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眾生,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生活是苦的。
人生的苦有很多種,大體上來說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既然人生是如此的苦,也就不奇怪我們為什麼把人生叫做苦海了。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人生之苦的根源呢?如果我們只是深陷人生的苦海之中,而從沒有認真地去想過這些苦的根源,那麼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減輕甚至是擺脫人生的苦惱。因此,我們應當在某一個時刻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內觀自我,外觀世界,去認真探究一下我們人類痛苦的根源到底是源於什麼?這樣做總比渾渾噩噩的度日,比深陷迷茫而不自知要有意義得多吧!
對於人類之苦,其實很多人都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過。
哲學家認為,一個人的痛苦大多來源於過高的慾望和自身局限性之間的矛盾。
我們總是想要的太多,而做的太少,或者說是能力太有限。因此我們就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攻擊和各種抱怨憤恨之中。慾望是火,如果不懂得控制它,我們就會最終被慾望所吞噬。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人生的各自慾望就是痛苦的根源,也只有從源頭上控制住自己不合理的慾望,讓自己的期待和所求符合自己的能力和現實,才能夠遠離無謂的痛苦和煩惱。
從佛學的角度來看,眾生之苦源於執念。
我們的一生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而在這些念頭中有的一閃而過的,而有的是執著過頭的。其實用心觀察一下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活在一種固執的觀念之中。
執念,雖然有執著的色彩,但是太過執拗的想法終究會讓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走向極端和僵化。要知道人生本是無常的,一切的發生和遭遇都只不過是機緣和合下的幻象而已,我們又何必執著於一點而不懂得變通呢?
陷入執念,其實就是和自己過不去,和他人過不去,甚至是和大自然和宇宙死死地作對,其實到最後我們什麼也戰勝不了,甚至什麼也改變不了,而最終苦的痛的一定是自己,這又是何必又何苦呢?
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生之苦,就會發現我們一切的感受都來源於認知。
認知,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它不但取決我們的自身經歷,更和一個人知識儲備和智慧層次有關,而不同的認知會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為什麼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並且做出不同的行為反應呢?說到底,就是認知不同而已。面對挫折和失意,有的人可能會選擇放棄,甚至產生消極厭世的情緒,而有的人卻可以愈挫愈勇,這就是不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
實際上,當我們真正的從認識上下功夫,讓自己的眼界和思維高度達到一個全新高度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種不如意和種種的苦厄磨難。試想下,如果我們能夠把人生看成是一場修行,把一切不好的事情當作是對自己心性的磨鍊,那麼我們就會瞬間變得釋然而豁達起來。從這意義上來說,煩惱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煩惱。
芸芸眾生,皆追求離苦得樂,只是很多時候不得要領,走錯了方向。
放下那些過多的慾望,遠離顛倒夢想。心無執念,靈巧方便。用更高更深刻的認知去看待我們這一生所有的遇見和遭遇,把我們這一世為人的緣分真正的當成是一個歷練和修行的過程,如此我們還會有什麼恐懼的,還會有什麼迷茫的呢?
說到底,我們都是因為某種機緣才來到這個婆娑世界上的,而無論是什麼樣的緣分和巧合,只要能來到這個註定善惡共存,苦樂參半的人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就要學會對我們的人生和命運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更要懂得使自己的心靈有所提升和精進。也許,這就是我們芸芸眾生在這個世界上活這一世的真正意義吧!
與各位朋友共勉!
作者簡介:慧心靜悟,一個喜歡安靜地閱讀和思考,而又善於感悟的中年人。誠願和友友們一道,去體會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厚重!歡迎各位有緣的朋友都來閱讀並喜歡上我的文字。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所感悟和收穫!
在此,慧心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夠留下自己的寶貴意見和評論!你們的聲音始終是我最期待的美妙音符。謝謝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