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後 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開始緩慢關閉

2025年06月09日05:52:08 科學 1470

沒有任何蘇聯書面記錄,沒有日誌,沒有官方鑽探報告,也沒有確認他們故意點燃了它 - 但無可爭議的是,在土庫曼卡拉庫姆沙漠中,有一個約 100 英尺(約 30 米)深、226 英尺(69 米)寬的熊熊烈火坑,已經燃燒了大約 50 年。

54年後 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開始緩慢關閉 - 天天要聞

達瓦扎天然氣坑據信始建於1971年,當時一台蘇聯鑽井機在鑽探勘探井時鑽穿了一個天然氣層。為了防止有毒的甲烷氣體泄漏,他們點燃了天然氣層,希望幾天後就能燒盡。

有趣的是:土庫曼擁有世界第四大天然氣儲量,蘊藏著全球已知天然氣儲量的約 9%。

他們得到的卻是土庫曼最臭名昭著的旅遊勝地——官方名稱為「卡拉庫姆之光」的誕生,以及該國最大的甲烷污染源——這場持續了半個世紀、溫度高達 1832°F(1,000°C)的地獄之火——可能很快就會熄滅。

54年後 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開始緩慢關閉 - 天天要聞

達瓦扎天然氣坑直徑近 300 英尺,深近 100 英尺,溫度達 1800 華氏度

火山口的火焰在最猛烈的時候,像一座熊熊烈火,照亮了數英里外的夜空。如今,由於火勢已減弱了三倍,火山口附近的火焰已難以辨認。

6月5日,在阿什哈巴德舉行的國際科學與實踐會議「碳氫化合物礦床開發中實施創新技術的環境方面」(TESC 2025)上,土庫曼天然氣公司的科學家宣布,之前無法阻擋的火坑終於開始熄滅。

土庫曼國家天然氣公司 (Turkmengaz) 重新啟用了火山口附近先前停用的油井,並鑽了幾口新井,以便在甲烷原料到達火山口之前將其抽出。

土庫曼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開展的甲烷預警與響應系統(MARS)項目通過衛星實時監測甲烷排放,並已確認結果:「大門」正在關閉。

54年後 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開始緩慢關閉 - 天天要聞

達瓦扎天然氣坑的韓國衛星照片

2013年,火山口的火焰強度和溫度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著名的加拿大探險家喬治·庫魯尼斯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身穿全套熱反射凱夫拉/諾梅克斯防護服、佩戴消防員自給式呼吸器(SCBA)供氧進入火山口的人。他潛入溫度高達400攝氏度的火山口底部,採集了土壤樣本。科學家後來在庫魯尼斯提供的焦土樣本中發現了嗜極生物。

儘管達瓦扎天然氣坑已燃燒了50多年,但它遠非現存持續時間最長的「人為失誤」火災。1962年,賓夕法尼亞州森特勒利亞的一場意外垃圾火災點燃了煤層,專家預計它還將燃燒250多年。在印度賈里亞,1916年左右的一場地下煤層火災導致超過10萬人撤離。預計它也將至少燃燒100到200年。

54年後 土庫曼的「地獄之門」開始緩慢關閉 - 天天要聞

達瓦扎天然氣坑與賓夕法尼亞州森特勒利亞、印度賈里亞和中國烏達煤田的其他火災的對比

然而,真正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澳大利亞的溫根山。雖然它並非人為,但卻是地球上已知持續時間最長的持續燃燒之火,長達6000多年。你猜對了,又是一場煤層火災,它每年在地下蔓延約1米,就像永不熄滅的燒烤炭一樣。當地的瓦納魯阿人早在遠古時代就曾談論過這座山冒煙的情景。通過研究火焰沿途的灰燼層、岩石變色和熱蝕變地層,科學家們認為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聽起來還算準確。

回到土庫曼,人們繼續鑽探更多的井,努力捕獲天然氣,減少甲烷排放,並最終一勞永逸地關閉這扇地獄之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