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元霸主地位難撼動:50.4%市場份額,中國才4.5%

2025年06月04日17:02:07 科學 1914

最近一份全球晶元產業報告讓不少人倒吸涼氣——美國企業拿下了全球50.4%的晶元市場,中國大陸僅佔4.5%。這個數字像一盆冷水,澆醒了部分人對「晶元崛起」的樂觀想像。數據擺在這兒,咱們得正視差距:美國晶元產業的優勢,不是靠喊口號能追平的。

美國晶元霸主地位難撼動:50.4%市場份額,中國才4.5% - 天天要聞

先看市場盤子。2024年全球半導體賣了6305億美元,美國企業就吃了3182億美元,比韓國日本歐洲和中國大陸加起來還多。更扎心的是,這個比例美國穩定了好幾年,咱們卻從之前的5%左右掉到了4.5%。別小看這0.5%的差距,放在六千多億的市場里,那就是幾十億美元的真空地帶。

有人可能說,中國晶元產業不是正在高速發展嗎?數據確實顯示國內企業在建廠、擴產,但報告里藏著另一個真相:在中國市場消耗的晶元中,超過一半是美國貨。

美國晶元霸主地位難撼動:50.4%市場份額,中國才4.5%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研發投入。美國晶元企業把收入的17.7%砸進研發,這個數字是中國企業的近兩倍。

晶元行業是典型的「燒錢換未來」,台積電每年研發費用比很多國家軍費還高,英特爾光是3納米工藝就燒了上百億美金。咱們企業要是捨不得在技術深水區下重注,永遠只能在淺灘撲騰。

美國晶元霸主地位難撼動:50.4%市場份額,中國才4.5% - 天天要聞


不過,數據背後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美國在日本的晶元市場份額是45.2%,比其他地區低5個百分點,這說明東亞市場還有博弈空間。另外,歐洲晶元產業雖然只佔9.2%,但他們在汽車晶元、工業晶元這些細分領域卡位很准,這也是咱們可以借鑒的路徑——與其全面追趕,不如先在某個賽道紮下根。

當然,有人會質疑數據準確性。畢竟晶元產業鏈複雜,很多中國企業的產品通過海外子公司出貨,統計時可能被算成其他地區。但拋開具體數字,美國在晶元設計軟體、高端製造設備、核心IP這些「根技術」上的壟斷地位,是實打實的。就像華為能設計出頂級晶元,卻找不到代工廠生產,這種憋屈感比數據更刺痛。

美國晶元霸主地位難撼動:50.4%市場份額,中國才4.5% - 天天要聞


現在最該警惕的是「速勝論」。看到國內建了幾十座晶圓廠,就以為彎道超車指日可待,這種心態最危險。晶元產業沒有捷徑,從光刻機鏡頭到EDA軟體,每個環節都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咱們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能耐住寂寞坐冷板凳的耐心,是允許企業試錯、允許科學家失敗的環境。

說到底,晶元競爭是國運之戰,但更是科學精神的較量。與其天天盯著市場份額焦慮,不如把精力花在培養基礎學科人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產學研協同機制上。畢竟,當我們的企業能把17%的收入投入研發,當我們的光刻機精度突破5納米,市場自然會給出答案。這條路很長,但除了埋頭趕路,別無他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