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2025年02月10日17:23:18 健康 1186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早期檢測非常重要,但為什麼很多癌症患者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癥狀,甚至很多體檢報告看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異常呢?

血常規檢查作為最基礎的健康檢查之一,它的作用和意義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直接。尤其是有些指標的變化,往往在我們無意中忽視的情況下,默默地揭示了疾病的潛在風險。

很多人以為癌症的檢測只能通過影像學檢查或者其他專門的腫瘤標誌物來完成,但事實上,血常規檢查中的某些細微變化,恰恰能給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線索。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我見過很多患者在檢查時表現出來的輕微異常,常常由於沒有足夠重視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血常規白細胞血紅蛋白的波動,雖然看似平常,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身體疲勞的表現,但實際上傳遞的信息卻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

然而,很多人忽視了血常規中的細節變化,尤其是其中的白細胞和血紅蛋白這兩個指標,它們的波動可能是癌症的信號,甚至在早期階段就能給出警示。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白細胞減少,不僅僅是感染的警告

舉個例子,一位從事文職工作的中年人,他的白細胞每次體檢都顯示稍低,但他總是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熬夜多引起的免疫力下降。

直到有一次,體檢報告顯示他不僅白細胞偏低,血紅蛋白也出現了異常。這才引起了他的警覺,最終通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的淋巴瘤

這一發現雖然讓他有些震驚,但幸好治療及時,癌症未擴散。我曾接觸過不少患者,他們對自己白細胞減少不以為然,直到癌症的癥狀逐漸顯現才開始後悔。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免疫系統的防線被癌細胞攻擊時,白細胞數值的變化常常是第一信號。無論是白血病、淋巴瘤,還是其他類型的癌症,它們都會影響到骨髓的造血功能,從而導致白細胞的變化。

尤其是當白細胞數目持續低下時,我們需要更加警惕,畢竟白細胞是我們身體的「衛兵」,它們的變化往往意味著我們正面臨某種難以察覺的威脅。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血紅蛋白下降,未必只是貧血

癌症患者的體內,由於癌細胞對營養的消耗,常常會出現明顯的血紅蛋白降低情況,尤其是在胃腸道癌症和某些消耗性癌症中,這一變化尤為突出。

我曾接診過一位餐廳經理,長期覺得自己有些疲勞,臉色也不太好,最初,她並沒有太在意,總是認為自己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所致。

但當她做了一次常規體檢,發現血紅蛋白比正常值低了很多,這才引起了她的警覺,進一步檢查後,醫生髮現她的胃部存在不小的腫塊,經過病理檢查,她被確診為胃癌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其實,癌症並不總是直接通過腫塊出現,很多時候它表現為一些我們不以為然的體征,比如血紅蛋白水平的下降。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血紅蛋白明顯低於正常水平,尤其是在沒有明顯貧血癥狀的情況下,這時候就應該考慮進一步檢查,尤其是對於一些有家族癌症史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白細胞升高,未必是感染在作祟

當癌症在早期擴散或轉移時,免疫系統會響應並增加白細胞數量。有一位老年患者,常年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血常規的白細胞數量也經常偏高,因此她並沒有將白細胞升高當作重大問題。

直到有一次,她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發現白細胞顯著增高,而且其他相關指標也有異常變化。

最終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肺部存在惡性腫瘤,她坦言,在此之前,她曾經有過一些輕微的呼吸急促和胸悶的癥狀,但總是覺得和支氣管炎有關,從未去深入檢查。

特別是在一些癌症的早期階段,免疫系統的反應並不完全有效,白細胞數量的增加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誤導。因此,即使白細胞輕微增高,也不能簡單認為是感冒或感染引起的,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體檢不合格,背後隱藏著的癌症警報

很多時候,我們對體檢結果的忽視,尤其是對血常規中白細胞和血紅蛋白的關注不足,往往會錯失癌症早期發現的良機。

例如,某些腫瘤在體內早期發展時,可能只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或血紅蛋白的輕微變化來體現。患者本身並不會感覺到明顯不適,這時候如果忽視檢查中的異常,可能就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體檢是我們每年都應該做的基本健康管理措施,但很多人總是把它當作「過場」,對其中的異常指標缺乏足夠的關注。

正因為如此,很多患者的癌症往往是等到病情加重時才被發現,這時治療的效果和預後都大打折扣。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對於每一位體檢者來說,體檢報告中的任何細微變化,都不應該輕視,尤其是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確保身體健康的早期發現和干預。

我們不能低估血常規檢查中的白細胞和血紅蛋白這些常見指標的變化,它們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生理反應,更是身體可能正面臨嚴重疾病的警告。

作為醫生,我希望通過這些細節,提醒每個人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尤其是在體檢中發現的異常,切不可掉以輕心。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癌症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張佳媛 劉麗 周郁秋.癌症患者癌症癥狀求助行為的研究進展,中國癌症防治雜誌,2024-6

癌症血常規檢查最怕這2項指標變化!就算佔一項的人也不能大意!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