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
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醫學是一個永遠沒有盡頭的學科,每一次的學習都是為了能給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正是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患者的責任感,讓趙貴勇在從醫道路上越走越遠。
1 不忘從醫初心 牢記醫者使命
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作為皋蘭縣人民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在趙貴勇帶領下,科室逐步成長為守護生命「心」力量的主力軍,2024年醫師節期間,被市衛生健康委授予全市優秀醫師團隊稱號。
顏軍(化名)是蘭州新區人,長期患有高血壓,因持續性胸痛入院,經檢查,診斷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情危急,隨時可能出現心臟驟停。「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趙貴勇帶領團隊及時確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迅速展開搶救,經過及時合理的靜脈溶栓等緊急治療,老人的生命體徵逐漸穩定。
顏軍住院期間,趙貴勇還在心理上給予了他鼓勵和安慰。經過康復治療,老人轉危為安。出院後,顏軍送來錦旗,稱讚趙貴勇是「生命的守護者」。
二十多年如一日,趙貴勇任勞任怨,常常加班到半夜,堅持開展無假日門診,有危重患者隨叫隨到。他說:「目前胸痛的知曉率仍不高,很多人胸痛發作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心梗,心梗了該怎麼做,非常重要。」作為家庭簽約醫生,他時常利用空閑時間下鄉入戶、上門服務,為大家科普,幫助更多人做到科學預防。
2 堅持學以致用 提高診療水平
作為一名基層醫生,趙貴勇深知精湛的醫術是將「健康中國」「健康皋蘭」落到實處的有力保障。他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多次參加省內外各項學術會議,學習新理念、新技術,多次在三甲醫院進修,將先進理念、先進技術用到臨床實踐中。作為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他在皋蘭縣率先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第三代藥物(尿激酶原等)靜脈溶栓治療,挽救了2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他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冠狀動脈CTA、肺動脈CTA、主動脈CTA等檢查,近年來明確診斷了30餘例肺動脈栓塞患者、7例主動脈夾層患者,為後續治療提供了依據。2019年醫院開始創建胸痛中心以來,趙貴勇多次在院內、各鄉鎮衛生院、社區及學校等地開展培訓和義診宣教,胸痛中心於2023年4月通過國家胸痛中心總部認證,成為皋蘭縣唯一一家達到國家標準的胸痛中心。
趙貴勇常說:「每一次困難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和趙主任共事十餘年,生活中他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工作上他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專科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長魏金花說。
3 勇挑責任重擔 守護病患健康
擔任科室主任後,趙貴勇感受到了更大的責任與壓力,也有了更高的工作目標。他積極開展專科聯盟建設,加強與上級幫扶醫院協作,帶領科室醫護人員開展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宣講等活動,建立冠心病患者關愛微信群,及時推送心血管健康聯盟科普知識,促進了患者的後續康復。注重接續培養工作,對低年資醫護人員開展「傳幫帶」行動。積極幫扶鄉鎮衛生院開展胸痛單元建設工作,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救治水平。
魏明(化名)是一名21歲的青年,因多年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導致視力嚴重受損,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趙貴勇了解情況後,耐心開導,制定了一套綜合治療方案,包括胰島素強化治療、飲食指導和心理輔導。經過努力,魏明的病情得到控制,視力也有所恢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據了解,過去一年,該科室門診接診患者5000餘人次,住院患者1600餘人次,搶救危重急症患者100餘人次。
通訊員 劉偉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 文/圖