈從於社會價值觀

底線

我們必須為孩子們創造積極的信息,讓他們知道和理解他們本身的價值,並教導他們人們應該得到他們的尊重,而不是僅僅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就值得尊重。我們希望孩子們知道他們應該得到他們給予別人的同樣的尊重這才是更重要的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 天天要聞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父母養大孩子,不代表孩子就會敬愛他們。要是相處不和諧,孩子也會嫌棄父母。父母對孩子成長影響大,想晚年親子關係好,就得留意那些影響感情的行為。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一、過度干涉子女生活:越界的關愛,適得其反父母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從傳統曆法角度而言,雙春是指在一年之中出現兩個「立春」節氣。以2025年為例,立春分別落在農曆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和臘月十七(2026年2月3日),形成了「兩頭春」的獨特景象 。在傳統觀念里,「雙春」往往被賦予吉祥寓意,它象徵著好事成雙,萬物生機勃勃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 天天要聞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令人忍不住心疼。隨著現代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愈加密切,人們的眼界、思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看法在性格方面也是越來越開放了,對於愛慕之人都會勇敢追求。但是很多年輕人在防護方面的意識薄弱,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 天天要聞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醫生表示,一個人的終身高70%取決於遺傳,30%受後天環境影響。通常父母高的孩子高,父母矮的孩子也矮。但父母一高一矮時,孩子身高往往取決於父母某一方。0~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3歲開始逐步地減慢,從4歲到青春期前,也就是10歲之前,平均每年長6cm。然後到青春期,又有第二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