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院急診。
急診完善左手食指正側位X線片示:左手食指遠節指骨骨質斷裂,斷端略分離,周圍軟組織破潰、顯示欠清,左手食指遠節指骨骨折,遂安排熊女士轉至手足外科入院治療。
熊女士受傷的斷指
術前影像
手足外科陳陽醫生接診了熊女士,只見其左手食指指端可見一斜形傷口,切口自指體尺側遠端斜向橈側近端,長約2cm,近指背側少量甲板相連,斷端皮膚整齊,創面可見大量鮮血噴出,傷口可見少量油污,斷端可見斷裂血管、神經、指骨外露,手指斷端皮膚蒼白,皮溫較低,皮膚感覺減退,左手食指活動較健側受限。
拔除甲床後發現,患者甲床被完全切斷,僅背側不到2mm表皮相連
經評估,醫生告訴患者,左手食指遠端軟組織幾乎完全切斷,目前外觀上看起來損傷不重,是因為食指的甲板把傷情掩蓋了,如若直接縫合,壞死的幾率極大,即使縫合後指體未壞死,後期甲床也有可能因未修復而出現甲下積血並引起長時間疼痛,這種情況應緊急手術,在顯微鏡下探查並修復血管情況,才能保證指體的最大存活率,建議患者行嘗試再植手術。患者及家屬經考慮後同意該治療方案,術前檢查排除禁忌症後,熊女士被緊急送往手術室。
術後影像,克氏針固定
術中,醫生為熊女士清創,將骨折複位後,使用克氏針固定,隨後使用顯微鏡吻合了部分斷裂血管,最後使用顯微縫線修復了患者甲床。
術後外觀
術後7天,熊女士原離斷組織塊顏色紅潤,張力適中,與原指體對合良好,傷口未見異常滲出;原斷裂甲床顏色鮮紅有活力。術後10天,熊女士順利出院。
醫生解答
針對斷指,手足外科通常會選用以下三種手術治療方案:
1.原位回植:用顯微剪刀修平指端創面及離體複合組織塊創面, 將離體複合組織塊解剖複位,打包加壓包紮,指骨不做特殊處理,造成接觸面積小,組織塊加壓貼合不夠徹底,成活率低。
2.嘗試再植:嘗試在顯微鏡下縫合斷裂血管,但因該部分血管直徑小,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血管,再植後存活可能性小。
3.殘端修整術:將指骨橫行截斷,因此殘留骨端外層皮質會形成銳利的骨緣,為了避免骨緣對軟組織的干擾,應將銳利的骨緣磨為圓潤的形狀,經關節截指時,應咬除掌側及側方的指骨髁突出部分,使骨殘端的形狀應與正常的指骨類似。同時還應當短縮足夠的骨長度,使皮瓣縫合無張力。
病例中的熊女士因指甲的掩蓋從而錯誤的判斷傷情,甚至一度想前往小診所處理傷情,差點釀成大錯。由於甲床位於指甲下方,從外觀上很難直接觀察到甲床損傷的具體情況。很多時候,指甲的一些細小變化,如甲下積血,顏色變深等,容易被忽視。手外傷雖然傷口面積不大,卻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遇到手外傷情況,建議大家前往醫院的手足外科專科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專家提醒:斷指再植手術的時效性要求非常高,傷後6-8小時是斷指再植黃金時間,手術越早成功率越高。此外,正確的斷指保存可以為醫生爭取時間。
(本文病例來源於本院真實臨床病例)
供稿:南昌市洪都中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洪都中醫院)手足外科 陳陽
通訊員:邱佩君 曾慧蘭
編輯:周芸
審校:陳師睿
核發:戴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