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2022年09月26日17:26:12 育兒 1141

最近,有位家長跟多妹分享自己的苦惱:

在家裡跟孩子說話,孩子經常沒有反應,有時候提高音量說了好幾遍也沒有聽見,最後只能靠「吼」,這種時候孩子才緩緩抬頭問:「你剛才說什麼啊?」

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說說。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孩子是「故意」裝聽不見的嗎?

很多時候,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和大人相比孩子其實很天真,一般情況是不會故意裝作沒聽見,除非在鬧情緒的狀態時,是真的不想回應。孩子聽不見通常有以下三個原因:

01 聽不懂

大人在說話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指令不明確,這時候孩子聽不懂,就做不出下一步的反應。

例如:父母讓孩子收拾房間,只是告訴他:「你房間那麼亂,趕緊收拾一下」。由於孩子的額葉發育還不成熟,計劃執行能力還不完善,收拾房間這件事對他來說就變得很難。

所以,過了一會父母發現孩子沒有任何動靜,就會再問一遍「我叫你收拾房間你聽見了嗎?」孩子可能聽見了,但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加明確的指令,比如:你房間那麼亂,趕緊收拾一下。你把地上的書撿起來放在桌上,床上亂放的襪子收進衣櫃,桌子上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等等諸如此類。

02 注意力分配能力不足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很難做到「一心二用」,尤其是孩子在做自己很感興趣的事情上。

比如,當孩子在認真畫畫的時候,你在遠處跟孩子說話,他就很容易忽略掉這些信息。這是孩子的注意力分配的問題。

注意力分配是指個體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對象或活動上。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如果同時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活動時至少有一項是要非常熟練的,甚至已經達到自動化程度。比如,有的孩子搭積木已經非常熟練,你讓他一邊搭積木一邊唱歌,他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讓一個沒有玩過魔方,又被魔方深深吸引的孩子,一邊玩魔方一邊唱歌,他就會因為沉浸在魔方里而無法完成唱歌這件事,因為魔方對他的刺激強度更高。

03 聽力選擇能力

「在各種聲音嘈雜的雞尾酒會上,有音樂聲、談話聲、腳步聲、酒杯餐具的碰撞聲等,當某人的注意集中於欣賞音樂或別人的談話,對周圍的嘈雜聲音充耳不聞時,若在另一處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會立即有所反應。」

這個現象就是雞尾酒會效應,是指人的一種聽力選擇能力,在嘈雜的環境中,我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上,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

從這個效應我們可以得出一點啟發,就是在跟孩子說話時,善用一些可以引起孩子注意的詞。比如:

原本:「快去洗手,我們準備吃飯了」

改為:「XX(孩子名字),注意啦,別玩了,先去洗手,我們準備吃飯了。」

大人在跟孩子說話時,如果不先叫孩子的名字,孩子可能會自動屏蔽掉這些信息。如果加上名字之後,會讓孩子及時捕捉到父母的指令。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另外,如果家長平常總是過多的嘮叨,孩子也會選擇性屏蔽信息。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家長這麼做,讓娃隨時有回應

改變說話語氣 >>>

減少對孩子的批評、指責和說教,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 講話內容要簡單、具體且清晰;

●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重點放在交流上;

● 以平等的身份溝通,不是試圖以家長的身份壓制他們;

● 孩子和自己講話的時候也要做到及時回應;

● 避免一直強調,如果一件事說過3次以後還沒有調整,就要換一種方式。

善用肢體語言 >>>

在理解了孩子注意力分配的問題後,家長在表達之前,不妨先走到孩子身邊,盡量蹲下來,目光跟孩子平視,輕拍他的肩膀,保證孩子的注意力在你的身上,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的時候,再進行溝通,效果會更好。

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到、喊不動?學會這3招讓娃有回應 - 天天要聞

改變說話方式 >>>

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表達,多建議和鼓勵,比如:

☼ 把「你再不聽話……我就……」換成「我希望你……那樣的話……」

☼ 把「你必須……不然我不會再管你了!」換成「如果你不能……我就會難過」

☼ 把「你趕緊給我做完」換成「我覺得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完成」

家長要明確,我們溝通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有合作的意願並且完成這件事情,否定、批評對於我們想要的結果都無濟於事。

EN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聞

渡人亦是渡己!

世間的一切,彷彿都有著既定的軌跡。相遇,是命運巧妙的安排;離別,是時光無奈的抉擇;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態;成敗,是人生歷練的考驗。一切皆有定數,看似偶然,實則蘊含著必然的因果。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 天天要聞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倚欄,凝眸,煙柳堤旁,風為誰輕柔?春日遲遲,垂柳依依,嫩綠的絲絛在微風中繾綣。遠處,湖面波光粼粼,似是揉碎的金帛。她憑欄而立,目光越過這無邊的春色,落在不知名的遠方。風撩動她的髮絲,帶著春日獨有的溫柔,可她的眼中,卻藏著化不開的哀愁。這風,曾吹過他們攜手走過的
搶救340歲「老寶貝」 - 天天要聞

搶救340歲「老寶貝」

春季的天氣,忽冷忽熱。3月最後一周,北風刮起來了,氣溫明顯下降,最低到0℃。一周時間裡,夏甜甜跑了三趟肥城,為了搶救那棵340年的古樹。「古樹對生態環保的作用更大,因為年輕樹木生長快,消耗氧氣、養料多,而古樹生長緩慢,固碳的作用相比而言大的多。就像許多老人,要從經濟上資助子女,還要幫忙帶孩子做家務,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