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曲波去乘無人車去參加科技展,突發意外,一直昏迷不醒

2022年10月01日03:25:04 故事 1871

原創連載小說《千年之命》

第三章曲波遇險


公元2121年。


今天是6月1日國際兒童節,在市科技展覽館舉行青少年科技展,其中有一場機器人「比武」比賽。


曲波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迷戀機器人,6歲開始學編程,因為學編程過程中對智能技術有了解,特別是智能小玩具,從此開始自己編程自己動手製作各類小玩具。這次參加比賽的智能機器人就是自己寫程序,自己畫設計圖然後找定製廠家製作的。


6月深圳的早晨,有點酷熱,吹著輕柔的海風,帶來一絲清爽。曲波在家吃完早餐,帶上心愛的機器人出發。父親知道他今天要去參加比賽,特意給他留了輛車。


曲波來到車庫門前,智能刷臉,叮咚一響,門打開,一輛蔚來890展現在眼前。走到車前,車輛自動識別後自動啟動並打開車門,並發出親切的問候聲:「早上好!主人,你要去哪裡?」


「去市科技館。」


「好的,主人,請坐好,系好安全帶,30秒後出發。」


曲波坐到座椅上,將座椅放倒,並繫上安全帶。


「出發了。」


「主人,要來點音樂還是聽廣播?」


「音樂。」


「OK。」


隨後,響起一首動感的流行歌曲旋律。


正值上班時間,路上車流量大,加之紅綠燈也多,速度緩慢。不過,車輛都有序前行,未見有亂插隊亂闖紅綠燈的現象。因為都是無人智能車,都是按交通規則編寫的控制程序,所以都是文明的智能車


公元2121年,智能化普及的時代,互聯網通信技術已發展到10G時代,萬物互聯互通,所有智能終端已實現零延時操控。道路上的無人智能車遇緊急情況的反應速度比人的反應速度要快N倍。基本上不會出現交通事故,即使車輛本身出現故障,車輛的報警系統也會及時發出警告,而周邊的同行車輛也會及時識別並作出安全操作判斷。除非發生不可抗拒的外力事故,比如地震、水災、超級颱風、道路坍塌等。


還別說,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在一路口等紅綠燈時,周邊一在建的高樓突發事故了,該樓外用的電梯突然倒塌,直接傾倒在道路上,將道路迅速截斷。


瞬間,警報聲、驚叫聲、哭喊聲一片。曲波的車正在其中。


與比同時,智慧城市大腦數據中心幾乎沒有時差,同時發出了警報!數據中心第一時間將信息發給了事故所在地交警,消防,醫院,政府等部門。這些部門快速調配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營救。


這是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迅速在媒體界形成爆炸新聞。突發!突發!突發!現場各路各形式的媒體在爭分奪秒搶先直播。


現場地面,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吊車,推土機,挖掘機等在緊張地忙碌著。空中無人機,警察直升機來回盤旋偵察,運送人員,物資。


傷員被救護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曲波也被送到了市中心醫院。


「快!搶救!」拉著曲波的救護車開到了市中心醫院急診門口,隨車的醫護人員大聲叫到。


曲波人已昏迷不醒,身上多處流著血。立即被推進搶救室。


曲波所乘的車也被損壞嚴重,智能車出現故障第一時間信息被反饋到車主——曲波的父親曲高那裡。平時沉著穩健的父親此時此刻也慌了神,心急如焚!趕忙打電話查詢曲波的情況,正在這時,接到了醫院的電話。


父親和母親匆忙趕往醫院,母親葉莉已泣不成聲,見醫生就問「我兒子怎麼樣了?我兒子怎麼樣了?啊!醫生!」


而此時,曲波正在搶救室搶救。


在護士們的安慰下,曲波母親也平靜下來了。和其父親坐在搶救室外靜靜地等候。


時鐘錶針嘀嗒嘀嗒……以其固定的頻率不停地轉動著。


在這個過程中,陸續有送來搶救的傷員被推進其他搶救室。


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


三個小時……


……


六個小時……


八個小時……


一直到深夜


搶救室的門開了,走出來一位年長的醫生,神情嚴肅,眉頭緊鎖。


曲波父母趕緊走過來:「醫生!醫生!我兒子怎麼樣了?」


醫生看著曲波父母說:「你們二位是這孩子的父母?」


「是的。」


「你們二位要有心裡準備,這孩子腦部受到嚴重撞擊,我們經過幾個小時的測查,進行了一些技術性的干預,搶救沒有效果,大腦還處於昏迷不醒。不過還好,其他部位只是受些皮外傷。」


聽到曲波還處於昏迷不醒。葉莉瞬間心跳加速,身子一軟做到了地上,爆哭起來。不一會兒,因傷心過度,也昏倒在地。


旁邊的護士見狀立馬趕過來,將她抬進了留觀室。


曲高此時也是心力憔悴,坐在葉莉床邊守護著。醫生已給葉莉做了檢查,打起了點滴。


等待的過程是煎熬,尤其是痛苦的等待,更是煎熬加煎熬,但是再痛苦的煎熬還是得熬。生老病死苦難,遇上了,實屬無奈!


曲波這個月還有幾天就過十二歲生日,馬上小學畢業了。曲高四十歲,葉莉三十八歲才懷得曲波,也算是高齡得子。曲波前面有個姐姐叫曲美,今年二十歲,正在外地上大學。曲高為人正直厚道,葉莉端莊賢惠精幹。夫妻倆也是深圳移民二代,靠自己的努力,膽識從無到有創業發家,現經營一家中等規模的醫藥公司。


在深圳也算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身經百戰的曲高第一次感到如此的緊張如此的焦慮,想到親生骨肉現在生死未卜,年芳五十有二的他也第一次偷偷的流下了眼淚,是人都能感受到這個過程中的苦!


時間已過去二十四小時了,醫生還在堅持搶救曲波,做了顱腦磁共振檢查,已排除腦顱出血,腦顱骨折的可能,但腦組織損傷嚴重。現在正用高壓輸氧治療。只是一直昏迷不醒,甚至調齊全科室專家會診,還通過視頻連接國內腦科頂級醫院的專家協助會診,制定了促醒方案,在未來二十四小時仍未蘇醒,有位專家建議試用一下國內某頂級生物科學技術公司開發的一款用於干預腦神經,可修復腦顱組織的新葯,這葯不上市銷售的,屬於國家最高保密級的科研產品,用於特殊部門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限量限產的。無疑,這葯平常人幾乎搞不到。


醫生將這情況反映給曲波的父親。曲高在醫藥行業摸滾爬打幾十年,也積累了一些人脈,真是有幸,他剛好認識這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為了孩子,無論如何,只要有一線生機希望,都要去試試。


曲高展現他雷厲風行的一面,快速趕到這家公司,登門拜訪這位故交。簡單寒暄幾句,直入主題,說明來意,時間就是生命對於曲波來說。所以,得爭分奪秒。那位故交也是性情中人,了解情況後,特批了一個療程的葯給他。


曲高拿到葯,感激之情不溢言表!


飛奔回到醫院,將葯給了主持醫生,並特意叮囑醫生要保密。主持醫生驚呀於曲高的辦事速度和效率外,點頭示意領會他的叮囑。接過葯,趕緊給曲波輸入。


正在這時,曲波母親葉莉完全醒了,曲高來到葉莉床邊。


「波兒怎麼樣了?」葉莉有氣無力地問道。


「放心吧!他會好起來的。你自己好好休息。」曲高握住葉莉的手。


大約過了十二個小時,曲波醒了,迷迷糊糊的,又像似進入歲夢中。腦海中浮現一幅幅畫面,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有陌生的生物,跟我們人類長得有點像又有不像,像的是有手有腳有腦袋,不像的是他們有四條腿,四隻手,腦袋尖尖沒有頭髮,有四隻眼睛成九十度均勻分布,兩個鼻子在眼睛下面一百八十度對稱分布在兩眼睛之間。兩鼻子下面長兩嘴,嘴巴寬,舌頭長,牙齒尖。可笑的是沒有下巴。直接脖子平滑過度過來就是嘴巴。超滑稽!


四條腿走路,不用分方向,四個方向均可走,加上四隻手,特別適合跳躍攀爬。那裡沒有道路,他們出行都是搭乘飛行器。沒有房子,生活活動都在飛行器上。飛行器有大有小,外形各異。大的像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可容納成千上萬的生物活動生活。小的就相當於單身公寓。飛行器都懸停在空中。小的疊在大的上面。


……


感覺他們給我吃了什麼東西……


這時,醫生進來了。他們發現了曲波的動靜。


「他醒過來了!太不可思議了!」


「真是奇蹟!」


曲波的父母聞訊也趕過來了。此時此刻,欣喜若狂!葉莉飛步跑過去,抱住兒子,久久不能釋懷。


「兒子,你沒事了吧?媽媽擔心死了!」


「媽!我沒事了!」


此時此景,曲高看在眼裡,心裡踏實了。


醫生們見狀也為他們開心。心裡還擔心著會不會失憶,當聽到曲波叫媽的那一刻,心放下來了。可能是上帝的眷顧,上帝之手神操作。


版權:國作登字-A-2022-10119571 原創小說,未經允許勿轉載!


第四章 曲波去乘無人車去參加科技展,突發意外,一直昏迷不醒 - 天天要聞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