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2022年07月02日16:48:03 育兒 1482

近期刷了央視8套最新的家庭教育電視劇《加油!媽媽》,集結了張雨綺吳越董潔、海陸、潘之琳等眾多優秀的演員,劇情圍繞著5個家庭的孩子幼升小關鍵階段展開。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劇中全職媽媽何曉涵(董潔 飾)和她的婆婆(朱茵 飾)。

婆媳矛盾,幾百年來,一直是熱議的家庭頑疾,劇中「婆婆進小夫妻倆房間不敲門」「重男輕女逼生二胎」……這些戲碼深得大家的共鳴,加上朱茵飾演的婆婆渾身都是戲,觀眾們看得超有代入感,紛紛表示這位婆婆也氣到了自己,想衝到屏幕里去和她Battle!

何曉涵5歲的女兒優優,也是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孩子,因為奶奶的影響,她被診斷患上性別認知障礙,她想當一個男孩,而不是女孩。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1

強勢的婆婆是「盼孫狂魔」

算計媳婦懷上二胎

全職媽媽何曉涵,她學歷不高,是個小城姑娘,嫁給了醫博士田思揚後,過上了優渥富足的日子,在外人看起來何曉涵嫁得不錯。可光鮮亮麗的背後,何曉涵的日子有著無數說不出的委屈和心酸,總結成一點就是——她的婆婆強勢到變態,並且缺乏邊界感和自知之明。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田思揚收入高一個人賺錢養家,婆婆打心眼裡嫌棄何曉涵的出身和能力。在這栓不太門當戶對的婚姻關係里,何曉涵的卑微和隱忍無處遁形。

有一處細節是婆媳聊到幼小銜接,婆婆買了一些小學奧數的數,她直言讓兒媳先學習一下,這樣以後才能輔導孩子,言語之間儘是對媳婦的鄙夷。

一個沒工作不賺錢,自身和背景又沒什麼優勢傍身的全職媽媽,在這個家裡的地位,都不如保姆。

而丈夫田思揚是典型的媽寶男,情商低,也不懂得在媽媽和老婆中間調節好關係,只會和稀泥。

最要命的是,婆婆骨子裡非常重男輕女,何曉涵和田思揚有一個女兒優優,婆婆想盡辦法讓他們再生個孫子出來。

婆婆自作主張買好了排卵紙,要求夫妻倆必須按照排卵周期表的日子行房。

婆婆還偷偷在外面觀察夫妻倆在房間的動靜,發現沒有按時間行房時,婆婆先是讓保姆敲門打斷。保姆打斷無果後,婆婆親自闖入小夫妻的房間,阻止他們行房,並掏出排卵周期表,再次警告倆人必須按照上面排的日子來……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除了行房事要管,婆婆打著讓何曉涵吃維生素的幌子,逼她吃葉酸

在婆婆眼中,何曉涵彷彿就是個給她生孫子的機器,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實在沒有辦法說動夫妻倆生二胎後,婆婆動了歪心思,趁著何曉涵不注意,把避孕套戳破……何曉涵終究還被「算計」懷上了二胎。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婆婆偷偷找到醫生問,媳婦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醫生表示不能說。結果婆婆誤解了醫生一個倒水的動作,認為是醫生在暗示她何曉涵肚子里的是女孩。

何曉涵在婆婆多年的高壓下孤立無援,得了憂鬱症需要靠吃藥減壓,服用抗抑鬱葯有可能造成胎兒畸形,何曉涵也有些糾結孩子的去留問題。婆婆因為醫生的暗示(醫生只是將杯子里放久了的水倒掉重新接一杯新的,完全沒有暗示是女孩的意思),婆婆便打著優生優育讓何曉涵將孩子打掉。

「那懷孕本來多高興啊,這一家人。那現在都講究優生優育,媽剛才坐那兒突然我心一揪啊,我就在想,你說你,萬一啊,萬一這個藥物對孩子有影響,你說怎麼辦哪。你是醫生啊,你說是不是啊?」

要不是她在醫院問醫生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我還真的以為她是擔心這個孩子,說到底她只care男娃還是女娃。

最後婆婆設計讓何曉涵摔下樓梯流產,諷刺的是流掉的是個男孩,婆婆這才後悔莫及。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2

重男輕女的婆婆說

「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加油!媽媽》中好幾個孩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何曉涵的女兒優優也是如此。

優優受到奶奶重男輕女的種種表現影響,得了嚴重心理問題——性別認知障礙。

當初婆婆是因為何曉涵懷孕了,想要抱孫子,才同意了這門婚事,沒想到何曉涵卻生了一個女孩優優。

優優天性活潑好動,不受婆婆的喜歡,婆婆把優優的一切問題都怪罪在何曉涵的頭上,覺得媳婦的教育有問題,經常拿自己的外孫和優優比較,甚至在優優面前說「男娃怎麼怎麼好,只有男孩能成大事,balabala……」

奶奶的嫌棄,加上刻板印象——不讓優優學跆拳道,女孩只能學舞蹈……優優不想做一個女孩子,優優覺得奶奶喜歡男孩子,那麼她做個男孩子,奶奶就會認可她了。

於是,優優拒絕穿裙子,上廁所去男廁,學爸爸刮鬍子,上舞蹈課時不好好學只搞怪。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醫生的解釋是——「優優在持續否定自己女孩的行為角色,覺得當個男孩比女孩更好,這是一種心理問題;如果孩子特別想獲得長輩的認可,那麼她會拚命去證明自己不比男孩差,行為和心理也會更傾向於男孩。」

在一個相處融洽的家庭中,爸爸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和力量,媽媽給孩子帶來情感的歸屬,長輩懂分寸、知邊界、明事理,整個家庭會更凝聚,更容易養出健康、自信、開朗的孩子。

相反,一旦信任缺失、情感流動受阻,不但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親子關係出現裂痕,整個家庭系統的平衡都會被打破,家庭成員也可能像優優一樣,出現各種身心不良癥狀。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3

全職媽媽的「突圍」

婆婆的「退出」

何曉涵意識到女兒的心理問題時,這才醒悟過來,一味地討好婆婆並不會獲得真正的尊重和認可,不良的家庭環境讓女兒的健康成長也受到影響。

在後來的劇情中,何曉涵為了女兒選擇了抗爭,三口之家搬出去獨立生活在一起,她還和另一位媽媽周南南(張雨綺 飾)一起創業。

田思揚也做出了改變,他給何曉涵寫了一封檢討書,內容只有短短5條,抓得很精準:婆媳問題之間和稀泥;忽視了妻子的需求;生二胎的態度不明確;忽略了優優的心理成長;在教育女兒方面沒有給妻子任何幫助。

《加油!媽媽》里這位婆婆是盼孫狂魔,她說「只有男孩能成大事」 - 天天要聞

田思揚從油瓶倒了都不扶、事事都聽老媽的媽寶男,徹底支棱起來了,變成了會主動給老婆煲湯、陪女兒踢球的好爸爸。

至於何曉涵的婆婆,也開始檢討自己,試著做出改變。分開來住後,一家人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任何人際關係,都是需要「界限感」的,距離產生美同樣適用於家庭關係。界限感看似冷酷,但這是打造完美人際關係的一種魔法。

智慧的婆婆懂得適時退齣兒子的生活,也懂得對媳婦好就是對兒子好,對整個家好。

劇中的很多家庭問題最後都得到了解決,有網友調侃,這部劇用39集氣你,用最後1集來安慰你。

在現實世界中,有像何曉涵婆婆這樣不明事理、重男輕女、沒有界限感的婆婆,也有對兒媳尊重、友好、和兒子的小家庭保持距離的婆婆。

從概率上來說,特別奇葩的婆婆佔少數,特別好的婆婆當然也少見,生活中大部分的婆婆一定是有好的時候,也有想要吐槽她的時候。

所謂「婆媳關係」,看似是兩個人的關係,其實是三個人關係。何曉涵之前和田思揚爭吵時就說:「這世界上的婆媳關係矛盾,就是因為有你這種不作為的老公。」

不僅要婆婆給出態度,也要兒媳給出回應,有呼有應,才能正向循環,同時也需要兒子在其中的調和,一家人往共同的目標前進,這個家才能穩定融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沒有稱心如意的婆婆,也沒有完美的媳婦,只有慢慢學會相處的婆媳。

關於婆媳問題,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討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面對他人的輕視,只需做這兩件事,不需爭執 - 天天要聞

面對他人的輕視,只需做這兩件事,不需爭執

當有人尊重你,他們在交談中會讓你感到如沐春風;與他們相處,你會覺得愉快自在。這種人不會看輕你,而是會將你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你的意見和選擇。對於尊重你的人,你應同樣尊重。而對於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不必憤怒,只需做到這兩件事。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接力出版社「老街的童話」系列版權輸出越南 - 天天要聞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接力出版社「老街的童話」系列版權輸出越南

「老街的童話」系列是著名青年漫畫家聶峻創作的一套描寫老北京衚衕生活的圖畫書,書中展現了老北京的風俗、純真的童年記憶,有親情、友情、也有夢想和哲思。該系列圖書於2024年3月上市,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越南文朗公司對這套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購買這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八家出版社簽署版權捐贈協議,助力盲文出版 - 天天要聞

聚焦2024北京圖博會 | 八家出版社簽署版權捐贈協議,助力盲文出版

6月21日,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盲文出版社主辦的馬拉喀什條約公益在行動·出版社聯合版權簽約儀式暨「紅色愛國教育」系列大字盲文對照繪本首發儀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活動期間,中國盲文出版社與童趣出版社、新蕾
這首詩展現了生命的光輝和鮮活力量,評韓丹妮詩歌《移植之美》 - 天天要聞

這首詩展現了生命的光輝和鮮活力量,評韓丹妮詩歌《移植之美》

讀到這首詩時,筆者感到非常震驚,一是對心臟移植知之甚少,覺得不可思議;二是,詩人在文中所表現出的積極狀態,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和讚美,特別是隱藏在詩歌背後的主人翁,令人動容,令人可敬。兩個生命合二為一,一個身體承載著兩個生命繼續前行,單就事情本身,就讓人感動不已。
關小黑屋、扇巴掌、拖行、騎坐…… 4歲男童在幼兒園疑遭虐待,家長查監控整理出167條可疑記錄 - 天天要聞

關小黑屋、扇巴掌、拖行、騎坐…… 4歲男童在幼兒園疑遭虐待,家長查監控整理出167條可疑記錄

查看幼兒園監控,看到4歲兒子被3名老師長期採用包括關小黑屋、扇巴掌、騎坐,在地上拖拽等方式對待的那一刻起,郭先生和王女士夫婦再也難抑心中的憤怒,他們決心要替自己的孩子討回一個公道。家長意外知悉孩子在幼兒園被關「小黑屋」,追問後獲當事老師道歉郭先生、王女士夫婦是江西南昌人,他們年幼的兒子航航(化名)本在...
課程 |孩子喜歡抱著他的安撫物,是親子關係不好嗎? - 天天要聞

課程 |孩子喜歡抱著他的安撫物,是親子關係不好嗎?

人的一生,或長、或短、或平淡、或輝煌,但終將都像射入夜空的煙花一樣歸於沉寂。對個人有意義的,只有生命過程中的體驗。體驗的好或壞,和我們一生的經歷有關,也和我們自己內心如何看待、處理這些經歷有關。更積極、更強大的內心,可以讓我們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關係,也能有更強的抗挫折能力。如何才能擁有更積極、更強大...
探索世界,打開孩子格局的 16 部紀錄片 - 天天要聞

探索世界,打開孩子格局的 16 部紀錄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格局至關重要。而觀看紀錄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了解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以下是 16 部必看的紀錄片,它們將幫助孩子們打開格局,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一直懷不上,這幾類女性必須重視孕前檢查 - 天天要聞

一直懷不上,這幾類女性必須重視孕前檢查

有些成功受孕,但因沒有做孕前檢查,眼睜睜的看著未成形的胎兒生化流產束手無策,傷錢又傷身。有些就醫無門,盲目聽信廣告,來回奔波走彎路,結果貽誤了黃金時機,錯過合適的生育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