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是中國人,主要「元兇」或有5個,注意避開

2025年07月11日03:12:04 健康 1385

一、從不碰煙酒卻查出胃癌晚期?醫生提醒:這5件事做多了

很多人認為只有煙酒才會對胃部造成損害,因此當從來不抽煙喝酒的人胃病發作時,就格外令人驚訝。其實生活中還有五件事特別傷胃,那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高鹽飲食、長期食用腌制食品、

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是中國人,主要「元兇」或有5個,注意避開 - 天天要聞

以及新鮮蔬果攝入不足。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病因,中國有近一半人感染,且感染後無法自愈。長期感染會導致胃黏膜炎症,進而引發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等癌前病變。高鹽飲食會直接損傷胃黏膜,而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在胃內會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胺。吸煙和飲酒則會進一步加劇胃黏膜的損傷,增加癌變風險。新鮮蔬果攝入不足則會導致維生素抗氧化劑缺乏,降低胃黏膜的修復能力。


二、我國胃癌高發,5個因素是「元兇」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高達108.9萬例,其中近50%的胃癌都發生在中國。2022年我國胃癌新發35.87萬例,死亡26.04萬例,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7.43%和10.11%。

胃癌如此「偏愛」中國人,和5個因素息息相關。

1、幽門螺桿菌感染

醫學調查發現,中國85%的胃癌患者都有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經歷。正如李女士一樣,很多人忽視了幽門螺桿菌的防控,這才導致了胃癌的高發。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在無分餐習慣的地區,餐具也容易成為傳染源。

2、高鹽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但我國很多居民每天鹽攝入量都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高鹽飲食會直接損傷胃黏膜,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胃癌風險。

3、長期食用

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胃內會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胺。浙江大學醫學院團隊的一項長期食用腌菜的研究發現,經常吃腌菜的人,會顯著提升消化道癌症(尤其是食道癌)死亡風險。

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是中國人,主要「元兇」或有5個,注意避開 - 天天要聞


4、吸煙飲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胃酸分泌,損傷胃黏膜屏障;酒精(尤其是高度酒)可直接導致胃黏膜糜爛、出血。兩者協同作用,顯著增加胃癌風險。吸煙者胃癌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2倍,每日飲酒≥50克者,胃癌風險增加20%-30%。

5、新鮮蔬果攝入不足

新鮮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能夠保護胃黏膜,降低胃癌風險。研究表明,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量與胃癌發生的危險度呈負劑量反應關係。攝入量越高,胃癌風險越低。

三、身體出現5個異常,警惕是胃癌信號

胃癌會引起胃部組織病變,從而引發一些癥狀,雖然肉眼無法直觀地看到胃部,但是根據這些癥狀,人們也能發現胃癌的痕迹。

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是中國人,主要「元兇」或有5個,注意避開 - 天天要聞

1、上腹部疼痛或不適

這是胃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程度不一,可能是隱痛、脹痛、刺痛或灼痛。疼痛通常沒有明顯的規律,與進食也不一定有關,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炎、胃潰瘍等常見的胃部疾病。

2、消化不良

包括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噯氣、反酸、腹脹等,這些癥狀也很容易被忽視,或者被當作普通的消化不良來處理。

3、黑便或便血

如果胃癌導致胃黏膜出血,血液會隨著大便排出體外,使大便變黑,呈柏油樣。

4、體重減輕

如果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可能是胃癌的一個信號。這是因為癌症會影響患者的食慾和消化功能,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從而逐漸消瘦。

5、貧血

胃癌可能導致慢性失血,從而引發貧血。患者會出現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

四、預防胃癌並不難,牢記這5點

雖然目前醫學上對癌症有了一定的治療手段,但是一旦發生,患者遭受的痛苦、承受的風險仍然是巨大的,所以面對胃癌,也要以預防為主,做好5件事。

1、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

建議大家定期進行幽門螺桿菌篩查,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進行根治治療。同時,實行分餐制,避免幽門螺桿菌的反覆感染。

全球新發胃癌患者一半是中國人,主要「元兇」或有5個,注意避開 - 天天要聞

2、保持低鹽飲食

減少高鹽食物和腌制食品的攝入,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多吃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和抗氧化劑。

3、戒煙限酒

戒煙限酒,避免空腹飲酒。飲酒後飲用蜂蜜水或牛奶,可減少胃黏膜刺激。

4、定期體檢

體檢中的胃鏡檢查是發現胃癌的最佳手段。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3-5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有家族史的人群或疾病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檢查。

5、關注胃癌早期信號

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黑便或便血、體重減輕等癥狀,尤其是持續不緩解或逐漸加重時,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明確病因。

從醫學數據分析來看,中國的胃癌病發率和死亡率均不樂觀。很多人疑惑,不喝酒不吸煙,為何胃癌還會找上門,其實,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吸煙喝酒只是其中之一。大家一定要重視胃部健康,少吃高鹽食物和腌制食品、多吃新鮮蔬果、避免吸煙飲酒、定期檢查,預防胃癌,守護胃部健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著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著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