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官網報道,近日,中國科協辦公廳公布了2024年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入選者名單華中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紅星,憑借卓越研究成果成功入選本次專項計劃。
- 重磅: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來了!
- 3226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結果出爐
博士研究生王紅星正在查看試驗數據(記者 徐行 攝)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是中國科協於2015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對32歲以下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科技人員連續3年資助45萬元。
2024年10月,中國科協首次啟動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面向高年級在讀博士研究生開展托舉工作。博士生專項計劃托舉對象為30歲以下理、工、農、醫學科門類的高年級博士研究生,托舉期不超過2年,首批入選3226人。
據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官網報道,王紅星,2022級博士研究生,師從鄧秀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前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張飛教授,以正向遺傳學為切入點,長期專註於柑橘油胞發育的分子機制解析。其通過創製山金柑×『滑皮金柑』F2分離群體,成功定位並證明了油胞發育關鍵基因CsLMI1的缺失是『滑皮金柑』無油胞表型的遺傳基礎。此外,還篩選出CsLMI1下游基因CsMYC5,敲除該基因導致油胞發育受阻,無法完成細胞分化與程序性死亡。與任傑博士合作,構建了油胞發育和精油合成調控通路CsDRNL-CsLMI1-CsMYC5,填補了植物分泌囊研究的空白,相關成果於2024年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Science》雜誌。以上研究解決了油胞有無的科學問題,但柑橘油胞空間分布是如何調控的?CsLMI1如何發揮作用的?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據華農官微報道,「成為鄧秀新院士的研究生則是王紅星的夢想,當夢想照進現實,他卻一度找不到「狀態」,焦慮和失落伴隨著他。鄧秀新院士與他悉心交流,幫他走出困境,不僅讓王紅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也為他指明了研究方向。經過不斷調整,王紅星的科研有了進展,終於在實驗中定位到無油胞突變基因所在區間,這為後續鎖定柑橘油胞關鍵候選基因提供了重要基礎。鄧秀新院士隨後推薦王紅星轉到張飛名下攻讀博士學位,由他和張飛共同指導。」
鄧秀新院士指導研究生(程玉華 攝)圖源:華農官微
在柑橘油胞的持續研究中,張飛讓王紅星和任傑分工協作,王紅星也不再迷茫,發揮著他的優勢,自信且高效地完成了既定的科研任務。
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從2023年10月投稿到當年12月正式被《科學》雜誌接受,兩個多月即被認可。詳見:
- 為何這篇《科學》封面文章從投稿到接受僅僅80天?
▲張飛教授(左)指導博士研究生王紅星(右)、任傑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報告基因的表達模式(徐行 攝) 圖源:華農官微
2024年2月9日,《科學》(Science)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了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鄧秀新院士、張飛教授課題組題為「Molecular regulation of oil gland development and biosynthesis of essential oils in Citrus spp.」(柑橘油胞發育與精油合成的分子調控)的研究成果。研究以柑橘油胞為新模式系統,揭示了分泌囊起始和發育的分子調控通路,為提升金柑類果實鮮食品質和增加甜橙、檸檬等精油產值提供重要理論基礎。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博士研究生王紅星、任傑為論文並列第一作者,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鄧秀新院士、張飛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