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人生在世,需要走的道路漫長且充滿艱辛,在黑暗中摸索,在陽光下行走,卻又在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心境和嚮往。
如果,人到中年就會發現,人活著,無論擁有什麼,經歷什麼,都要讓自己活得通透且自在。
無論自己嚮往什麼,最好的擁有,就是不計較得失,隨遇而安;不追求名利,順其自然。
有人說,人到中年萬事休,其實,人到中年才是最好的年華,到了這個年紀,也就看淡了富貴貧賤,學會了淡泊名利,安於現狀,固守平淡,如此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人到中年,更知道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美好;於人間煙火中,尋找詩意。
只有人到中年,才不再固執己見,要隨和,更有原諒自己,跟生活和睦相處,釋懷一切的無奈,接受現實中的所有不完美。
人至中年,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經過沉澱完成了生命的蛻變,也就擁有了中年的睿智。
人到中年,不再相信完美,那些支撐人生的信仰,就是淡然與釋懷,淡然不能擁有的,釋懷讓自己遺憾的,保持雲淡風輕的姿態。
人生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惠風和暢,便是幸福。
有人說:「成年人的解壓方式,早已不是吃吃喝喝,而是獨處,看看風景,聽聽音樂,拍拍照,放空自己,不用費力去迎合任何人,獨處不是孤獨,而是一個人的清歡。」
深以為然,人生最美的年華,不是青年,也不是老年,而應該是人至中年。
經歷了繁華,有了繁華落盡,平淡歸真的勇氣志氣,有了千帆過盡皆不是的洒脫。
人生,就是在磨礪中成熟,在艱難困苦中綻放出生命的美麗,人到中年,其實,就是經過了千錘百鍊,在酷寒之中,有了淡淡梅香。
我們一路走來,磕磕絆絆,兜兜轉轉,經歷了該經歷的,經受了考驗,收穫了成熟。
人生跌跌撞撞,咽下委屈,才有了生命的溫度。從而人至中年,也看開了很多。
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不如意,有很多的無奈。只有人到中年,才會站在最好的角度,用最理智的方法,去處理最糟糕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態,去傾聽這個世界的浮躁。
人生苦短,中年之後漸漸懂得了冷暖自知,悲喜自渡,渡人,渡己,渡心,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 。」人生沉浮,起落悲歡,未來的事不要操心,過去的事,隨風而去,看開看淡,釋然放下。
《半山文集》:「人生的道路肯定不是筆直的,其實也不是蜿蜒曲折的,而是像車輪一樣是圓的。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這是一種很真切的人生感受,即使是修行也是同理。所以,人生最美好的感受並不是「去」,而是「歸來」。」
人生過半,已經到了歸去的時候,面對世事繁華,遠離嘈雜。忙時修籬種花,閑時蒔花弄草,生活中少些紛爭,多些清歡,餘生不為難自己。
生命在歸去的路上,總會有一些溫暖的相遇,更有美好與你不期而遇。就如冬日的暖陽,依舊溫暖,窗外搖曳的風,依舊自由,還有清晨醒來,充滿了希望。
雖然人到中年,但我們跋涉的腳步依舊不停,千里萬里,心中總有一份美好的期待,在遠方,也在身旁。
眉間心上,對生活的熱情和溫柔,便是這紅塵中最溫暖的情懷。
更是幸福之人深情的表達,而人生至此的幸福可圈可點。真正的幸福靜水流深,不懼滄桑,何時都是春天。
通常我們也會把人生苦難藏於內心,懂得獨自品嘗就可以,因為中年人的孤獨,是內心的豐盈,也是清歡與快樂。
世間的很多事情,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能看見希望。
生命無論在哪個階段,沒有人能確定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自己認準的事情就認真去做,其他的交給時間,時間最好一定會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人到中年,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時間不言,歲月不語,卻讓我們明白,餘生安好,就是要善待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辜負生命,不枉此生。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 :「冬天的收藏,為了春天的開始,生命將涅磐, 生生不息,並會以另一種形式永存。 只要春天到來,就會有迎春的花朵年年歲歲開放。 」
餘生不長,歲月滄桑,只有內心安然無恙,做好自己。即便人生路上,未來的時光里有很多的未知和不確定,但是,我們依舊充滿信心,努力前行,因為星空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歲月更不會辜負每一個中年人的努力。
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謝絕未經允許採用。
原創文字,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路,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