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2022年09月27日17:49:24 育兒 1917

「自從有了娃,錢包比臉還乾淨。」

這句話閨蜜從年前念叨到年末,第一次當母親的她,還沒興奮一個月,就開始抱怨,養孩子太花錢了。

帶娃一個月,白打工一年。奶粉、尿布、寶寶衣服、鞋子、玩具、嬰兒車……一大堆需要花錢的東西,過去還不能了解為何總有寶媽抱怨窮。

直到自己當了媽,才知道到處都是「消費陷阱」,明明知道寶寶現在暫時還用不上,但一聽「為了寶寶好」,立馬忍不住「野性消費」。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如果你也是跟我閨蜜一樣的「養娃奴」,請注意:你們的日子可能越過越窮,需要及時清醒過來,否則孩子將來也會跟著你受苦。

生娃後日子越過越窮的幾類家庭

1、媽媽全職在家的家庭

很多女性在結婚生子以後,選擇慢慢退出職場,開始全身心在家照顧孩子,其中也不乏很多95後新生代媽媽。

《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中就指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年提升,佔比已經達到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就佔82%。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但很湊巧的是,這類女性又是主要的消費人群。

她們在子女的物質生活和教育的投資上絲毫不手軟,總是想要給孩子們「最好」的,別人家有的自己也得有,結果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

由於媽媽們全職在家,養家的責任就全部由丈夫一人承擔,原本的生活質量本身就有所下降,如果這時還不懂得「開源節流」,依舊為了追求「精緻生活」而去消費很多沒必要的東西,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中。

2、家人彼此不同心的家庭

一個家庭要想越過越好,那就得一家人同心,共同進退才行。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特別是老人和年輕的夫妻之間更要搞好關係,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如果說老人完全不管子女,在孩子生娃後的幾年,既不出錢又不出力,可能就會導致年輕的子女們過得比較艱難。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尚可,生娃以後還能請保姆或者育兒嫂來幫著帶娃,年輕父母的壓力會少很多,還能安心出門工作,賺錢也更有動力,家庭的幸福生活指數更高。

可如果家庭經濟普通,年輕夫妻可能就沒有閑錢來請人幫忙帶娃,而我們又知道,養育孩子需要耗費財力和精力,父母一邊為著賺錢養家而焦頭爛額,回到家還得處理各種爛攤子,心累程度可想而知。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如果老人不能夠多加理解,這時候還伸手向孩子們要錢,絲毫不懂得節省,就更會導致年輕夫妻的育兒生活雪上加霜。

3、不務正業的家庭

經常聽到別人說,等你成家立業,有了孩子以後,自然就成熟了。

可這句話未免正確,周圍見過太多父母,他們就算生了小孩依舊不務正業,成天在家好吃懶做,壓根沒有承擔起當父母的責任,更加沒有育兒緊迫感。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例如,我之前認識的一對夫妻,兩人從結婚就沒有工作,家裡人前腳安排好的工作,沒幹幾天就覺得累,然後任性辭職。

父母總以為生了小孩以後,兒子兒媳總該收收心,可事實證明「人性難改「。夫妻倆依舊能厚著臉皮向家裡討要「生活費」,還美其名曰都是給孩子的。

有這樣的父母,日子肯定是越過越窮,如果不早日醒悟,日後恐怕孩子也要跟著吃苦受罪。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延伸閱讀:如何避免自己生娃後經濟窘迫?

1、提前做好規劃,注意理財

在生孩子以前,父母就要提前規劃好平日的家庭開支,儘力多攢一點錢。

沒必要陷入消費陷阱中,每天買買買,結果到最後只享受到了短暫的拆快遞的快樂,錢卻一分沒存住,等有了孩子以後後悔已經來不及。

建議大家平日里可以多學習理財,把工資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用來存定期,一部分理財,另一部分作為日常開銷。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2、減少在育兒上的投入,不盲目攀比

專家建議,把養娃的開銷控制在家庭總收入的30%以內,這更能保障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還能省下一大筆錢。

像孩子還小的時候,衣服和鞋子沒必要買太多,可以穿穿親朋好友給的舊衣服,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孩一天一個樣,衣服太多也是浪費。

而且日常的用品選擇自己消費能力以內的,以安全和舒適為主,很多時候並不是貴的就代表合適,有些品牌溢價嚴重,質量其實挺一般。

以下幾類家庭,生娃後日子可能越過越窮,再不清醒孩子也跟著受苦 - 天天要聞

再者,如果給孩子選興趣班,建議1~2個就好,太多一是浪費錢,二來小孩精力有限,最後很可能堅持不下去,在這一點上大家沒必要互相攀比,一定要比別人家報得多。

3、可以找一份副業

例如送外賣、開順風車,或者做手工、自媒體等,雖然會辛苦一點,但也能讓大家的日子能好過一些,相信努力的人總會有回報。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聞

渡人亦是渡己!

世間的一切,彷彿都有著既定的軌跡。相遇,是命運巧妙的安排;離別,是時光無奈的抉擇;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態;成敗,是人生歷練的考驗。一切皆有定數,看似偶然,實則蘊含著必然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