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畢竟生活在現在這個文明社會,要是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以後可能會無法過上優質理想的生活,甚至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可樂已經三周歲了,於是可樂媽媽就急忙張羅著孩子以後上幼兒園的事情,開始夜以繼日地查找幼兒園、分析幼兒園的情況、篩選幼兒園,為的就是給孩子選擇一個條件內最優質的幼兒園,畢竟幼兒園是孩子學業的開端,一定要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開端。
最終,經過可樂媽媽幾天幾夜的奮戰,終於選擇了一家無論是教學質量、口碑、資質、位置等方面都非常合適的幼兒園,並且順利的取得了入園資格,到了開園的時候,高高興興地將剛滿三周歲的可樂送了進去。
不過,在送可樂去幼兒園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就是可樂似乎並不願意上幼兒園,第一天入園的時候和媽媽在幼兒園外面僵持了很久,最終在迎新老師和媽媽的不斷勸說、誘導、保證下,可樂才被迫進了幼兒園。
當可樂進了幼兒園之後,可樂媽媽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似乎迎來了新的生活一般,感覺孩子終於能夠開始「踏上征途」了,似乎孩子美好的未來在向自己招手。
不過,好景不長,在孩子入園一段時間之後,可樂媽媽發現,孩子的情緒越來越不好,甚至到了厭學、不願意上學的程度。
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出現厭學情緒?
一般來說,幼兒園裡面充滿了童趣因素,又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還有很多的娛樂設施等,根本就是孩子們的天堂,大部分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都會逐漸變得開心高興,為什麼可樂卻不想上學呢?
分離焦慮問題沒有處理好
在入園的時候,大家應該注意到,可樂是被迫入園的,因為可樂不願意和媽媽分開。
當時,由於入園人員眾多,迎新老師無法一對一地對可樂進行心理引導,而媽媽又不懂得這方面的事情,雖然最後可樂入了園,但是可樂的心理焦慮問題,卻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從而產生問題遺留,在之後的幼兒園生活中,可樂被分離焦慮影響,從而越來越討厭上幼兒園。
【正確的做法】:分離焦慮是孩子上幼兒園時比較普遍的現象,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其實也很簡單:
①提前將上幼兒園這件事告訴孩子,詳細地給孩子介紹幼兒園,引起孩子的主動興趣。
②提前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熟悉老師、結識同學,讓孩子將幼兒園判定為「熟悉場所」。
③入園時,送完孩子就離開,不要猶猶豫豫、拖拖拉拉。
孩子的心理發育程度不足以支撐幼兒園的小型社會生活
可樂媽媽之所以在可樂三周歲的時候送可樂上幼兒園,是因為她認為:三周歲是大部分孩子上學的最佳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啟蒙教育、能力提升、身體發育等重要時段,是需要有專業的幼教進行教育的。
並且按照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孩子滿6周歲就應當上學了,條件不足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歲。
而幼兒園是三年制的,所以3周歲是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期。
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在3歲上幼兒園。
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程度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等,所以孩子的心理發育狀態也是不同的。
雖說大部分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心理環境都能夠支撐自己開始進行小型社會活動,但是部分孩子的心理發育程度卻不到位,無法支撐孩子參與小型社會活動,如果強行融入,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如自卑、恐慌、沒有安全感等。
【正確的做法】:普通的孩子三周歲完全可以上幼兒園,但如果孩子的心理發育遲緩,或是心理年齡較小,自理能力比較弱的話,那麼,可以緩一緩再上幼兒園,比如在三歲半左右。
這裡要注意,雖說孩子不能夠太早上幼兒園,但是也不能夠太晚上,過晚容易導致孩子錯過最佳教育期,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孩子遭到老師或同學的不公平對待
一些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一些自身原因或是他因,引起了一些小朋友的敵對,或是老師的區別對待、選擇性忽視等,就可能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與幼兒園這個環境相聯繫的,離開這個環境孩子就不會產生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孩子就會開始不願意上幼兒園。
【正確做法】對於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多用心了:
- 多關注孩子的狀態,如有異常,及時了解。
- 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掌握孩子的每日動向,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 多和老師進行溝通,家校聯合,提高育兒質量,並且還會讓老師被動地增加對孩子的正面關注度。
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是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幼兒園很多都是私立的,管理上並沒有那麼規範,出現問題也更多。
寫在最後
3周歲,是大部分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期,但並非全部。育兒專家坦言:父母送錯了,娃遭罪受。
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入園時間,讓孩子能夠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這樣才能夠充分的享受到幼兒園帶來的積極影響。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